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越王勾践背后的智囊:文种与范蠡的生死抉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31 12:5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来到文种的病榻前,一脸决绝地说:“当年先生教给寡人9条妙计,寡人用了3计就灭了吴国,剩下的6计,您到地下教给先王吧。”说完,扔下佩剑扬长而去。

文种拿起佩剑一看,这是当年吴王夫差赐给伍子胥的那把属镂剑,只是他没想到,他千方百计除掉了夫差的臂膀伍子胥,而他也落了个和伍子胥一样的结局。文种长叹一声“恨不听范蠡之言”,随即拔剑自刎。

越王勾践背后的智囊:文种与范蠡的生死抉择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因不听范蠡之劝,在杀死阖闾后,飘飘然,执意去攻打夫差,结果兵败被困于会稽山。勾践眼看就要身死国灭,万般绝望时,问计范蠡、文种。

范蠡对勾践回答了一段饱含哲理的话:“持满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地。卑辞厚礼以遗之,不许,而身与之市。”

随后,范蠡、文种为勾践定了一个屈辱求和,收买夫差的宠臣伯嚭,并入吴国为奴的计策。在范蠡的策划下,越国大夫文种向吴太宰伯嚭送金银珠宝,求他在吴王面前多多美言,答应求和。

伯嚭好大喜功,贪财好色,为一己私利而不顾国家安危,内残忠臣,外通敌国。他收了文种的重礼,自然在夫差面前一顿大忽悠。夫差瞧不起勾践,便不听伍子胥之谏,在马上就要灭掉越国之际,放了勾践一马,答应让他入吴国为奴。

于是,文种留在越国,主持国政;范蠡陪同勾践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俯首称臣。勾践每日低声下气地服侍夫差,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就跟夫差的宠物一样,供夫差取乐。

勾践忍辱三年,夫差也动了恻隐之心,再次不听伍子胥之劝,放勾践回越国。勾践返回越国后,他和范蠡、文种分工合作,让范蠡建城作都,他则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大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而且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大搞卧薪尝胆活动,时刻提醒自己复仇。

越王勾践背后的智囊:文种与范蠡的生死抉择

而文种则继续主持国政,同时,他总结了商周以来征伐的经验,给夫差提出伐吴九术(也有称七术)。其九术为:一曰尊天地,事鬼神;二曰重财帛,以遗其君;三曰贵籴粟缟,以空其邦;四曰遗之美好,以为劳其志;五曰遗之巧匠,使起宫室高台,尽其财,疲其力;六曰遗其谀臣,使之易伐;七曰强其谏臣,使之自杀;八曰邦家富而备器;九曰坚厉甲兵,以承其弊。

具体到执行层面来说,比如他不停地给吴国的谄媚之臣送礼,还给吴王送去美女西施,让吴王沉迷美色,更是劝说吴国大臣,怂恿吴王夫差攻打齐国,消耗国力。

更狠毒的是,他还假称越国年景不好,庄稼歉收,找吴国借粮。然后再把煮过的稻谷,还给吴国,导致吴国颗粒无收。在文种的一番骚操作下,吴国国库空虚,兵士疲敝,君臣反目,夫差竟赐死了伍子胥。

伍子胥死后,范蠡、文种见时机成熟,便劝勾践起兵,一举灭了吴国,夫差自杀。然而,就是在勾践一雪前耻,称霸诸侯的时候,众人都等着封赏时,范蠡却一溜烟地跑到了齐国,同时给大夫文种留下一封信:“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范蠡劝说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我看勾践这个人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富贵,你还是和我一样,快点跑吧!”

文种感觉范蠡小题大做,认为自己为勾践立了不世之功,帮他复国,称霸诸侯,总不能卸磨杀驴吧。文种对范蠡的话不以为然,自恃功高,跟随勾践回到吴国为丞相,继续为吴国操劳。

然而,自从灭亡吴国后,勾践就不再像以前一样,对文种言听计从。勾践灭了吴国,又犯了老毛病,开始飘了,认为自己应该继续出兵,称霸诸侯;然而文种知道越国的实力,灭亡吴国实属不易,大战之后,应该与民休养,所以他主张养民、爱民,恢复国力,为此君臣二人意见不合,产生激烈的冲突!

越王勾践背后的智囊:文种与范蠡的生死抉择

文种说服不了勾践,只好称病不朝,一些朝臣就借机说文种这是有作乱之心。越王勾践就走到文种的卧榻前,扔下伍子胥自杀的那柄剑,说:“子教寡人伐吴九术,寡人用其三而败吴,其六在子,子为我从先王试之。”

文种后悔没听范蠡之言,含恨自杀。伴君如伴虎,和领导相处需要大智慧,不仅要明白功高则震主,兔死狗烹的道理,还要有功成身退的大格局。

在伴君之道上,范蠡就比文种有智慧,他窥破了勾践人性中的阴暗面,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带着西施隐姓埋名,三次经商成巨富,一直到88岁善终。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真乃是智慧的代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31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勾践灭吴称霸后,如何对待战败者与智囊团的
...欲如会稽之赦孤臣之罪乎?勾践被触动了,想撤围回国,范蠡在旁边极力阻止道“您当初战败,是上天赐给吴国机会,吴国不珍惜,如今上天赐给您机会,您也不珍惜,要放弃二十多年的努力而自取
2024-06-28 16:52:00
文种一生忠心耿耿为何被越王无情赐死
...文种是春秋末期著名的谋略家,越王勾践的谋臣,和好友范蠡一起为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立下赫赫战功。灭了吴国后,范蠡隐退,并留下一封信给文种。信中写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
2023-07-30 20:39:00
...话道尽了谋臣的悲哀。那么,为什么越王勾践要杀文种和范蠡?第一个解释来自于司马迁的记载,顺利逃脱勾践屠刀的范蠡在离开越国时给文种留了封信,在信中这样写道:“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
2023-01-07 14:18:00
范蠡对越国有什么贡献?探究范蠡的兴国之道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范蠡一生起伏跌宕,从政界转入商界,被尊为“商圣”。范蠡年少之时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十分聪慧。后帮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在越王举国欢庆之时激流勇退,与西施
2023-01-06 21:53:00
勾践与范蠡、文种:历史与真相的探索
...他人过河拆桥的情况,其实这句话出自《史记》一书,是范蠡对文种所说。《史记》中的相关记载表示,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二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复国后,就对两人赶尽杀绝,范蠡因此远走他乡,
2023-09-23 10:33:00
范蠡为何既能建功立业,又可避祸全身
春秋战国近五百年,最终能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范蠡出身贫微,但不甘于生活在社会底层,年幼时师从名相百里奚,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在年轻时,就已经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
2023-07-12 21:00:00
范蠡急流勇退劝文种离开,他是如何看出勾践不可共享福的?
...之外,还要感谢两个人,一个是上大夫文种,另外一个是范蠡。两人一内一外辅助勾践,在勾践灭吴国大业上出了不少力气。但是勾践在复国之后并没有善待他们,范蠡逃走,文种被赐死,功臣的悲
2023-05-14 09:54:00
...同时也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被誉为一代商圣——范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李白为范蠡写的两句诗。在李白心中,范蠡是高不可攀的偶像,也是终其一生想要变成的模样。史
2024-05-28 17:47:00
越王勾践为什么杀大夫文种
...勾践赐死的下场,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禁会想起范蠡写给文种那句话:“敌国破,谋臣亡;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勾践忍辱复国,大夫文种功不可没,夫差打败越国后,
2022-12-14 1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