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丈红:清朝后宫的严厉刑罚,嫔妃闻之色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1 08:31: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清朝的影视剧中,我们最常看到的刑罚就是杖刑,也就是打板子。而《甄嬛传》中,华妃的赏你一丈红其实就是打板子的刑罚。一丈红是清朝后宫专打犯错嫔妃的一种严厉刑罚,不达到筋骨尽断血肉模糊不会停止,被打的嫔妃很可能就终生残疾,一辈子就这么完了。

一丈红:专打后宫嫔妃屁股的刑罚

一丈红:清朝后宫的严厉刑罚,嫔妃闻之色变

民间对于那些没权没势的人用刑都是看心情的,各种酷刑折磨致死不带重样的,只要是进了监狱戴上桎梏的女人,基本上都会受到霹雳车刑,如果是犯下了死刑,点天灯、削人棍这样的极刑用不上,但是上吊、蒸刑估计是免不了了。但是在清朝的后宫,这些酷刑就行不通了,好歹也是个皇帝享用过的妃子娘娘,这种酷刑是绝对不会用在她们身上,除了死刑最严重的也就是一丈红。

一丈红:清朝后宫的严厉刑罚,嫔妃闻之色变

一丈红就是后宫专打犯错嫔妃的一种刑罚,受刑部位下腰部以下,也就是我们说的屁股,因为屁股禁得住打啊。但是一丈红和普通的大打二十大板不一样,一丈红如果不达到你筋骨尽断,血肉模糊是不会停下来的,远远看那个受刑人,就是一片血红,所以被叫做一丈红。

一丈红这个称呼来自《甄嬛传》中的华妃,这个刑罚在后宫能够使用的并不多,只有皇上、太后、皇后以及正二品以上妃子或者太子妃才能动用,而华妃是正二品妃子,所以能够随意使用一丈红,赏你一丈红的下句应该是赐你一白绫,也就是赐你上吊的意思。

一丈红:清朝后宫的严厉刑罚,嫔妃闻之色变

华妃料理夏冬春基本不是因为她要打陵容,这只是个由头而已。早前华妃皇后分别给刚入宫的妃嫔东西,夏冬春当周宁海面抬高皇后间接贬低华妃,严重触怒华妃。

这种嚣张是霸道惯了的华妃不能容忍的,而甄嬛是皇帝选秀时最欣赏的,眉庄是太后所喜。华妃当众处罚夏冬春也是为给这些新入宫妃嫔一个下马威,甚至也可能给皇后看的。在后宫之中,只有皇上、太后、皇后以及正二品以上妃子或者太子妃才能动用刑罚,华妃是正二品妃子,所以有权力对皇帝的妃嫔使用刑罚,而太子妃位居从一品也可以使用,不过儿媳对婆婆用刑好像不合理。后夏常在终生残疾,老死冷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令清朝皇妃闻风丧胆的“一丈红”,有多残酷
...,有一种刑罚叫做“一丈红”,它是专门用来惩罚犯错的嫔妃宫人的一种极其残酷的酷刑。还记得十几年前那部火遍全国的《甄嬛传》吗?众位嫔妃刚入宫时,说话不过脑子的夏常在出场仅仅十几分
2024-03-14 15:40:00
历史上的女太监都是怎么来的
...有可能一步登天,而太监却只能老死宫中,所以一些后宫嫔妃们出于嫉妒的原因,就对一些年轻貌美的宫女痛下毒手。这种刑法有好几种,一种是关到冷宫或者幽闭的空间,直到老死。另一种就是将
2023-08-08 20:42:00
朱元璋发明了什么刑罚,到底有多残酷
...,后宫早产,朱元璋缺乏医术,推算出了年岁,觉得这位嫔妃不是自己的嫡女,甚至还猜测朱棣并非自己的骨肉。这是朱元璋心头的一个疙瘩,作为皇帝,他怎么也无法容忍自己“被绿”。朱元璋最
2024-06-26 10:02:00
清朝一丈红到底是什么刑法
首先“一丈红”这样的刑罚,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太过明确的记载,它主要是出现在宫斗电视剧《甄嬛传》当中。相信看过这部剧的看官们应该都了解,曾在后宫里面权势滔天的华妃,就用“一丈红”这
2024-06-27 22:28:00
古代皇宫女性权力与生存的博弈
...墙,还精心设计了一个由女性组成的精致社会——皇后、嫔妃和宫女们,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让权力得以延续和繁衍的生态系统。然而,就在秦朝崛起并吞噬了其他小国后,那些不幸的王室女性们被
2023-09-12 00:54:00
揭示古代后宫的残酷斗争,发明的刑罚让人不忍直视
...吕后回到刘邦身边时,刘邦身边已经有了不少年轻貌美的嫔妃,其中戚夫人就是最得宠的一个。▲戚夫人画像戚夫人不但比吕后更为年轻貌美,而且能歌善舞,知情识趣,对刘邦更是百般讨好。她的
2024-01-06 20:54:00
朱棣嫔妃毒死朱棣宠妃,牵扯两千多人被凌迟处死
...人的争斗比起朝堂来也毫不逊色。和贤妃一起入宫的朝鲜嫔妃吕美人,就对贤妃心怀嫉妒,还曾出言诅咒贤妃。正是这一些行为,在贤妃死后三年,给自己也招来杀身之祸。吕美人的诅咒朱棣是不知
2023-07-02 09:28:00
许多古装戏中,少不了的重头戏就是后宫内各个嫔妃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玩筹码。在古代,皇帝身边有很多风姿绰约的妃子,每一天都在期待圣上翻牌。那么有的妃子为了自己能够长久得到皇上的恩宠就
2023-08-28 17:09:00
“铁裙之刑”是什么样的刑罚
...,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不论到底哪一个数字正确,至少可以证明一点,朱元璋死前碰过的女人不低于40名。具体见《国榷》中记载,有昭敬充妃胡氏、成穆
2023-07-27 17: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