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朝后期到底管辖东北了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17: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谭其骧绘制的1582年的明朝非常值得玩味,这时候的明朝已经进入了晚期了,但是地图上显示明朝还拥有青藏高原、东北黑龙江流域等地区,而且东北地区已经延伸到了库页岛,越过外兴安岭实现了“上不封底”。总体算下来,谭其骧绘制的这幅明朝末期地图面积大概有800万平方公里,比巅峰时期的汉朝还大。

然而实际上,早在明朝中期,蒙古的俺答汗就已经越过河西走廊攻入了青海和西藏,这时候青海和康区都已经完全被蒙古控制,而西藏虽然也有帕竹王朝,但是也被蒙古所控制,蒙古的骑兵经常光顾拉萨,扶持自己的代理人——黄教喇嘛。明朝巅峰时期,在西藏可能还有几个册封的法王,那时候将西藏划入明朝版图还只能算勉强说得过去。然而都明朝末期了,蒙古已经完全控制了西藏和青海,还将青海和西藏画到明朝版图内,那就实在太荒唐了。

真实的明朝后期情况

那么明朝在后期还控制着东北地区吗?根据《百科百科》给出的信息是:明朝在后期在黑龙江流域还设置了384个卫,比明朝巅峰时期还多。明朝一个卫驻扎5600人,那岂不是明朝在黑龙江流域驻扎了215万军队,比明朝的总兵力还多?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这里的“设置”一词都是现代人安上去的,实际上这些卫都只是名义上册封了一些部落首领,双方保持了一些“朝贡”的贸易关系,并没有实现管辖。当时的东北地区会有384多个部落吗?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有些部落多次来进行朝贡贸易,但是明朝不知道是一个部落,于是就又多册封了一个卫。这也说明明朝根本不知道东北是什么情况。

有时某一部族或某一地区派人到边境政府或中央政府进贡,朝廷或地方官就授予一个羁縻州或都督、刺史的名义。实际上,地方官或中央政府很可能连这个部族和这个政区在什么地方都不知道,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统治了。还有的部族在甲地受了某州刺史的称号,以后却流动到乙地甚至丙地去了。如果因为该部族有某州刺史的称号,就认为他们到过的地方都是王朝的疆域,那岂不成了笑话?有的羁縻政区甚至是语言差异和翻译错误的产物,有的非汉部族第一次来时被译成一个族名,被授予一个羁縻政区;下一次来时却被译成另一个族名,于是被当作一个新“归顺”的部族,再授予一个羁縻政区。前朝档案中的羁磨单位,根本不问这些单位现在是否还存在。……如果我们根据这些乌有子虚的政区来确定这个政权的统一范围,那就不仅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会遇到无法克服的障碍——天知道那些政区在什么地方。——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例如,所谓的明朝在初期册封的“建州三卫”在明朝后期早已瓦解,并且重新组成了八个部落,但是在明朝那里依然记载为“建州三卫”,岂不是可笑吗?

而这种朝贡贸易,只是明朝和周边国家、民族保持的一种贸易关系,一种官方垄断的贸易关系,和管理与否没有任何关系。这种贸易是明朝需要花大量的资金来维持的,甚至有时候明朝被迫和周边民族进行“朝贡”,不然就会被战争威胁。

葛剑雄

例如,明朝规定瓦剌的朝贡使团人数不能超过50人,但是瓦剌在正统年间每次都会来2000人,以便获得更多的赏赐。明朝苦不堪言,但也只能将大量的金银送给瓦剌。大规模的赏赐导致明朝的财政入不敷出,国库空了。

1449年,瓦剌的使团再次来朝贡,而且还虚报人数。明朝宦官王振忍无可忍,下令按照实际人数进行赏赐,并且按照瓦剌提出的五分之一的数额进行赏赐,结果瓦剌领袖也先大怒,直接进攻明朝。后来明英宗御驾亲征,结果遭遇了土木堡之变。

1450年,建州女真的董山趁明朝兵败土木堡之际,侵扰了开原和、沈阳、抚顺等城市。第二年,明朝派人去招抚,董山又表示归顺,并接受了明朝的册封。但董山同时也被朝鲜任命为中枢密使,可见他并非真的归顺。而明朝为了让董山真正归顺,就加大了赏赐的力度,提高了封官的爵位。1464年,明朝开放了东北的马市贸易。

然而,董山的迅速崛起让明朝十分担心,于是明朝下令限制董山的朝贡规模,,所谓“边臣验方物,貂必纯黑,马必肥大,否则拒不纳”,而且“入贡时宴赏大减”。其结果就是女真人“怨忿思叛”。

