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京九晚报
“我之前私自把房子的门拆了,房东很生气,因为他还没租给我。这不能怪我,因为前一天他说一个月四千,我说三千五,他说那没门,我说可以。”——前一阵子,“脱口秀”走红。打开手机,不时冒出来一些类似外国幽默的段子。当然,“秀才”们有的是北大才女,有的是理工硕士,有的是“车间一枝花”,但是听了几段,觉得可以命名为“精短幽默演讲”。“上货渠道”从域外的“萧伯纳与丘吉尔”到中国的《笑林广记》不等。
撇开网红们“拿自己开涮”“拿自己单位老板开涮”的自嘲风格不说,之于各类演讲和演讲学,倒是不无启迪。无论是日常交往,还是大学讲堂,我们现在比较缺乏的,还真的是那种讲故事的技巧与脱口而出的幽默——
1.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先天“口若悬河”的演说家并不多。而且,“口若悬河”也绝不是演说家的充分必要条件。《哈姆雷特》里大臣波洛涅斯叮咛儿子:对人要和气,但不要过分狎昵;避免和人家争吵,可万一争端已起,就应该让对方知道你不是可以轻侮的;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可是只对极少数人发表你的意见;接受每一个人的批评,可是保留你的判断;尽你的财力购置贵重的衣服,可是不要炫新立异……直到“尤其要紧的,你必须对你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看头一句觉得是格言,到最后才发现基本上都是废话。
2.“演”可能假,“讲”必须真。演讲主要是“讲”,不可以“演”盖过了“讲”。西施、貂蝉、杨玉环们去演讲,估计男听众都不会用心听——人太漂亮,大家只顾欣赏其“一颦一笑一回眸”,哪里管她说了些什么。
3.“皮”可以“活剥”,“瓤”无法移植。演讲不能只看“演讲学教程”,必须内容至上。鲁迅个子不高,说话“南腔北调”,也没有多少“肢体语言”,然而,其演讲却还是备受称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故此,大学同事评价某教授的课是“茶壶煮饺子”:肚里有倒不出。笔者不认同。“肚里”只要“有”,写成文字慢慢念即可。
4.香山居士白乐天的“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对于演讲同样适用。听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受众是不会考据方言与语法的——那是怒火、血海、雷霆、尊严与生命,是“有根”的语言的种子。
5.演讲当然可以背稿,因为熟能生巧。然而,至情至性的演讲是“说话”,是早已经在“肚里”化开,多一句少一句无大碍,故事的结构与表达皆可随机应变——发自内心与“带入情景”的区别一目了然。
6.当年“带功演讲”的,如今推销某些产品的、组团传销的、电话诈骗的……多半循循善诱,好口才有的是。不过,随着阅历的增加,为什么如今吾侪一听就反胃呢?
7.比起声嘶力竭,笔者更喜欢娓娓道来。四十多年前,于安澜先生讲古文字学,一个“羊”字,从性善的“吉羊”,到“大羊为美”,到古希腊“羊人剧”,到“十斤狮子九斤头”的美学含义,到皇宫、皇帝和古代的服饰绘画,到他的老师讨厌改考卷,收上卷子从来不看,从70分到80分来回地打……先生声音不大,表情不丰富,但是大家如坐春风,至今回想如在目前。
8.演讲稿绝不可以佶屈聱牙,须尽可能减少形容词副词——那些华丽的“蝉蜕”,要用最简洁质朴的话讲。例如“想念家乡”“我要读书”“小平你好”。
9.做了几年记者,最喜欢采访法学家。法理法条张口就来,案例引人入胜,个个都是演说家。扩而大之,如张文宏讲肺炎,NBA巨星解说篮球……哪一位真正的专家不是演讲家?
10.作为听众,我只有一小碟醋,演说家有千姿百态的饺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