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高血压的防治(专家话健康)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04 07: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阳日报

□路上娥

冬季气温低,许多慢性疾病容易发作,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在气温和冷风的“双重夹击”下,血压波动会比较大,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高血压的防治。

我们的血管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即寒冷时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燥热时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每年冬季,因高血压并发症而进医院急诊室的患者不在少数,所以,冬季高血压患者更应该注意身体保养。那么,高血压有哪些症状或者表现,我们该如何预防或者治疗高血压呢?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高血压表现多样化,有的人毫无症状,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症状;有的表现为头晕、头痛、烦躁等。早期患者有头晕、头痛、口渴、乏力、心悸、心慌等症状,逐渐发展后,有的患者会出现视力障碍、眼底充血、恶心、呕吐及多尿、夜尿甚至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未经治疗,后期可发展为心衰、肾衰、急性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形成等。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预防是处理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

1.对因治疗即治本,从源头上防治高血压。明确病因、改变生活方式是降低血压相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适当方法。经常运动(至少每周运动3次,每次30分钟),通过减轻体重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进食低盐低脂肪食物,多吃高纤维膳食,如每人每天食盐量少于5g,注意减少酱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咸食品的摄入量,尽量不要喝菜汤,盐溶于水,菜汤中盐含量高,菜肴九成熟时或者出锅前再放盐,这样盐放得少,菜也会有味道。要多吃蔬菜水果、戒烟限酒、控制血糖等。

2.二级预防,即知道自己患了高血压该如何治疗。我们要早发现早诊断,正常人每年至少要量两次血压,发现高血压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服药,而且每周要测量一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1个月到3个月测一次,规范服药,不能乱停药、多服药或者少服停服。

3.三级预防,即并发症后的康复治疗。减轻精神压力,合理膳食,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4.降血压注意事项:①降血压要平稳,药物开始用小剂量,逐渐递增,直至血压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忌突然换药或忽服忽停,否则因血压大幅度波动易导致意外。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初始降压目标可将收缩压高于180mmHg者降至160mmHg以下,收缩压在160mmHg~179mmHg之间者使之降低20mmHg。③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定期测量血压,1周至2 周至少测量一次;定时服用降压药,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可在医生指导下依病情加以调整,防止血压反跳;条件允许,可自备血压计,学会自测血压;注意劳逸结合,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

(作者系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主管护师)

本栏目由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健康教育所主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4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现场核查组到唐河县人民医院指导工作
...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陈璞)为进一步规范高血压的诊疗和管理,提高基层高血压防治能力,12月14日,由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王巧敏、邓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2023-12-17 12:27:00
河南省高血压防治中心认证专家组到镇平县人民医院现场核查
...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焦广超 通讯员 黄金)为进一步加强高血压的规范化诊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推进中心建设,加强中心管理。12月13日,由平顶山市第一人民
2023-12-17 12:26:00
...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高血
2025-10-10 07:31:00
直播预告:高血压防治知多少
本文转自:人民网5月17日世界高血压日。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什么人群属于高血压的高危人群?如何预防高血压?5月17日10:0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
2024-05-15 15:34:00
广东多措并举推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程远州10月8日是第26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生活,理想血压”。近日,广东省广泛开展“全国高血压日”主题宣传活动,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
2023-10-09 11:47:00
科学防治 别让你的血压“高高在上”
本文转自:今晚报今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专家提醒科学防治 别让你的血压“高高在上”本报讯(记者胡智伟)今日是世界高血压日,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统计,目前我国有2.
2024-05-17 00:50:00
大约每4人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十堰专家提醒:出现这些信号要警惕
...全媒体记者 汤海涛 张欣 通讯员 马婷婷)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精准测量,有效控制,健康长寿”。专家提示:防治高血压从健康生活习惯开始。当日上午,国药东风总
2024-05-17 19:32:00
专家:重视高血压药物及技术创新 促进早发现早控制
本文转自:人民网5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精准测量 有效控制 健康长寿”。为进一步提高公众高血压防治能力,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血管内科行政主任
2025-05-19 10:04:00
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列入体检包
...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霍勇建议: H型高血压易诱发脑卒中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列入体检包本报记者 陈晶《&
2024-05-15 01: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龙岗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探索“喉咙痛”谜题
得了流感后,除了会突然的高热,喉咙痛可以说也是很常见的症状了。但是有一种喉咙痛,可能会伪装成流感或感冒。一定要警惕!喉咙痛
2025-11-17 18:13:00
中国AI神经介入的“出海样本”:强联智创的东南亚突破与全球雄心
中国AI神经介入赢得全球瞩目,强联智创海外首展即斩获订单。“今年下半年,我们才刚开始布局海外市场,尝试参加了一些国际展会
2025-11-17 12:46:00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
掌握这份健康指南,跑马后“少疼3天”专家详解马拉松赛前赛后注意点□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今天,备受期待的2025南京马拉松鸣枪开跑
2025-11-16 08:43:00
脊柱微创手术优缺点一次说清楚
随着脊柱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腰椎管狭窄)发病率升高,手术治疗需求逐年增加。传统开放手术因切口大、创伤重、恢复慢
2025-11-17 04:59:00
早产儿救治的关键是什么?
早产儿是指胎龄不足37周(小于259天)出生的新生儿,他们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生存能力较弱,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和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
2025-11-17 04:59:00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