1467年,董山就联合了建州、海西等女真部落进攻辽东,女真的明朝的战争自此爆发。此后,明朝派遣使者不断招抚,但董山都十分骄慢。最终,明朝分别在1467年、1479年两次派遣几万大军攻入建州女真的部落,给与了当时还很渺小的建州女真致命一击。

战争时期,明朝就已经在东北修建了“辽东边墙”,以防止女真部落的进攻。实际上,辽东边墙已经成为了明朝东北的边界线。

两次战争之后,建州女真无力再战,只能选择继续保持朝贡贸易,以恢复生机。而明朝为了笼络东北民族,也没有对女真族的朝贡规模进行限制。成化年间建州女真的朝贡规模多大900人,后期更是增加到了1200人。

建州衰落之后,海西女真又崛起了。哈达部的王忠、王台称雄女真长达40年,他们阻断了东北到达明朝的交通路线,垄断了朝贡贸易,并大有统一女真的趋,史称“建州、海西、毛怜等182卫20所56站皆畏其兵威”,实际上就是建州和海西两大部落都臣服于哈达部落了。

实际上东北的女真族经常会爆发战争,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争夺朝贡的特权,以便在朝贡贸易中获得更多的赏赐。有的部落已经兼并了几个部落的朝贡权了,这就可以让此部落越来越强大。而明朝对于这样的现象反而是喜闻乐见的,因为这恰恰是明朝“以夷制夷”政策想要的结果。素不知,女真的相互战争,最终会有一方统一整个女真,而那时候明朝就无法干涉了。

综上所述,明朝在奴儿干都司撤销后,并没有真正管理东北黑龙江流域,只是和广大的女真部落保持松散的“朝贡”关系罢了,甚至这种朝贡还是明朝被迫维持的,目的就是实现边疆的稳定。而明朝在东北的边界线仅仅止步于边墙。如果册封就能算是疆域范围的话,那朝鲜册封了建州女真首领董山为中枢密使,岂不是女真还成为了朝鲜的国土?实在可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过东北,那么为何要说东北是清朝的嫁妆呢?问题就出自明朝。明朝虽然管辖过东北广大地区,但对于广大的黑龙江流域只管辖了20多年。此后,女真就和明朝开始了漫长的战争,直到明朝灭亡。
2024-04-29 21:15:00
明朝是如何失去女真部落的民心的?
...问题。瓦尔喀是清朝文献对于某一类女真人的特有称谓,明朝和朝鲜方面并没有这种说法。瓦尔喀之名最早出现于《满洲实录》:“东海三部曰瓦尔喀部、虎尔哈部、渥集部。”《满文老档》中记载
2023-09-13 19:21:00
清王朝覆灭真的跟诅咒有关吗
...赫那拉氏先祖们的一个诅咒吗?叶赫那拉的满文写法传说明朝末年,辽东的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领兵四处征伐,吞并周边的女真部落,还起兵反抗明朝,在萨尔浒击败了前来讨伐的明朝大军。努
2023-01-06 17:42:00
努尔哈赤委曲求全各种隐忍,最终统一女真各部
...身比较不错的宦官世家,他的祖上猛哥帖木儿就开始受到明朝的册封,后来他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都是明朝在建州的左卫指挥使。因此努尔哈赤出身是属于地方豪门,在女真族内部拥有一定的
2023-05-04 10:28:00
明朝对女真是如何防范的
一些历史爱好者认为,明朝视蒙古为北部的重患而频繁用兵,却忽视了在东北的女真,结果导致建州女真崛起,努尔哈赤不仅统一了女真还建立了后金,最终成为明朝心腹大患。其实不然,明朝一直对东
2024-04-21 14:22:00
明朝为何撤掉奴儿干都司
...王朝的统治之外,直到元朝的,才将华夏大地重归一统。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开始大举北伐,力图恢复辽东故土,不过“打下来”和“守得住”完全是两回事。东北是女真等渔猎民族的祖居之地,
2023-03-12 15:06:00
从明朝忠臣到叛贼,建州女真为何在明宪宗时期被两次攻打?
在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发布了出征去讨伐明朝的七大恨,他们就是想要和明朝做出一个决断。从这个七大恨就可以看出来,明朝和清朝之间存在很大的仇恨。他们的关键点就是努尔哈赤的家族惨
2023-05-03 05:44:00
...果辽东有失,那么中原王朝将无法控制广袤的东北大地。明朝建立之前,汉族政权失去辽东长达六百余年。比起失去幽云十六州的时间,还要多出近两百年。明朝建国之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汉
2024-07-23 20:21:00
...于建州女真的来龙去脉,史学家并没有多少的争议,因为明朝、清朝和朝鲜的史料都比较多。但是大多数人建州女真的发展脉络并不清晰。因此,有必须要写一篇文章进行介绍。一,建州女真的源头
2024-04-29 20: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