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3 19: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齐王田广、齐国相田横惊慌失措,命左右官员将汉说客郦食其捞起来煮死。

【齐军弃临淄】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果然,鲁大师如其名,被免职了。如果齐王田广或者齐国宰相田横率兵挡住进攻,然后指挥将领撤军,一定能服众。但这些天族只顾着保存自己的实力,却忽略了他们麾下的将领也需要保存实力。

韩信投降了鲁军,没有进入临淄城。

韩信听说齐王在高密,就派将领镇守临淄,自己率军追击。

韩信君陷入了齐国的战争泥潭,他所面临的处境比项羽之前所面临的还要糟糕。项羽每次北上齐国,所带兵力都在二十万以上。总体而言,他与齐齐平相当,但他的本土优势却是巨大的。

【渭水之战,韩信败龙】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这支楚军被分成了两部分。项塔率领八万马从东郡南下到砀郡,与龙且的四万马汇合,东行至北边的泗水、沂水。

韩信攻打郾城齐军大营,汉军被迫与齐、楚两面交战。项羽看到了渔夫赚钱的机会。

项羽与齐军征战数年,多次击败对手,屠城无数,甚至还杀了齐王田荣。不过齐人非常顽强,明明分手了,但很快又回来了。韩信的军事实力远远不如项羽,其士兵的素质和战备物资更是无法比拟。在项羽看来,韩信已经危险了。

西楚最低的战略目标是夺回琅琊郡。否则的话,西楚霸主连自己的封地都保不住,那就太奇耻大辱了。

如果西楚军成功收复琅琊郡,齐战区将会出现三方对峙。韩信临近郾城,兵少,将领也少。楚军将领率领赵、魏、秦三国的士兵在齐国作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会有多困难。齐军西北有汉军,东南有西楚军。双方交战同样不利。西楚军的后盾是琅琊郡、东海郡、薛郡。它可以进、可以攻、可以退、可以守。足以一步步蚕食齐国的领土,最终吃掉齐国。到时候,西楚将有齐国渔盐之利,并有齐、楚、魏、韩的领土,天下谁都将与他竞争。

项塔、龙且大军进军彭城,获得粮草辎重。当得知韩信攻打临淄时,他们立即引兵北上。项塔和龙且担心韩信会被齐军围剿。西楚军原本想趁火打劫,结果到了之后,火就被扑灭了。

项塔、龙且率军马不停蹄,直奔巨都。齐国宰相田光泽刚刚率兵入城一日。田广遣使与西楚军谈判,西楚军不肯出城会盟。楚将闹齿来到钜都,齐闽王拜他为相,出城在楚军营中犒赏他。结果却被直池杀死了。历史还在眼前,田广自然不信任楚军,对楚军视而不见。

西楚军统帅向塔吉与龙且不和。向塔吉仍想执行原来的战略,趁机夺回琅琊郡。但龙且认为,战场局势已经天翻地覆,与他之前的预想相差甚远。如果他们失兵围攻莒城,很有可能一部分齐军将被迫臣服于韩信麾下。届时,西楚军将面临汉军与齐军的夹击。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当西楚军来到高密时,才得知韩信竟然在不远处的渭水西岸扎营。龙且立即判断,必须彻底放弃原来的趁乱夺取齐国的策略,转而联合齐国攻打韩信,否则齐、楚就会被韩灭。

项塔派人去与齐王田光谈判,进展出奇的顺利。齐王田光许诺,只要西楚军消灭了这支汉军,齐国就将琅琊郡割让给西楚。

齐王田光为了取得项滔的信任,打开了南城门,撤回了守军,并允许西楚军派出五千大军入城,镇守高密南城墙。如果日后西楚军灭了汉军,齐王不履行诺言,项齐十万多大军就会进军高密城,公正地对付齐王。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项塔率军七万五千驻扎高密城南,五千守卫高密南门。项塔将与齐王结盟的消息告知龙且,命令他率领四万大军在高密城西与汉军决战,必须一战歼灭汉军。

为了鼓舞士气,龙且向手下的将领们夸耀说:“我深知韩信是一个男人,他年轻时很穷,没有办法谋生,和母亲住在一起,受尽了屈辱。何须惧怕?齐国半壁江山都在等我口袋里的东西了。”

龙且无奈,只能找到韩信君决战。西楚军与汉军在渭水以东列阵。

韩信和龙且是老熟人,他们也来应战。韩信从人群中策马而出,对巨龙说道。

龙且大喝道:“你本是楚国大臣,背着楚国投汉,以示威势,竟敢与西楚天兵相抗?赶紧下马投降,免得你死!””

韩信冷哼一声,大声说道:“你是来送死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还敢动嘴说话吗?”

双方之间也没有什么好说的。龙且出征,韩信率兵抵敌。两人打了一会儿,韩信佯装失败,骑马逃走。

龙且派兵掩护敌人,只见韩信退到了对岸。他身先士卒,背着马匹和断木,带领楚军渡河。

亚将周览策马冲到了龙且的马前,疑惑道:“渭水本是长流不息的大河,如今却没有水了,这是奇怪的事情吗?”

