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十二监都有哪些?明十二监是什么样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0 15: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宦官是皇朝时期的一个特殊群体,泛指经阉割后服务皇帝及皇族的男性奴仆。到了明朝宦官制度发展到巅峰,不但宫廷内宦官人数膨胀至十万众,由于皇帝掌控皇朝的需要,他们中的极少数人也得以参与朝堂政务并获取控制皇朝的大权。

明朝十二监都有哪些?明十二监是什么样的?

现今不少文学、影视作品很敌视明清时期的宦官,动辄将他们斥骂为“阉人”、“死太监”,似乎这些称谓直击他们的痛点。但在明清时期,一个宦官如果被呼为“死太监”,他可能会觉得是在拍他马屁。因为只有宦官中的“老大”,才能被称为太监。

明朝时将宫中的宦官按照他们具体的职责,划分了二十四个衙门,简称为“十二监、四司、八局”。

其中四司和八局的级别比十二监要低一档,四司的长官“司正”和八局长官“大使”在品级上只相当于外朝的五品官。低一档的原因并不复杂,这十二个衙门负责的工作很简单,基本都是力气活。

注:四司为“惜薪司、宝钞司、钟鼓司、混堂司(沐浴事务)”,八局为“兵仗局(管宫中兵器)、巾帽局(管宫中帽靴)、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管瓜果蔬菜)、银作局、浣衣局”。清朝将明朝的二十四衙门裁减合并为“十三衙门”内廷宦官数量也大幅度下降到几千人。

例如惜薪司的主要工作就是掌管、配发宫中的柴炭,浣衣局看名字就知道负责清洗宫中衣物…….

这里面“宝钞司”虽然名称有“宝钞”二字,但是这个部门跟明朝发行的纸质货币“宝钞”没有关系。这个衙门负责管理宫中日常使用的普通纸品(皇帝御用、书写圣旨诏令等的高级纸张,轮不到他们管),也有些朋友将其解释为“手纸”。

因为工作简单,自然不会被领导重视,而领导不重视自然就不会有发达的机会。换句话说作为宦官入了这十二个部门,如果不能跳槽的话,就别想出人头地了。

十二监相对就要高级一些,各监的长官相当于外朝的四品官,名称都叫“掌印太监”,即俗称的太监。所以宫中宦官多如牛毛,但真正能被称为太监的,即便是“死太监”的人也没几个。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各监的长官名称中的“掌印”是指掌管各监自己的印信、关防等。所以大名鼎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虽然在皇帝的允许下可以使用皇帝玺宝,但他并不掌管皇帝玉玺及印信。

明朝十二监都有哪些?明十二监是什么样的?

不过这十二监的长官,虽然都是太监,但是由于所属衙门职能的不同,他们的实际地位以及权势,差异巨大。

都知监。最初这个衙门还是很重要而且权力很大的,它负责的工作包含二十四衙门人员的行移、关知、勘合,简单说就是内廷文书、宦官们出入皇宫以及外出当差等的管理。

但是司礼监发迹之后,这些职能就被剥夺了。都知监唯一的工作就是在皇驾出宫时,他们负责在前开道、净街(驱散无关平民)、撒土(皇帝出行讲究黄土铺路)。原本的上层衙门就此沦落到十二监之尾–“难以升转,下下部门也”。

直殿监。这个衙门是负责皇宫保洁、清扫的。紫禁城那么大,也没有什么先进的清洁工具,所以进了直殿监除了累就是脏。唯一可以安慰的是,有机会在皇帝、后妃们眼前晃荡,理论上有时来运转的机会。据说成化年间的权阉汪直,就是这么发迹的。

尚宝监。这个衙门的活很轻松,负责保管皇帝御用宝玺、敕符、封疆大臣和将军的印信(非兵符)等。而且这个衙门的工作责任也不大,除了保管只是在太监、官员们(主要是尚宝司)使用这些符宝时,一旁监督是否是按规定使用(例如不能盖空白纸张、加盖时必须覆盖文字等)。

虽然没责任就意味着没有权力,但是在皇朝极其特殊的时期,这个衙门又有着非同一般能力。例如皇帝驾崩时,内阁的大学士如果伙同尚宝监太监,就可以直接发布左右皇朝的遗诏。

明世宗驾崩后,内阁大学士徐阶背着内阁和还未登基的穆宗鼓捣出的《嘉靖遗诏》就是这么出来的。

印绶监。这衙门的工作也很轻松而且没压力,它负责各类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特殊文书的保管与发放。用现在的话说,这个部分是保管和发放证书、凭证的。

