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浅析长安洛阳被放弃的原因,以及开封被选中的理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4 11:5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那么,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没有迁都长安或者洛阳,而是一直待在开封呢?

这个问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长安洛阳被放弃的原因,二是开封被选中的理由。

长安曾是汉唐故都,而这两朝,都曾兴盛无比,而且长安占据地利,关中金城千里,凭借山河之固退可以守,雄踞上游之胜进可以攻,按理说,长安应当成为定都首选,但在当时,长安的定都环境已经基本丧失。

长安历史上受到过多次洗劫和焚毁,如三国时期,董卓死后的军队混战,几乎将整个城市摧毁,唐朝更是夸张的“国都六陷,天子九迁”,长安城遭受的劫难非常多,唐末黄巢和朱温再添两把火,北宋初年,长安城基本没了,哪还有个都城的条件。

浅析长安洛阳被放弃的原因,以及开封被选中的理由

不过没有条件可以创造条件,城池毁坏并不是无法定都的决定性条件,气候变化导致的种种后果才是。

一个庞大王朝的都城,其人口必然是庞大的,这么多的人居住在都城中,都城的粮食等各种物资都要有足够的供应,不然何以维持都城的繁荣?

在隋唐之前,长安地区气候温暖、降水量大,有很多河流,不仅适宜发展农业,还有充足的水路漕运运输粮食和各种物资,保证都城的供应。

然而从唐朝开始,长安的气候恶化,降水量减少、粮食产量减少、河流干涸,原本的水路变成了陆路,或许你会认为陆路也可以运输,但古代不比现代,别说没有高速公路,就是普通大路都少,陆路运输代价极大,根本无法维持长安城的巨量供应。

水路一堵,长安作为都城的意义就很低了。

再看洛阳,洛阳也是汉唐故都,而且洛阳地处河南,更接近国土中心,便于辐射四方,又是隋唐大运河的核心,能够源源不断地通过漕运获取南方的粮食等物资,最重要的是,赵匡胤本人就出生于洛阳。因此,洛阳成了开封最为有力的竞争对手。

洛阳与开封的较量从唐末就开始了,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后,毁掉了长安城,从此长安再也没当过首都。

朱温虽然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但唐朝的政治中心已经转向了朱温的老巢,那就是宣武节度使的驻地汴州,即后来的开封。

论起漕运,开封比洛阳还要便利,所以在三年后篡唐的时候,朱温将都城定在汴州,并升起为东都开封府,但洛阳的地位也不低,是后梁的西京。

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洛阳和开封的地位几经反复,仅仅后梁,907年定都开封,909年迁都洛阳,913年迁还开封。923年后唐灭后梁,迁都洛阳。938年,刚建立的后晋又定都开封。此后的后汉和后周,也都定都开封,后周还修建了新城,地位越发稳固。

北宋作为继承后周的朝代,继承都城也是一项重要事务,从后来的事件来看,北宋没有迁都洛阳,更多的还是因为政治考量。一是定都开封有些久了,权贵的利益可都在开封,不是说动就动的;二是迁都后,开封府尹赵光义干什么呢?

在刚建国的时候,第一个因素更重要,而且天下仍处于割据状态,贸然迁都不利于国家稳定,这时候也没谁提迁都之事,不过当北宋把后蜀、南唐、南汉等一一剪除的时候,赵匡胤兴起了迁都的念头。

政局逐渐稳定,皇帝的年纪渐渐大了,继承人的事上了台面,一场新的交锋即将展开。

976年二月,吴越王钱俶将要来朝,赵匡胤派儿子赵德昭前往迎接,然而在之前,这种事务都是赵光义处理的。

招待完钱俶后,赵匡胤祭拜太庙,决定带着赵光义、赵光美等人前往西京洛阳,并放出风声,说想要迁都。

这一年,赵匡胤50岁,赵光义38岁,赵德昭26岁,都不是小孩子,有些事情,已经开始明争暗斗了。

浅析长安洛阳被放弃的原因,以及开封被选中的理由

开封,是北宋的都城,而赵光义是开封府尹;洛阳有可能成为北宋的都城,而西京留守是焦继勋,焦继勋的女婿是赵德芳!

