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七步之诗的起源:来自《尚书》还是佛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2 09:09:00 来源:戏说三国

七步之诗的起源:来自《尚书》还是佛经?

日本学者兴膳宏先生在《为什么是七步呢?》一文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是七步,而不是五步、六步,或者八步、九步呢?”

兴膳宏先生在论述“七”这种文体的出现发展、曹植的文学素养及可能受到的佛教影响之后,得出的观点是:“七步”可能与佛经中释迦牟尼诞生时“即行七步”有关。他举出的一个论据是东汉竺大力和康孟详共译的《修行本起经》、三国时吴国支谦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西晋竺法护译的《普曜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过去现在因果经》等佛经中关于释迦牟尼的诞生。其中,又以三国时吴国支谦译的《太子瑞应本起经》所引用的故事为典型:

四月八日,夜明星出时,化从右胁生堕地。即行七步,举右手住而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者。”是时天地大动,宫中尽明。(《太子瑞应本起经》,转引自[日]兴膳宏《为什么是七步呢?》)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着兴膳宏先生的思路,举出其他的佛经例子,比如:

舍彼天宫,降神母胎,从右胁生,现行七步,光明显耀,普照十方无量佛土,六种震动,举声自称:“吾当于世为无上尊。”释、梵奉侍,天人归仰。(《无量寿经·卷上》)

佛初生刹利王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地涌金莲华,自然捧双足。东西及南北,各行于七步。分手指天地,作师子吼声。上下及四维,无能尊我者。(《普曜经》)

再后来的《弘明集》、《广弘明集》、《祖堂集》、《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古尊宿语录》等佛教著述,关于“七步”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我们上面说过,《七步诗》的起源很可疑,甚至可能是出现在南朝时期,而不是三国时期。同时,《七步诗》也只能是魏晋时期有深厚文学素养的文人才能写出。作为上层贵族之一的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在编辑《世说》、拾掇轶闻时能接触到这则“七步赋诗”的故事,既有其自身因素:贵族身份、爱好文学、周围文人聚集、广泛接触典籍、大量搜罗轶闻;同时也有时代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正是佛教在中华大地影响日广的阶段,上层贵族尤其是南朝的门阀子弟受佛教影响更为巨大。而且我们要考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刘义庆在编辑《世说新语》时既然是拾掇轶闻,那么必然《七步诗》已经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流传。也就是说,“七步”这个典故可以再往前推溯。那么,《七步诗》之前有“七步”么?

兴膳宏先生给出的推论是:《七步诗》之前有“七步”,出处在佛经。这一说很有见地。但如果我们仔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此七步非彼七步。因为佛经中释迦牟尼的七步,可能是具有宗教意义的;而《七步诗》中的“七步”,源自于“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这是有限定意义的,也就是说,这个七步不是随便圈定、随口说出,而应当是一种约定俗成、或者说是“惯例”。就这一层意思来说,《尚书》中的一句话可能比引用佛经里面的章句更加具有说服力:

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勖哉夫子!(《尚书·周书·牧誓第四》)

七步之诗的起源:来自《尚书》还是佛经?

虽然此处“六步”与“七步”并用,但却是具有限定意义的。而且《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影响也远比佛经来得大。我们再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以及其他史料作为中心,来考量在刘宋前后是不是还有使用《尚书》中“七步”这个典故的。结果我们还发现其他数例:

国之大事,受脤兴戎,师出以律,禀策于庙,所以乂安九有,克成七德。自顷扫涤群秽,廓清诸夏,乃貔貅之戮力,亦帷幄之运筹,虽左衽已戡,干戈载戢,呼韩来谒,亭鄣无警,但不教民战,是谓弃之,仁必有勇,无忘武备,磻溪之传韬诀,谷城之授神符,文叔悬制戎规,孟德颇言兵略;朕既惭暗合,良皆披览,兼昔经督戎,备尝行阵,齐以七步,肃之三鼓,得自胸襟,指掌可述,今并条制凡十三科,宜即班宣,以为永准。(太建四年八月戊寅《班宣兵法诏》,引自《全陈文·卷三》、《陈书·宣帝纪》)

臣僧辩等言,众军以今月戊子总集建康,贼景鸟伏兽穷,频击频挫,奸竭诈尽,深沟自固。臣等分勒武旅,百道同趣,突骑短兵,犀函铁楯,结队千群,持戟百万,止纣七步,围项三重,轰然大溃,群凶四灭,京师少长,俱称万岁,长安酒食,于此价高,九县云开,六合清朗,矧伊黔首,谁不载跃?(《为王僧辩等劝进梁元帝第三表》,引自《全陈文·卷十四》、《梁书·元帝纪》、《南史》八、《艺文类聚》十四、《文苑英华》六百)

上面所引的“七步”,都是单独使用,与“六步”分离;而且都是对人具有限定意义的,比如“齐以七步”、“止纣七步”。这与“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的语境更为相符。据此,我们可以肯定,《七步诗》的“七步”,不是源于佛经,而是源自《尚书》。