虽然没什么权力,但因为工作(发放)时是代表皇帝,所以外出公干时很有排面。而且相关人员多少都会“孝敬”一些,也算是个有油水的衙门了。

尚衣监。负责皇帝及后妃们(含前朝后妃)的冠冕、袍服、靴袜等服饰的管理。

尚膳监。负责皇帝及后妃们(含前朝后妃)的酒水、饮食等。

御用监。负责管理宫廷内各种家具(木制)及陈设。例如床榻、座椅、围屏、帘幕、装饰摆件等。

司设监。负责管理皇帝出行时的卤簿以及所需的仪仗物品。例如华盖、扇、纛(一种旗帜)、杖、拂尘、香炉等等。

注:卤簿指皇帝出巡的典章制度和规范,是相关仪仗、护卫、车马规制、路线等等的总称。

这四个衙门虽然也没什么权力,但是和前四个监相比,却有了本质的不同。因为他们管理的都是消耗品,加之皇室使用都是选用最好(也就是最贵)的,因此油水特别大。这四个衙门实际上也是宫廷宦官“地下资金”的主要来源。

明朝十二监都有哪些?明十二监是什么样的?

因此没什么关系的宦官想调入这四个衙门并不容易,而不是皇帝或者大太监面前的红人,也不太可能在这四个衙门里任一官半职。

内官监。主要掌管木、石、瓦、土、塔材、东行、西行、油漆、婚礼、火药十作,以及米盐库、营运库、皇坛库等,除此之外还负责宫廷内各项事务的统筹以及人员管理和安排。

从内官监的职能可以看出,这个衙门总管着内廷的大小事宜和人员安排。实际上在洪武和永乐两朝,内官监是二十四衙门的第一衙门,而内官监掌印太监也是宦官们的大统领。七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内官监掌印太监。

只是司礼监的崛起让内官监失去了统筹和总领的职能,沦为只能负责宫廷修葺事务的“土建部门”。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毕竟是当年的大哥,而且皇室土建的油水也不小。所以内官监在其它衙门面前还是挺得起腰、抬得起头的。

司礼监。这个衙门最初只是负责纠察宫中仆众日常言行是否符合宫廷礼仪,而且发现违规司礼监还无权直接处罚(由内官监负责)。不但无权无钱,形象还不好。在不少宦官眼里,这个衙门就是群专告黑状的“小人”。

宣宗登基后,为了从繁重的朝政中解脱出来,他在内廷增设了一个机构“内书堂”,让外朝大学士(或翰林)教授宦官们读书。然后从中选拔优异者帮助自己整理、收集朝政相关信息,以提高自己处理政务的效率。

明朝十二监都有哪些?明十二监是什么样的?

《徐显卿宦迹图》司礼授书局部

不说在那个年代读书学习本来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在宦官们眼里内廷也没什么事能比帮助皇帝处理朝政更重要了。所以“内书堂”一成立,就成了内廷的重要部门,而内书堂被设在司礼监名下,司礼监想不发达都不行。

其后明英宗登基时因年幼无法亲政,协助宣宗培养过宦官的太皇太后张氏又送了司礼监一份“大礼”。张氏为了不临朝也能掌控朝政,推出了“票拟批红制度”,让司礼监“代”皇帝批复奏疏。

虽然当时司礼监的宦官们不可能真的代皇帝决策(实际拿主意的是张氏),但是这项制度正式赋予了司礼监宦官们参与朝政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英宗以及后任皇帝们均认为这项制度能有效地帮助自己监控朝堂、行使皇权,他们均分润皇权给司礼监。

例如代皇帝批红,与内阁沟通政务、讨论朝堂人事安排等。而且司礼监的二号人物秉笔太监还兼任东厂提督,而东厂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监管群臣以及锦衣卫……这样的司礼监很快就走出内廷发展成一个可以和内阁、朝堂分庭抗礼的强权衙门。

明朝十二监都有哪些?明十二监是什么样的?

拥有这般权力的司礼监打压起内廷的“小伙伴”们自然毫无压力了,很快就将内廷各衙门的重要权力几乎全部收到自己名下。坐稳了内廷第一衙门的位置,司礼监掌印太监代替内官监太监成为了宦官们的“大统领”,也被宦官们和部分朝臣尊称为“内相”。

御马监。负责管理兵符和以及皇室战马、草场等。咋一看好像不起眼,但是它是内廷唯一可以与司礼监对抗的衙门。原因是御马监有一项司礼监收不走的重要权力–兵权,御马监统领着直属皇帝的禁军(武骧、腾骧左右卫,称四卫军),而且皇帝派往各地军队的监军宦官基本也都是出自御马监。

收不走的原因不是司礼监不喜欢军权,而是皇帝们不允许。皇帝的目的也很直白,宦官间也需要掣肘,御马监就是专门制衡司礼监的。所以明朝没有宦官能同时统管司礼、御马两监,历代敢和司礼监叫板的宦官也基本都属于御马监。

例如正德年间敢和“立皇帝”刘瑾(司礼监掌印太监)对着干,甚至出手殴打刘瑾的谷大用、张永,一个是御马监掌印太监,一个是御马中丞(兼任御用监掌印太监)。

最后说一下十二监中最特殊的一个衙门--神宫监。名字听着很高大上,实际是看坟的。这个衙门的职责很简单,负责历代先皇陵寝的洒扫以及香灯维护。既无权力,又没有油水,还很冷清。如此差的一个衙门,为什么要说它特殊呢?

