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秦始皇很看好赵高,从《史记蒙恬列传》中可以看得出来。
其一:秦始皇听说赵高精通狱法,便任命他做了自己的
“中车府令”
。
其二:秦始皇让儿子胡亥跟随赵高学习刑律法事。
其三:赵高犯了法,蒙毅按律判了赵高死刑,除其官爵。秦始皇出手干预,赦免了赵高的死罪,还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官职。

西汉大儒刘向的
《说苑》
里是说秦始皇是传位给胡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赵高是帝师,也是秦始皇留给二世皇帝的重要班底。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在秦始皇驾崩之前,赵高那时候还不是个
“祸害”
。相反,他还是秦始皇在政治道路上的同路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商周千年以来,当时的天下,执行的都是
“分封制”
,而秦始皇却异常地坚持
“中央集权郡县制”
,他
“罢黜百家,独尊法术”
,以
“法家学说”
为理论框架来构造一个新帝国。
特别是韩非子的那一句话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就是秦始皇执行
“中央集权郡县制”
的最根本的理论依据。

这是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一次变革,相当的压力山大。从这个角度来说,秦始皇是一个很孤独的人。
所以,他需要“志同道合”的同道者。因此,
李斯、茅焦、司马空、周青臣、姚贾、赵高
这些坚持“法治”的寒门士子也才被秦始皇所重用。
“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赵高是一个切切实实的寒门,来自于最底层。或许他的祖上曾经阔过,但是到了赵高母亲这一代时,已经沦为了刑徒之后,这已经无法改变。
赵高的母亲因为犯法被判刑,要到秦国的一个名叫
“隐宫”
的国有手工作坊里去服役。服刑时间很长,赵高几个兄弟都是在那里出生的。
“生于隐宫”
,并不是说赵高是天阉,而是说赵高的出身卑贱。

一个刑徒之后的赵高,又如何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在秦国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军功封爵,二是“
吏考”
。
赵高也是一个强人,他在困境中苦苦挣扎,通过了学习,报考了秦国的“吏考”,最后以优异到亮眼的成绩,成了一个小吏,进入了秦国的统治阶层,最后进入了秦始皇的法眼。
看来,能在历史上建立功业的,能留下名号的,不管是好名还是恶名的,还真的全部是那些心性坚韧之徒。
赵高很努力,他精通刑律法事。换而言之,他也是“法家思想”的坚定支持者、秦始皇的坚定支持者。因为他没有贵族豪门的背景,想要爬上高位,他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要紧跟着秦始皇、紧跟着秦始皇的治国方略。

所以,我个人认为,赵高并不是故意要把秦国搞败亡的。因为他的荣华富贵是和秦帝国绑在一起的,有了秦帝国,才会有他的荣华富贵。秦国亡了,于他并无好处。
从一个人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尽量地把事情办到最好。
但他用
“指鹿为马”
这种政治操作来铲除政敌,却显露出在朝堂上的根基不稳。他并没有像李斯那种宦海沉浮数十年翻云覆雨的手段,这就是他骤然爬上高位要付出的代价。
骤然爬上高位的,一般都会一个
“根基不稳、资历不足”
的硬伤。

当然,这也并不是我个人为赵高洗地,而是越看历史,越能深深地体会到里面每一个人的身不由己,越能体会到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句话的深沉的含义。
赵高,或许是法家在秦国的最后谢幕者。
文——千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4-27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