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12年,24个学期,99名学生,2376则评语,总耗时168天。在江苏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夏光清老师坚持写了12年创意评语,把评语变成了一门教育艺术。这学期,夏老师还创作了可以唱出来的“班歌版”评语。(6月13日 《扬子晚报》)
在素质教育稳步突进、学生个性日益张扬的当下,许多教师在学生评语上进行创新。从诗歌式的评语到漫画式的勾勒,从方程式的博学到“甄嬛体”的风格,无一例外都体现了一种教育的睿智和对学生深深的关爱。
12年,24个学期,99名学生,2376则评语,总耗时168天……南京市浦口区江浦实验小学,夏光清老师坚持写了12年创意评语,把评语变成了一门教育艺术。平时和学生朝夕相处中,夏老师琢磨出的“藏头诗”“戏曲填词”“年度汉字”的“操行评语十二式”,已经让人眼前一亮,而这学期他还创作了可以唱出来的“班歌版”评语,把每个孩子的成长故事都融进了班级的共同记忆里,更让评语具有了强烈的仪式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如是妙不可言的评语不仅体现夏老师对每个学生的了解程度,从一个侧面展示师者的教育素养和“精神硬核”,更诠释了的教育本真——教育从来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用灵魂唤醒灵魂,用生命照亮生命。
教育不仅是一门技能,更是一门艺术和智慧。而艺术和智慧往往会闪现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教学的与时俱进也好,对学生春风化雨的教诲也罢,期末评语更是如此……毋庸置疑,为班级创作的班歌《凤栖梧》,并将班上的每一名同学按照班歌的韵律写评语难度很大,不仅需要教师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而且还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征“精准把握”……不难看出,夏老师的创意评语让文字从静态评价升华为动态的成长见证的表达,已经成为一种一种艺术,展示师者的文学、文化功底,实在是一种清奇非凡的“格调”。
期末评语本身就是对学生成长的寄语,是一种激励性质的表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相信夏老师班里的学生一定能在期末评语的字里行间感受到老师这种“特别的爱”,并在老师爱的感召下砥砺奋进、向阳生长!(樊树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1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