• 我的订阅
  • 汽车

铜材料的循环利用 --- 新能源汽车节能减排的另一个途径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3-09-18 16:55:00 来源:鲁网

鲁网·泰山财经9月18日讯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根据相关领域专家的测算,基本上未来一半的交通行业的减排,是需要新能源汽车来解决。对于新能源汽车在碳减排领域的贡献,主要的关注点集中在使用阶段。如果按照2030年电动汽车占有率20%测算,届时可减少碳排放量约4.86亿吨。与之相对应,新能源汽车通过原材料循环再利用而实现节能减排的潜力一直以来受到的关注较少。实际上,通过采用更多的可循环材料,新能源汽车在该领域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与传统汽车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主要使用钢铁材料不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池、电机、电控,和连接各系统的高低压线束。除了采用种类复杂的多种材料外,三电系统和高低压线束都大量采用可循环利用的铜作为基础原材料。根据IDTechEX公司的一项研究,大多数传统内燃机汽车用铜量不超过23公斤。但是,混动轿车用铜量为40公斤,插电式混动轿车用铜量为60公斤,纯电动轿车用铜量为83公斤;混合电动大巴的用铜量为89公斤。

铜材料的循环利用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发改委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解读”中提到,“废铜能够被直接利用生产铜材,显著减少铜矿开采,缩短冶炼流程。经研究测算,与利用原生资源生产铜相比,每利用1吨废铜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吨”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1620万辆,如果按照每辆新能源汽车用铜80公斤计算,全国在用新能源汽车累积用铜达到130万吨。如果完全采用废铜循环利用,可以减少324万吨碳排放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将达到900万辆,对应的用铜量约72万吨,如果完全采用废铜循环利用,每年可以减少18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了1亿棵树。

铜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驱动电机、和高低压线束。纯电动车锂离子电池用铜箔约25-38公斤,与电池的容量和使用的铜箔厚度相关;单车低压线束导体用铜量约28公斤,高压线束导体用铜量约5公斤;驱动电机需使用9-12公斤铜杆。由于铜价格比较高,且线束中的铜导体和驱动电机中的铜电磁线回收方便,基本已经实现100%回收利用。电池中的铜箔回收较为困难,一般先是将退役的锂离子电池转为储能电池实现梯级利用,最后再进行拆解回收。由于锂离子电池的拆解比较困难,且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还需要开发更加安全的拆解回收技术。