神宫监的特殊就特殊在它的“差”上,因为这个部门差,所以调往这个部门实际成为了一种惩罚手段。不过无权无势的宦官犯了错,一般享受不到这个待遇,都是往死了打(明朝内廷杖毙宦官是常见的事情),能被调职处罚的都是宦官中的大佬级人物。

这些大佬虽然因各种原因(大多数是因为换了皇帝或斗争失败)“落井”了,但是新“大佬”一般不但不会“扔石头”,还会刻意照顾他们。

首先,宦官这个群体一样有人脉。人虽然下岗了,但是关系和圈子还在,大家会互相照顾、保护。除非有私仇,新的大佬更在意的是权力,为了争取对方的关系和圈子,没有必要去下死手,让他们寒心。

而且明朝宦官完全依附于皇帝而生,“一朝天子一朝臣”对他们来说更为残酷,太监们再风光也终究会有落寞,被斗争下岗的一天。今天对别人下死手,他日如何抵挡其他人的死手呢?

因此能去神宫监的基本都可以安享晚年,换句话说去不了神宫监的太监们,结局虽然各不相同,但基本都可以用“凄凉”来形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6:44:5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明朝的资讯:
明朝面积有多大?都依据什么
...此在朝代的开端都会伴随着互相猜忌和怀疑。▲谭其骧的明朝版图前言中国明朝时期,领土面积大约为4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表示的只是朱元璋在位时期到朱棣离世之前的明朝时期,并不能表
2024-10-17 13:04:00
...过东北,那么为何要说东北是清朝的嫁妆呢?问题就出自明朝。明朝虽然管辖过东北广大地区,但对于广大的黑龙江流域只管辖了20多年。此后,女真就和明朝开始了漫长的战争,直到明朝灭亡。
2024-04-29 21:15:00
明朝是如何统治越南的
明朝时期,中国与越南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文将以明朝统治越南的策略为核心,分析明朝如何通过政治手段、军事手段和外交手段,实现对越南的统治。一、政治手段:以德服人1.册封制度:明朝在对
2024-12-09 20:54:00
真实的明朝疆域变迁地图: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变化
目前,在网上流传着许多明朝的地图,大多数都不能客观反映明朝疆域的真实情况。目前流传最多的明朝地图时谭其骧的版本,但是谭老的历史向来以地图开疆闻名,其可信度十分值得怀疑。如谭其骧版
2025-02-20 16:43:00
吕宗俊入使,暹罗如何向明朝朝贡?
明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朝代之一,而明代史料上所说的暹罗,则是现在泰国的古称。两国之间早在汉朝时期,就已经拥有了贸易之间的往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国之间又变成了朝贡的关系。这种关
2023-04-16 07:50:00
明朝为何被称为硬气的王朝?明朝的君王又有何特点呢
明朝,一个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王朝,以其坚韧不屈的精神和硬气的气质赢得了人们的赞誉。那么,为什么明朝被称为硬气的王朝?明朝的君王又有何特点呢?首先,明朝被称为硬气的王朝,主
2024-11-16 20:01:00
明朝十六帝综合来看,应该怎么排名呢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分别为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明穆
2024-06-23 22:21:00
从明朝忠臣到叛贼,建州女真为何在明宪宗时期被两次攻打?
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布了出征去讨伐明朝的七大恨,他们就是想要和明朝做出一个决断。从这个七大恨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和清朝之间存在很大的仇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惨
2023-05-03 05:44:00
明朝对湖广土司的文化涵育及其影响
明朝时期,湖广地区是土司制度的重要实践地。土司制度是中国古代官制的一种形式,是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特殊行政管理制度,目的是以特别优惠政策来吸收少数民族贵族,保持他们对朝廷的归附
2024-10-14 10:24:00
谭其骧绘制的1582年的明朝非常值得玩味,这时候的明朝已经进入了晚期了,但是地图上显示明朝还拥有青藏高原、东北黑龙江流域等地区,而且东北地区已经延伸到了库页岛,越过外兴安岭实现了
2024-04-29 17: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