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杨金艺、肖浩)金秋十月,铜仁市万山区下溪乡瓦田村的山地生态刺葡萄迎来大丰收。颗粒饱满的葡萄挂满了枝头,村民们在果园里采摘、分拣、装箱,忙得不亦乐乎,一箱箱葡萄被装上货车,送进了瓦田村葡萄酒厂。
“葡萄来了,该卸货了!”车刚开进酒厂,瓦田村党支部书记袁敏捷就招呼大伙忙起来,酒厂里十几名村民有序地卸货、清洗葡萄、倒入气泡清理机、去梗破碎......
2015年,由瓦田村“两委”班子牵头,投资206万元,把闲置的粮站盘活,建起葡萄酒厂,村“两委”成员到葡萄酒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带头抓产业。
经过8年的扩建,增添、升级设备,规模由一个试验小作坊扩展到可年产量5万斤的葡萄酒厂,建设总面积超1000平方米,拥有9个可存储5吨和10个可存储10吨的发酵罐,具备单次可发酵145吨葡萄酒的生产能力。
“我们葡萄甜度高、品质好,湖南、贵州黔东南等多地的客商都来采购。”袁敏捷说,得益于今年气候好,葡萄实现了大丰收,全村总产量可达250万斤,葡萄酒可实现自产自酿。
“来,尝尝我们酿的酒!”村支委委员吴长银热情地招呼着前来购买的客人。
“葡萄酒自带葡萄的果香和陈酿的木香,和外面大品牌有得一比哩!”客商们纷纷点赞道。
在创办酒厂之初,由于资金有限请不起技术员,吴长银就在网上搜索酿酒视频学习,可酒的品质一直上不去,于是他前往青岛、烟台实地考察,通过近几年不断地钻研学习,目前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
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今年5月,瓦田村与贵州大学农学院、酿酒学院签订技术支持合同,将该厂作为两个学院的科研基地,有了专业技术支持,葡萄酒的品质也得到大幅提升。
“好酒也怕巷子深!”瓦田村的葡萄酒酿出来了,口感好、品质佳,但还没有一个响亮的商标和包装。如何让产品既体现本地自身特色,又能适应更大的市场,产生高附加价值,这是村“两委”班子遇到的新难题。
“目前已请专业公司设计了两套商标和推广方案,正在洽谈中。通过产品包装,根据当前市场价格,瓦田村的葡萄酒可达到每斤100元左右,与散装零售的每斤几十元价格相比,每年可增加上百万元的收入。”袁敏捷笑着说。
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就业机会也多了,村民时有华便是众多受益者之一,“我们在基地和酒厂工作一天的工资就有130元,一个月算下来有三四千块钱,还可以就近照顾家里,生活比以前好了很多啦!”
近年来,瓦田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采取“党支部+集体经济+农户”的运营模式,按照发展进山、产业上山、产品出山的路子,建设生态好、效益高、质量优的山地生态刺葡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不断开拓创新,“一产”生“二产”,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审:何川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5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