在《七步诗》之后的“七步”,渐渐不再是《尚书》中的那层意思;而佛经中的“七步”依旧盘踞在佛教典籍中,我们日常中很少听说。而用“七步”这个典故来形容才思敏捷,则成为惯例。如在南北朝时期:

王粲《初征》,他文未能称是;杨修敏捷,《暑赋》弥日不献。率意寡尤,则事促乎一日,翳翳愈伏,而理赊於七步。一人之思,迟速天悬;一家之文,工拙壤隔。何独宫商律吕,必责其如一邪?论者乃可言未穷其致,不得言曾无先觉也。(陆厥《与沈约书》,引自《全齐文·卷二十四》、《南齐书·陆厥传》、《南史·陆厥传》,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八)

敬想足下,声闻九皋,诗成七步。涵蚌胎於学海,卓尔超群;蕴抵鹊於文山,俨然孤秀。(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引自《全梁文·卷十九》)

公道亚生知,照邻几庶,孝始人伦,忠为令德,公实体之,非毁誉所至,天才博赡,学综该明。至若曲台之礼,九师之《易》,乐分龙赵,诗析齐韩,陈农所未究,河间所未辑,有一於此,罔不兼综者与。昔沛献访对於云台,东平齐声於杨史,淮南取贵於食时,陈思见称於七步,方斯蔑如也。(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引自《全梁文·卷四十四》)

七步之诗的起源:来自《尚书》还是佛经?

其影响不仅仅止于南朝,即便是在北朝北魏、北齐等国也多使用“七步”这个典故。单就目前发现的墓志铭便可窥见:

文华绮赡,下笔成章。昇高睹物,在兴而作。虽食时之敏,七步之精,未之过也。(北魏孝昌元年《元怿墓志铭》)

幼含通理,阐思幽微,虽七步之章未遒,权象之能过智。(东魏武定八年《魏故侍中司空公吴郡王墓志》)

爰自髫剪,迄乎奇角,绰然有裕,卓尔无朋。陈王惭其七步,刘德愧其千里。(北齐武平七年《高润墓志》)

之后,“七步”这个典故伴随着“曹子建七步赋诗”的故事流传深远。渐至妇孺皆知。考其原因,不外乎三个:《三国演义》故事的流传;广大人民对于文人才子智斗故事的喜欢;还有一个原因比较特殊,那就是“七步”典故写入了启蒙教材。就目前能够见到的从唐代到晚近的蒙学典籍,于其中可以迅速发现这一点: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唐·李翰《蒙求》)

“曹植豆萁,田真荆花”:魏陈思王植,魏文帝弟也。帝令作诗,七步不成,应大法。王应声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释之。(元·胡炳文《纯正蒙求·长幼之伦》)

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明·程登吉《幼学琼林》)

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明·程登吉《幼学求源·卷二十六·文事》)

三都赋,七步诗。(明·司守谦《训蒙骈句·四支》)

七步才华驰许下,四知介气满关西。(清·邬仁卿《初学晬盘·八齐》)

七步:《世说》文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应声便为诗。(清·蒋义彬《千金裘·卷八·人部》)

“七步诗”:魏文帝尝令陈思王植七步作诗,如不成,将行大法。植应声云:“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有惭色。(王锡元辑,王揖唐补辑《童蒙养正诗选》)

