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小赵,过来了?多亏你天天来送饭,我才能这么快康复。”拉着网格员赵政的手,金泽小区独居老人刘大娘感激地竖起拇指,直夸他是个“好小伙”。面对新时代新的社会需求,一批像他这样的90后甚至95后,选择网格员工作,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轻轻叩开每一扇门,用心服务每一位居民。在赢得赞许的同时,也在成长路上收获了许多。连日来,记者走访多位年轻网格员,“零距离”了解他们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网格员佟泽林解答居民疑惑
“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芳华”
人物:佟泽林 26岁
“奶奶,身体怎么样?我陪您出去走走。”仅用两年,她已摆脱最初的懵懂状态,成了居民信得过、靠得住的“老熟人”。
兴华街道和泽苑社区的第一网格,涤纶厂小区的1号楼至6号楼,299户、470人。这是网格员佟泽林的网格区域,也是她每天来来回回最多的地方。2021年7月份,大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社区网格员。
“这么年轻,办事能不能行啊?”起初,有的老人遇到烦心事,来找社区。可是,看着这个新来的小姑娘,心里直打鼓,索性不说了。
社区的老大姐安慰她:“你和居民还不熟悉,慢慢来。”那天起,她发挥大学影视编导专业的优势,每天背着照相机和摄像机在小区里转悠。要么给空巢老人拍摄生活日常,发给外地工作的子女;要么给小区的老年艺术团拍摄排练视频。
70岁的王大爷,用的是不能视频通话的老年手机。想念在外地的女儿和外孙,只能打个电话。得知这一情况,佟泽林添加了女儿的微信,隔几天就拍几段王大爷的日常生活视频,剪辑好发给她。时常,女儿也会发来照片或视频,拜托她拿给老人看。
王大爷逢人便夸:“小丫头蛮好,总是笑眯眯的,常给我们拍视频,以后有啥事就找她。”
逐渐,居民们都认识了这位热心的年轻网格员。她说:“在网格一线工作的这两年,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芳华。”
网格员闫敏指导老人锻炼
“我收获了温暖和感动”
人物:闫敏 31岁
“用真心换真情,这个活就一定能干好。”这个工作“秘籍”,她牢记在心。
2021年,闫敏成了西矿街社区的一名网格员。她觉得,这份工作很新鲜,每天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给自己推开了一扇通向社会的窗户。
井盖坏了,邻里有矛盾了,遛狗不牵绳,家里漏水了……这样的“琐碎小事”,伴随着网格员工作的每一天。虽然看起来枯燥而无趣,但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居民们的生活,所以闫敏对每件事都非常认真。
有一次调解邻里纠纷,楼上漏水,殃及了楼下,两家人吵得不可开交。她上门劝说,却被气头上的居民数落一通。一向乐观的她,躲在楼道里偷偷“哭鼻子”。平复情绪后,又耐心开导,这才把事情解决。她知道,这样“压不住火”的居民,只是极少数。
在中铁十二局机关小区入户时,闫敏察觉王大爷情绪低落。老伴闫大娘低声说:“他刚退休不适应,每天长吁短叹,你帮我劝劝。”“大爷有啥爱好?”她问闫大娘。“他年轻时爱打乒乓球,不过这几年很少打了。”老伴说。
次日,她带着球拍来找王大爷,一起去小区的退休职工活动室打球。老人不想去,可经不住软磨硬泡,只好同意。接连几天,老人的情绪明显好转,脸上也常有笑容了,甚至主动打电话叫闫敏“切磋球技”。为这事,闫大娘亲自下厨做了几道菜,感谢网格员的帮忙。
她慢慢学会,劝说老人,不仅要有耐心,有时还要动点脑筋。
网格员孟晋宇教老人学电脑
“每一位居民都是我的家人”
人物:孟晋宇 33岁
站在露泽园小区的房门外,他把手举起来又放下。
2021年8月份,孟晋宇踏进和泽苑社区的大门,被安排到第八网格任网格员。在最初下片巡查时,由于年龄、性格等因素,他不知如何与人沟通,感觉“不好意思”。
他求助性地回头看了一眼后面的同事,却发现对方也在看着他,目光里全是鼓励。鼓足勇气敲门后,居民开了门。有点紧张,说了两遍才让对方明白自己此行的用意。
半个小时的沟通,居民把楼道里的杂物搬走了。很顺利,他兴奋地走路都轻快了,眼睛里流光溢彩。一次又一次,他很快熟悉了工作,胆子也大了,随时随地能和居民搭上话茬,聊点家长里短。
他逐渐感悟到,社区网格里很少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是柴米油盐的小事。不过,时常能给人感动。
80岁的居民任大爷,想学电脑。听说孟晋宇在大学读的是计算机专业,立刻来“拜师”。从开关机说起,鼠标操作、新建文档、储存照片等基础操作,孟晋宇足足教了两个月,老人才勉强会用。老人笑着说:“小孟老师辛苦啦,我这个学生有点笨。”
“居民都很热情,就像我的家人。对待家人,急不得,要不厌其烦。”孟晋宇笑着说:
“我是个急性子,干了网格员,变得稳重了,也更有耐心。”
网格员赵政入户完善登记信息
“居民满意我就很开心”
人物:赵政 26岁
赵政是西矿街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所负责的“一亩三分地”上,有居民280户、516人。刚入职,他想尽快熟悉网格内的情况。
每天,他揣着一本居民底册,挨家挨户地上门核对信息,熟悉每一位居民。不到1个月,他已做到大小事情心中有数。
住在金泽国际广场小区的独居老人李大爷,深夜打来求助电话,卫生间污水溢出。赵政骑上电动车直奔小区,发现是下水管道堵塞。这么晚,找不到维修人员,他只能找来工具试着疏通。这种活,从来没干过,甚至找不到阀门在哪。
忙活了1个小时,管道通了,满身是汗。老人由衷致谢,赵政的眼角露出腼腆笑意,心里挺有成就感。
迄今,仅入户为居民维修各种小故障,他已处理了百余件,锻炼了自己,也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他说:“别看社区的事儿不大,可一件件做好,居民满意了,我就很开心。”
在太原,这样的年轻网格员还有很多。他们有梦想,有活力,作为网格服务中的新生力量,正在社区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现着青春、智慧和才华,用实际行动践行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