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09: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 特约摄影记者 蓝炳培 文/图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位于武宣县城南郊的相思码头,如今已变了模样。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朗村渡口的日常。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始建于明代的西门码头于2019年拆除,并新建河堤。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母亲带着孩子乘船渡河。

黔江渡口:沉淀时代的记忆

武宣县武宣镇码头村。(覃志兵 摄)

黔江,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美丽河流,载着千年梦境,潺潺流过武宣县境,最终汇入茫茫南海。

这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水韵胜地,有古河道、古渡口以及耐人寻味的古村落。千百年来,深流湍急的黔江曾被人们视为畏途,两岸百姓往来要靠船只摆渡,于是有了渡口。渡口,连接着两岸交通,连接着回家路,连接着当地百姓绵长的生活之路。而今,大桥、高楼拔地起,飘摇舟楫逐渐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1.一簑烟雨草鱼塘

草鱼塘渡口位于武宣县桐岭、三里两镇交界的河段,北岸距三里街约7公里,南岸距雅村约4公里,渡口距桐岭街约12公里。记忆中的渡口十分简陋,只有一条被无数双脚踩踏出的崎岖小路。现年84岁的黄宝财是草鱼塘渡口的老渡工,16岁时继承父业,开始了他的摆渡人生。此后的50多年间,见证了渡口的热闹和衰落。

上世纪20年代,草鱼塘渡口是三里锰锌矿销往港澳地区的水码头,矿运繁忙。渡口左岸有一棵暗褐纵裂的苦楝树,有风吹来,满树的黄叶摇曳着,哗哗然,如海涛吟唱。苦楝树下有一个简陋的小屋,是黄宝财的住所。对岸有人吆喝,他便知道有人要过河,立即把小木船划到对岸。小船一趟可载10人,每人需付1角钱。

黄宝财也有悠闲的时候。每当送走乘客,他会掏起挂在腰带的烟斗,卷上一撮旱烟,巴咂巴咂地抽起来。他坐在船头,凝望着江心,静静地守护着迎来送往的渡口。黄宝财养育有五个孩子,渡船的收入勉强支撑一家人的生活。一年365天,黄宝财大半的时间都在渡船上,农忙时没有渡客,他就去河边撒网捕鱼,补贴家用。2015年12月,长寿黔江特大桥建成通车,以往从草鱼塘渡口过河的人都绕道走桥,渡口渐渐荒废,黄宝财也卸下摆渡的担子,与子女在渡口岸边的房子安居。而今,黄宝财夫妇已是耄耋老人,过着平淡安逸的晚年生活。渡口成了当地百姓的美好记忆。

2.“九江三” 勇救落水女子

码头村渡口位于大禄村委黔江河畔,自明代以来便存在,是右岸大禄、土番、那塘、码头、福旺、烟厂、新村、新旧北汉等村屯群众前往武宣县城的要道。新中国成立之初,摆渡的是人称“七斤”的老汉和“瘸婆”的老妇(均己故),“瘸婆”走路一跛一拐,只能坐着摇橹。他们各自撑着自家的小船,往返于大江两岸,每次搭客七八人。

码头村是武宣镇大禄村委的一个自然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江。村边樟松成林,竹蕉叠翠,随着四季变化,桃花、李花、油菜花竞相绽放。一幢幢错落有致的新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以前,武宣县武宣镇大禄村、二塘镇朗村和兴宾区石牙镇、寺山镇的群众,北上或赶武宣街均从此地过河,史称“大陆码头”,码头村因此得名,世人熟知。

过河的主要是武宣中学的学生,有时学生渡河,“七斤”和“瘸婆”不仅不收钱,还会叮嘱他们不要在河边贪玩。木船虽然窄小,却载着一代代学子跨越激流,走向外面的世界。

大禄村原党支部书记覃民良介绍,1950年汛期的一天,河水猛涨,激浪湍流,由于“瘸婆”把舵不稳,船只摇晃、颠簸厉害。慌乱中,一名女乘客不慎落水,眼看将被浊浪吞噬,说时迟那时快,只见一只小船急划而至,一名黝黑的赤膊汉子飞身跃入江中,迅速将女子救起,拖拽上船。这人正是码头村的村民,他大半生在江上跑船,上至柳州下至广州,跑遍九条江,见过大场面,凫水渡江如履平地,水性了得。又因他在家中排行老三,故被称为“九江三”。