虽然与新能源汽车使用阶段的碳减排相比,原材料循环利用可以降低的碳排放相对较少。但由于以铜材料为代表的上游原材料如果完全来源于矿产,其在矿山开采与运输、冶炼与电解、型材制造等环节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碳排放。因此,充分发挥以铜为代表的可循环利用材料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新能源汽车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苗纪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节能减排 有妙招更有行动
...,更可节能减排。 在福州新区智能汽车产业科创基地,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正在路跑测试。昨日上午,福建省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在高新区海创中心启动。活动由省节能办、省发改委主办
2024-05-14 08:02:00
智慧节能 循环产能 绿色用能
...续项目还要在另外两个厂房楼顶加装光伏设施,届时预计新能源发电量将超过园区全年用电量的50%。配上储能等其他设施后,在用电紧张时,园区的光伏储能和外部供电可以无缝切换,保证两个
2024-05-27 03:56:00
2030年前力争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
...系,成功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 林国强 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多晶硅生产精馏装置(资料图片)。近年来,该公司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生产装置和闭环式运行工
2024-01-16 01:27:00
...业降低单位能耗,提高产出效率。记者在园区的四川坤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车间内看到,6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一袋袋石墨负极粉成品陆续装车,发往深圳、常州等地
2023-11-27 03:46:00
...、建立工作机制,多次对接自治区相关厅局研究解决园区新能源指标配置、自力电网建设、园区扩区调整、要素保障等方面堵点难点问题,并形成了具体工作措施。至此,自治区仅有的2个零碳园区
2023-12-04 07:26:00
激活“绿动”未来丨访贵州省循环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宗伦
...可持续发展转化为品牌溢价的关键支点;贵州磷化集团在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磷石膏消纳等方面发力,全国每3辆电动汽车中就有1辆用“贵州磷”,磷石膏开发利用水平全球领先……绿色低
2025-07-04 23:26:00
车企绿色转型 发展减碳朋友圈
...。 通过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合作接入绿电服务,宝马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在出行中使用清洁能源——绿电的机会。宝马新能源车主可以通过一款手机应用My BMW APP查找由国网电动汽
2022-12-29 00:12:00
走近零碳|上海的“双碳”方案还要优化哪些财税政策
...支持力度,尽早实现碳达峰,并出现拐点。第二,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绿色能源技术的财政补贴,激励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促进低碳发展。对于已经达到经济可行性的碳减排技术,给予财政补贴支
2023-09-13 13:39:00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新项目从设计之初就遵循节能减排的总体规划和要求,采用国内外领先技术,坚持把节约能源、绿色发展放在首位。赵创群说:“以前的焦化产业大多采用湿法熄焦,其具
2023-08-07 07:02: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
大皖新闻讯 记者10月24日从蚌埠市商务和外事局获悉,根据该局关于调整2025年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公告,自2025年10月31日24时起
2025-10-24 19:24:00
自驾走石黄高速,千万别错过武强服务区!这里不仅是歇脚补给站,更是能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的“旅途打卡点”。 武强服务区位于衡水市武强县境内
2025-10-24 20:12:00
蔚来汽车体验日济南站,一起解锁豪华驾驶新体验!
自9月20日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以来,其卓越设计与科技实力便备受关注,热度持续攀升。全新ES8从中大型SUV升格为大型SUV
2025-10-23 20:43:00
房、车盛宴已备好,就在2025莒县海洋大集(美好生活节)!
10月25日—26日(周六—周日),农商银行·2025莒县海洋大集(美好生活节)暨促消费乐购季活动将在莒州博物馆广场盛大开启
2025-10-23 20:45:00
“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开展
10月23日,“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在山西省当代美术馆开展。来自中央美术学院的35位青年艺术家带来41组作品。王韵菲 摄
2025-10-23 21:15:00
采埃孚全球商用车减振器五大研发中心在十堰正式投运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林 通讯员 刘爱理)10月22日上午,在十堰经开区,十堰东风采埃孚减振器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正式建成投运
2025-10-22 21:43:00
开放合作新窗口!特斯拉航空港开讲“新质生产力”
大河网讯 10月22日,郑州航空港区迎来了一场关于绿色智能出行的深度对话。特斯拉公司到访郑州航空港区,双方围绕新能源汽车普及
2025-10-22 22:31:00
贵州航天成功汽车举行电动小卡“成功星马T3E”产销对接会
多彩贵州网讯10月20日,贵州航天成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举行电动小卡“成功星马T3E”产销对接会。活动以“电动贵州·绿色出行”为主题
2025-10-22 23:28:00
鲁网10月20日讯怎么定义一台“好车”?要我说,好车,从来不只是一串配置数字。它是你初见时的心动,是坐进驾驶座,腰背被稳稳托住的放松
2025-10-21 08:02: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东风商用车新疆公司:全力以赴赶订单 确保全年产销新突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王逸雯 田晶晶)四季度是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关键期。作为区域制造业的龙头,东风商用车新疆有限公司持续发挥“特快专精”优势
2025-10-20 20:19:00
冲刺四季度 打好收官战丨湘泰立汽车零部件:聚焦新品研发提产能 奋力冲刺年度目标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徐静 通讯员 冯倩钰)湖北湘泰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敏锐把握汽车产业变革趋势,在稳固传统市场的同时
2025-10-20 20:49:00
东南网10月20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通讯员 杨胜兰 梁雯倩)记者从福州市道运中心获悉,福州2025年首批新能源公交车陆续投入运营
2025-10-20 23:09:00
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
10月30日,一汽-大众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此成就的乘用车企。34年来,其从单一品牌单款车型
2025-10-20 23:48:00
年产能超百万吨 太古可口可乐郑州绿色工厂正式投产
近日,郑州太古可口可乐新工厂在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投入运营。作为太古可口可乐120亿在华投资承诺中首个亮相的世界级工厂
2025-10-20 13:24:00
余干高新区成功签约17亿元固态电池项目 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5日,余干高新区联合黄金埠镇人民政府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维电池”)成功签约,标志着年产2GWh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落户余干高新区
2025-10-20 10: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