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苏雁 杜倩
《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18日 10版)
早春时节,记者走进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的朱海休闲运动小镇,放眼望去,湖泊、小岛、农田、梅林相互交织,三两游客结伴沿着湖边悠然散步,扎堆儿的村民倚在凉亭吹拉弹唱,田野大地涌动着勃勃生机。
近年来,宿迁市宿城区将农文旅融合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构建“以农为本,以文为魂,以游带动”的产业联动发展体系,让农文旅融出乡村振兴好图景。
“第一站参观现代农业展馆、第二站采摘小番茄、第三站制作糖葫芦……各种活动主题鲜明、设置合理,孩子们在游玩过程中学到不少农业知识。”日前,宿城区蔡集镇田洼智慧农业园迎来了大批研学学生,带队老师张婷婷告诉记者。
“田洼智慧农业园逐步形成了一条集乡村旅游、农事体验、实践教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链。”田洼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吴沅锴介绍,农业园不仅为田洼村的产业注入活力,还带动当地300余名农民就业,人均年收入超3万元。
在宿城区王官集镇的蝴蝶兰大世界,20万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释放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动能。据负责人介绍,蝴蝶兰大世界每年生产各类种植苗1200余万株,致力于打造集品种研发、种苗繁育、栽培种植、展示展销为一体的现代化兰花综合生产基地。目前基地采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每个农户每亩每年可收益5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超过150万元。
从田洼智慧农业园到蝴蝶兰大世界,宿城区沿着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布局推进,一批批集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生产、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业态不断涌现,一、三产业联动发展,“风景”与“丰景”相映成趣。
“人人都说我家乡好,林森葱葱藏百鸟……”在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的“圩里书场”,村民唐献柏带来的柳琴戏《和美乡村展新颜》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几年前的唐圩村还是产业萧条、房屋破败的经济薄弱村,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人均年收入2.5万元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我们建设了农耕体验区、睦邻公园、乡愁记忆广场、思源亭等景观,并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圩里人家’村史馆。”唐圩村党总支书记王先兵说,通过推动村民重拾手磨豆腐、老式酱豆、手工柳编、老虎枕老虎鞋等传统技艺,组织群众参与文艺比赛、非遗大赛等活动,村庄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宿城区还推进非遗进景区,增强宿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韵味,新建牛角淹乡情馆、刘圩村“前王老宅”乡情馆等文化展馆,建成4个特色曲艺传承基地,开辟朱瑞故居红色研学线路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
“没想到这里有一个这么美丽的度假区,真是不虚此行。”正值周末,宿城区蔡集镇的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人流如织,游客王萍和家人兴奋地在此拍照留影。
记者了解到,牛角村欢乐田园度假区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的全业态配套,打造游乐、观光并重的一站式复合型农文旅景区,自2023年3月开园以来,已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在度假区的引流下,周边特色农庄、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新业态兴起,宿城区先后引进慕东农业、四季采摘等一批优质项目,建成设施农业面积300万平方米,带动周边10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立足农文旅融合发展,宿城区充分利用乡村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高标准编制旅游服务建设规范和质量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快旅慢游”的文旅内涵。
同时,宿城区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集旅游、度假、康养、研学等为一体的特色综合体,带动农文旅产业全面发展。目前,宿城区已创成省级乡村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水韵天成·自在宿城”文旅名片更加闪亮。
(本报记者 苏雁 杜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8 06: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