1960年,武宣镇木帆社派船派人员参与渡口营运。风雨数十年,给无数渡客送去方便。1980年开始,码头村12支生产队率先使用两只机帆船载客,乘客定额50人,机帆船以其速度快、载人多的优势主导和占据渡口,人力摆渡至此终结。

1990年8月,码头不远处,大桥跨越两岸,桥上车水马龙,城镇交通今非昔比。古老的码头在历史长河中已走到尽头,当年的学生今已年逾七旬,再也听不到曾经木橹起落的欸乃声,看不到“七斤”“瘸婆”布满沧桑的面孔以及那两只破旧的渡船。

3.优雅的“河中舞者”

自码头村渡口而下,有西门、双狮、相思、卜玉4个渡口,水路十里,唇齿相依,深远的文明赋予古镇旷世繁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双狮渡口用木帆船摆渡,渡河者大多来自桐岭、禄新等地。圩日的早晨,赶集人穿着褴褛的土布衣衫,肩挑背托,赤脚赶路,行色匆匆地将自家产品拿到县城交易。大家汇聚到渡口码头,依次走过跳板,船娘负责收费,每张船票4分钱。老旧斑驳的木帆船,踩上去“咯咯”作响,带着些许摇晃。

渡船一次可载30多人。人们在船中摩肩接踵,船舱两侧设有一块长板条,大致可坐16人,其余空间可站立。一次过渡,大多数人需站立,拥挤不堪,携带的猪鸭鹅和随身物件被堆塞在船角,一时间人声嘈杂,猪哼鹅叫。渡船为当地木帆船社的船只,划桨的都是船妇,常态水位时,只由3个船娘负责划桨。年纪较大的船妇穿着深蓝色的斜襟衣裳和宽松的黑裤,懒散地挽个发髻,一绺头发从发髻垂下脸侧。风吹日晒下,黝黑的脸上写满沧桑。年轻的船妇则包着头巾,一副水上船妇打扮,人称“荡舟妹”,肤色黑里透红,身着素净衣裳。

待乘客站稳坐定,船妇便划桨开船。船头两人只顾向前划桨,船尾一人两手划桨,右脚同时左右拨动舵把,操纵航向。但见她们手把桨杆,双脚后退两步,双手同时将桨板划入水中,桨把一压一提,继而双脚向前撑两步,水中桨板像鱼鳍似的游动后划,船只徐徐向前行进。

划桨看似简单,实则是门技术活。江上常出现风浪,要求船妇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方向感。经年累月的经验,让她们摇起船来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她们目视前方,从容不迫,双手合着步伐,俯仰进退,一板一眼,桨把与支柱摩擦得“吱纽”作响,桨板激起的水花“咿呀”吟鸣。船妇熟练地扭动身躯,优雅如河中舞者,原本枯燥的体力劳动变成了一支优美动人的劳动赞歌。

木帆船肚小量大,不只渡人,也渡单车、农具、肥料或整箩筐的青菜。船娘每天不停地摇橹,渡客过河。大河上下,风轻云淡,天蓝水碧,船影波光,浪涛飞鸟,相映成趣。

西门渡口和相思渡口的摆渡船,是县城居民过河做工的专船,也有许多挑柴草过渡的居民。摆渡人荡舟往返于黔江两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渡过无数人的童年,也渡了无数山里人的春种秋收。

改革开放后,武宣交通基础建设进入黄金发展期,继黔江大桥建成通车后,2015年长寿黔江特大桥、马王黔江特大桥相继建成,在建的还有柳梧高速黔江特大桥。摆渡,这个特殊的行业繁荣了几百年,方便了周边百姓生活。老渡口见证了历史,记录了历史,留住了乡愁。如今,朗村横水渡口仍在营运。

4.平凡坚守摆渡人

朗村位于黔江西南面,是二塘镇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共有5140人,始居方氏和李氏,因双方和善、明朗大方,故名朗村。朗村渡口位于二塘镇西面约两公里处,两岸群众走亲访友、经商往返,虽然上有金鸡大桥,下有武宣大桥,但需绕行20余公里才能到达镇上,而从朗村渡口过河,上岸再乘坐10余分钟三轮车就到集市。朗村渡船的存在,让两三个小时的路程缩短为20余分钟。

渡口是捷径,很多老人、妇女都会选择乘船往返两岸。无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总有一艘船停靠在渡口边,随时载人过河。