由于在诸多蒙学教材中采入了“七步”这个典故,且自唐代以后《七步诗》以“煮豆然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样通俗浅显的五言四句为主,所以大多数中国民众对于《七步诗》都是耳熟能详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田馥甄42岁生日被骂,为地震抄佛经祈福被指是伪善作秀
...。3月30日是田馥甄的42岁生日,想不到她为地震受灾者抄佛经祈福也被部分的网友称为是伪善作秀。42岁生日当天,田馥甄被质疑是在做假慈善?作秀?想从内地开始复出?在炒作话题?田
2025-03-31 09:51:00
《梦幻新诛仙》才高八斗问题答案分享
...基金会会徽上的动物是?(两字)熊猫36、三国时期,作七步诗的是()?曹植37、管仲是春秋五霸中谁的谋士?齐桓公38、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是唐代哪位诗人的名句?白居易
2023-06-24 21:35:00
玄奘晚年遭皇帝冷落,失足跌倒十日后圆寂,全国上下异常悲痛
...较有名气的僧人。在成为正式的僧人之后,玄奘便畅游在佛经的海洋当中,他贪婪地吸取着佛经当中所讲述的因果轮回,并且加以自己的独特理解,很快就在寺庙周围有了很大的名气。不过伴随着自
2024-11-26 20:55:00
...户部尚书余国柱上前对康熙说:“启禀我主,此乃吉兆!佛经云:‘大象鸣,国家兴。’”余国柱之言虽然好听,但有拍马屁之嫌。康熙听完,一笑置之。但索额图不会放过这个攻击余国柱的机会,
2024-06-02 06:53:00
...约始于晋代。寺院藏书是随着中原佛教寺院的建造和翻译佛经的兴起而产生的。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随着僧人的持续增加,随着寺院的不断兴建,随着佛典的大量产生,寺院藏书体系在历代僧俗、
2023-01-14 11:09:00
...学《法华经》、《维摩经》等。早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在佛经的翻译中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因为语言不通,对佛经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歧义和争论,进而发展成众多派别。为了解决争端,许多僧人
2023-09-02 15:02:00
聚焦江苏文库|他是最早踏上“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也是最早到达古印度求法的中国人
...时期魏国的一位僧人,因为深感当时被翻译成汉文的一些佛经“文意隐质,诸未尽善”,于是发心远行,寻求佛经原典。甘露五年(260),朱士行从雍州出发,开始了西行求法之旅。从这一时间
2023-10-18 20:55:00
概述魏晋南北朝的佛教
...万人。魏晋南北朝的佛教发展还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佛经得到了大量的翻译,涌现了一批佛经翻译名家,如三国时期的支谦,翻译了《维摩诘经》、《大明度无极经》、《了本生死经》等;如
2024-07-04 23:00:00
...卫其侧,因此也被视为佛教的护法之一。根据现有的汉译佛经来看,佛教的“天龙”、“天龙八部”之说,在其传入中土的初期即已存在。东汉时期来自西域安息国的僧人安世高翻译的《佛说奈女祇
2023-08-17 13: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王爽爱 济宁报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跟着济宁金牌城市推荐官王爽爱解锁邹城名山,看看这些山里都藏着哪些神话传说
2025-04-27 17:43:00
杜月笙被原配老婆戴“绿帽子”,他的报复手段有多狠?让人胆寒
民国时期的上海滩,是一个人才聚集的时代,各路英雄豪杰都在这里绽放了自己的魅力。还记得那一部《上海滩》吗?里面的“许文强”这个角色
2025-04-27 19:12:00
苏联科学家重金找5名女性,人和黑猩猩后代实验,最后结果如何?
众所周知,我们的人类的祖先是从猿进化而来。实际上,在猿的演化过程中,一支演化成了我们现在的人类,而另一支则演化成了黑猩猩
2025-04-27 19:13:00
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一战中,李广负责牵制匈奴,成为最悲催的配角
公元前121年夏,武帝决定彻底打通河西走廊,前几天咱们讲了讲负责此次战役目标的,霍去病、公孙敖率领的西北方面军。今天咱们来聊聊在东北负责牵制匈奴的张骞和李广
2025-04-27 19:15:00
秦始皇嬴政为什么要留下赵高这个祸害?
秦始皇很看好赵高,从《史记蒙恬列传》中可以看得出来。其一:秦始皇听说赵高精通狱法,便任命他做了自己的“中车府令”。其二
2025-04-27 19:28:00
孙悟空唯一请不动的神仙!地位比如来还高,被誉为三界战神
在西游记当中,人们一直认为孙悟空人缘很好,无论是天上地下的神仙,没有人是他请不动的。当西天取经途中需要帮忙的时候,只要他一句话
2025-04-27 12:20:00
清代异事三则:恶犬弑主、瓜中花蛇、趵突泉怪
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杜伽尔天下之大无奇不有,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史书典籍异常的丰富
2025-04-27 12:26:00
新中国成立后,六大名著为何变成四大名著?删掉的这两本家喻户晓
试看书林隐处,几多俊逸儒流。虚名薄利不关愁,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水浒传》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中国古典文化也在不断地受到推崇
2025-04-27 12:31:00
吕后掌权后,陈平害怕吕后对自己下手,突然一人来访:我有办法
刘邦驾崩后,吕后大权独揽,陈平害怕吕后会对自己下手。有一天,陈平独坐内室,思考保身之策。突然,一人悄悄走进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2025-04-27 12:42:00
后宫尊卑一目了然!苏提达携手泰王坐C位,诗妮娜却被挤出红毯
后宫尊卑一目了然!苏提达携手泰王坐C位,诗妮娜却被挤出红毯泰国王室已经很久没有安排公务,看来前段时间泰王又忙里偷闲度假去了
2025-04-27 13:09:00
她,唯一的大奥女将军,控制幕府将军,羞辱天皇,独尊天下
她,唯一的大奥女将军,本是一介女流,却让天下男人臣服,控制幕府将军,羞辱天皇,独尊天下,无可匹敌。她就是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乳母
2025-04-27 13:25:00
战国四公子之礼贤下士的信陵君
信陵君魏无忌,战国时魏国人,魏安釐王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
2025-04-27 13:25:00
儒商鼻祖子贡 巧用“连环计”
子贡救鲁世难安,睿智奇谋颠倒颠。借刀杀人杀净尽,兵不顿兮利皆全。公元前484,齐国的右相陈桓企图把持朝政,但又害怕朝中大臣国书
2025-04-27 13:28:00
刘备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称帝为什么没有被后人谴责?
汉献帝“禅位”刘备称帝之时,正是在公元221年,汉献帝刘协的确还活着,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已经“禅位”给了曹丕
2025-04-27 13:32:00
历经一个多月的上甘岭,伤亡到底有多少,惨烈程度超越二战
就在我国刚刚成立一段时间以后,朝鲜突然爆发了内战,这就让当地的老百姓再一次地席卷到战争当中。美国人为了自己的野心,他们想要做最厉害的国家
2025-04-27 13: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