龙且佯笑道:“河水旱涝变化,到了隆冬,河水干涸。齐王已经将部署通知了汉军,韩信将攻击半路。”我们一起去河里玩吧。”

渭水最深处只到小腿,河床大部分干涸。西楚军跟随汉军渡河。

龙且渡河后,立即组织部下杀敌,同时夺取海滩,构筑木石工事。西楚将士都知道,过河的时候,最怕过河半途被人袭击,尤其是怕被骑兵袭击。所以,当龙七落地的时候,他并没有急着前进,而是建造防御工事。

龙且淡定从容,韩信啊韩信,你只有这个能力,半路进攻。西楚军近万人渡河了。前方有数十名骑兵,还有数千根断木。果然,汉军骑兵无法冲锋,双方交火,雷声大,雨点小,但伤亡并不大。西楚军已渡河一万余人。只等他们都过了河,他们才再次发起攻击。

傅宽在上游,远远地看着楚军渡水。此时,楚军已站在东岸,等待着陆续渡河。水势汹涌,让人无法站立,数千人随水流而去。

其实,齐军的骑兵哨兵早就知道汉军在渭水上游十多里处堵住了河道,肯定是在西楚大军渡河时放水的。齐王向西楚军通报了汉军的部署,甚至还详细介绍了对岸埋伏的汉军。这与楚军哨兵得到的情报完全一致。当然,齐王只漏掉了上游拦河的细节。西楚军刚刚抵达,地形不熟,哨兵还没有向上游蔓延十余里。

那是冬天,晚上,河边风很大,下起了小雪。西楚军疲惫不堪,饥寒交迫,仅仅一夜之间,就冻死了数百人。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龙且一脸不屑,道:“我跟着商柱国(项梁)渡河北上,又跟着霸王,打了几十仗,杀了太多人,汉军很多将领都想杀我。”九江王(英布)全家被杀,与我有关系,与其日后受辱,还不如慷慨赴死。

龙且打算率领千余士兵突围。西楚军其余人都知道韩信曾在项羽手下效力。当面临绝境时,他们自然把希望寄托在楚人韩信身上。龙且并没有为难其余的西楚军。他命周览率军守在关后,自己则率领千余士兵突围。

韩信随即命校尉丁厉率领一千步兵,骑兵校尉丁福率领一千骑兵入阵,围杀龙且军。

龙且打得精疲力竭,几十名死卒全部被杀。肉身死了,神魂就变成了精神,灵魂就变成了鬼英雄。

刘邦称帝后,封丁厉为成功侯,安置千户。至于丁甫,他的综合战功尤其优于刘邦的心腹曹参、周勃等人。最终,他被授予的户数多达七千八百户。

龙且号称项羽头号大将,怎么输给韩信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韩信要求封王背后的真正动机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然而,他在封王问题上的独特见解和提出封王的背后真正动机,究竟是一种趁人之危的谋略,还是别有深意的战略抉择?在当时的历史洪流中,韩信的
2024-02-18 19:58:00
韩信任齐王时造反真的会成功吗
说起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相信大家绝不会陌生,他从一个项羽账下的执戟郎一度登上汉军的大将军之位,不仅仅是他的机遇好,还因为他那卓越的军事才能。他率领汉军一路击败齐国和楚国,为大汉天
2024-06-13 16:25:00
“绝代双雄”之一的龙且是怎么死在韩信手下的
...四场战役,也是最后一场的潍上战役因此拉开了序幕。而韩信为了立功,听从部下蒯彻的建议,硬是不听从郦食其和平解决齐地问题的建议。齐王田广把“妖言惑众”的郦食其扔进了油锅,然后把橄
2022-12-24 14:30:00
韩信自立:从刘邦盟友到独立齐王的抉择
韩信以前在楚军根本不受重用,找项羽献策,又被看不起出身,正如韩信所言,项羽刻薄寡恩。相反,韩信投汉军后,拜相封侯,如今已是齐王,地位已经到了臣子的顶点,造反失败则一无所有。韩信带
2023-10-01 19:52:00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何不让韩信直接击败项羽
因为韩信在正面战场也打不赢项羽,哪怕是刘邦加韩信在正面对抗项羽也打不赢。刘邦重用韩信很有意思,在汉中拜大将后,韩信是作为参谋跟随刘邦参与还定三秦之战。此战中韩信没有任何领兵作战的
2024-07-15 20:17:00
此人靠一张嘴,为刘邦谋得七十多个城池
...桩上,架在一口油锅前。而此时齐国都城临淄已经被楚王韩信三十万大军包围得水泄不通。至于原因,就要从被称为“兵家之仙”的韩信所犯的一生中最大的一个错误说起。公元202年,为了让刘
2023-05-04 09:27:00
韩信:刘邦的得力干将,却因猜忌和权谋而丧命
淮阴人韩信,自小心志就很远大。但却命运不济,经常食不果腹。靠吃闲饭和接济度日。他投奔了抗秦义军项梁,后又投奔项羽时,虽吃饭问题解决了,但终究没有被重用。最终,他投奔了刘邦,虽然腾
2023-10-11 15:52:00
韩信是如何虏魏王豹的
楚汉之争中,韩信于短短三年间,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陉,诛成安君,徇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东杀龙且,倾三十万齐兵赴垓下,大败楚军,逼杀项王,此所谓不二之功
2023-01-11 15:01:00
韩信的谋士蒯通,刘邦本打算杀他为什么最后又放了他?
蒯通是一个搅乱人心的齐国辨士,也是韩信的谋士。据史书记载,韩信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事无成的人,他自己又自命清高,不善于做好人好事来表现自己,所以他没有机会被推荐去当地出任地方管理的小
2023-01-22 16: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