方大厂是朗村渡口驾驶渡船的师傅,家人都在岸上做工,他和侄子却选择在渡口摆渡。鸣笛、换挡、转舵,引擎鸣响,几缕青烟飘于水面上,方大厂熟练地操作着渡船。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路线,同样的风景,重复了几十年。简陋的铁皮船满载乘客,隆隆地驶向烟雨迷蒙的彼岸。客渡船安全信息告示牌显示“武宣横017号船”,船舱两边各设一条简易长椅,共有40个座位,棚顶放置着救生衣。方大厂为人憨厚老实,仅有一两名客人也会开船。对岸有客,即便空船,也会开向对岸。渡船每趟10余分钟,踏板靠岸,乘客迅速上下。每到周末,成群的中学生往返,平添几分热闹。从渡口到二塘街、二塘中学约2公里距离,吸引许多搭客的三轮车,有序停靠在码头边排队等候。由于待渡需要一些时间,学生难免遭遇日晒雨淋。“这些孩子过河上学很不容易,希望政府能在渡口边上建一个候船亭,方便学生和村民歇脚。”方大厂说。

大藤峡蓄水后,黔江生态好转,河面平缓安澜,两岸草长莺飞。斜阳映照在悠悠河水中,泛起一片斑驳的光影。从青丝到华发,方大厂大半生清苦坚守,为乡亲送去方便,每年春节,无数乡亲从四面八方归来,走的还是这条清波明澈的江河,聊的还是旧时乡里的童叟趣事。渡口的故事还在继续,人们仍在咀嚼和回味曾经的沧桑,在一遍遍怀想中,走进时代的辉煌和荣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10: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规定》的标准,编号为“西江2024年第1号洪水”。目前,黔江、浔江、红水河、柳江等河段水位正在快速上涨。其中,黔江出现今年入汛以来首次超警戒水位,且呈持续上涨趋势,防汛工作形
2024-06-16 11:27:00
全国知名作家点赞“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名家相约·大义渡口”文学采风活动圆满结束
全国知名作家点赞“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名家相约·大义渡口”文学采风活动圆满结束10月28日,“名家相约·大义渡口”文学采风活动座谈会在大渡口举行。座谈会上,王祥夫、海男
2023-10-28 20:29:00
《渡口》爆火背后,刘俊英与河北梆子的时代传承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一段40分钟的样板戏电影《渡口》竟然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风波。网友们被影片中刘俊英饰演的“水莲”深深吸引,那句“看完后我都想让生产队的驴歇着,我来帮它旋两亩地”
2024-11-25 13:00:00
...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2015年7月,余长明任重庆市黔江区委书记,2021年8月任重庆市大渡口区委书记。2023年9月1日,重庆市委第一巡视组曾向大渡口区委反馈巡视情况。
2024-09-09 16:54:00
大渡口 高水平城市更新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宜居宜业大渡口 摄/解国清钓鱼嘴滨江段焕然一新 摄/唐安冰重钢大学生宿舍 摄/李显彦 月光片区 摄/钟戈宝武西南总部效果图核心提示1938年汉阳铁厂西迁入渝、
2024-04-21 06:18:00
本文转自:周口日报滨河渡口文化带:“生态+文化”奏响城市建设凯歌□记者 乔小纳 徐启峰 韩志刚周口城市发展的原点,在沙颍河贾鲁河交汇处南岸的大渡口码头遗址处。12月19日,记者来
2023-12-23 01:38:00
四川年均最大渡运量渡口|枣林桥渡口圆满结束百年渡运史
...新闻网消息 近日,泸州合江县人民政府发布撤销枣林桥渡口的批复文件,枣林桥渡口圆满完成渡运使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枣林桥渡口有着百年渡运历史,长期是四川年均渡运量最大的渡口。2
2023-09-12 16:22:00
“文宗渡口”的变化
...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6月27日,在琼海市万泉镇的文宗渡口旁,万泉镇大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振标回忆着文宗渡口的变化,循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片茂密的荫绿。去年,文曲
2023-06-30 17:31:00
黔江入汛首次超警戒水位持续上涨
...号规定》的标准,编号为“西江2024年第1号洪水”。目前黔江、浔江、红水河、柳江等河段水位正在快速上涨。其中,黔江出现今年入汛以来首次超警戒水位,且呈持续上涨趋势,防汛工作形
2024-06-17 00:2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