很快,第一批反对的人出现了,那就是起居郎李符。李符是个很有能力的人,曾任京西转运使,搞漕运、调拨粮草很有一套,深得赵匡胤信任,而起居郎这个职务就是负责记录皇帝工作内容的机要秘书,心腹中的心腹,只不过这个心腹,挺皇弟而不挺皇子。

李符上书,历数迁都的八难,即“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

可实际上,这八难只是现在的难,即洛阳凋敝,一旦北宋决定迁都,洛阳没城都能造出一座城来,更何况这些难题,只要中央政府下令,那就不是问题,而中央的主人,就是赵匡胤。

所以,李符被无视。

到了洛阳,赵匡胤祭过父母陵墓、安抚百姓,然后祭祀天地,又大宴群臣,完事之后,赵匡胤仍停留在洛阳,丝毫没有走的意思,大有就在洛阳扎根的架势。

于是,武将李怀义出场了,他也是赵匡胤的爱将,老部下了,他上书:“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陛下居此,将安取之?且府库重兵,皆在大梁,根本安固已久,不可动摇。一旦遽欲迁徙,臣实未见其利。”

李怀义的意见就是开封漕运四通八达,洛阳不如,而且根本不可动摇,但赵匡胤仍然没有放弃。

终于,赵光义只能自己上了。

赵匡胤也跟他讲明了要迁都的理由,因为北宋强干弱枝政策的实施,冗兵问题已经显现,赵匡胤已经打算裁军,但开封无险可守,必须大军驻扎,而洛阳地势险要,完全可以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安天下。

赵光义最后只能抛出一句话:”在德不在险。”

这是句废话,大家都是打过仗的人,德能退敌制胜?显然不能。

但赵匡胤顺坡下驴,以听从赵光义建议为由下令东归。这并不能代表赵匡胤放弃迁都了,毕竟这一次事出仓促,更像是赵匡胤的试探,而非决定,迁都很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

可惜的是,当年年底,赵匡胤暴毙,赵光义继位,迁都之议就此搁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4 14:45:2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看看开封最初为何被定位为宋朝的首都
宋太祖赵匡胤确实有迁都洛阳的打算,但最终没有实施。至于原因,本文稍后会介绍。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开封最初为何被定位为宋朝的首都。需要明确的是,开封作为中原王朝的首都并不是从北宋
2024-04-24 19:46:00
揭秘赵匡胤迁都洛阳失败的原因
...明显。汴梁绝对不适合作为首都(可以作为经济首都)。赵匡胤是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但是他最终为什么没有迁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封建时代建都是基于水源和农业问题,而不是军
2024-05-03 17:19:00
北宋不定都洛阳或长安而是选择开封,有三个原因
...完全不一样。商丘在后周时期属于宋州,是宋州的治所,赵匡胤曾经担任过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后来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认为宋州(商丘)是自己的发家之迹,于是以宋州的“宋”为国号,并且将
2023-07-07 10:44:00
大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三月,宋太祖赵匡胤西巡洛阳。此时大宋已经统一了中原以至整个南方,实现了自晚唐以来二百多年间中原王朝最接近于大一统的局面。尽管北方仍有强邻,但开国十六年
2024-05-25 19:06:00
浅析北宋定都开封的原因
...,年仅39岁的后周世宗柴荣离世,次年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北宋建立。新朝伊始,除一系列典章服饰需要变更以外,最紧要的事情便是确立都城的位置。面对长安洛阳等此前已
2023-03-15 22:25:00
赵匡胤为什么选择了无险可守的开封定都
...宋朝肯定是其中一个。宋太祖发动陈桥兵变之后,宋太祖赵匡胤就建立了历史上的宋朝。这时候的赵匡胤,头等大事就是选择定都。那么赵匡胤的定都,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举动,就是他为何选择了没
2024-03-14 19:32:00
...的政治遗产,其中也就包括定都在开封这一项。到宋太祖赵匡胤基本上消灭各地的割据势力,大体上完成统一大业之后,国家形势逐步稳定下来,因为赵匡胤是出生在洛阳的,所以他曾有过迁都到洛
2023-03-13 15:56:00
赵匡胤决定迁都长安,赵光义为何不顾天下安危拼死反对
对赵匡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赵匡胤决定迁都长安,赵光义不顾天下安危,拼死反对?赵匡胤称帝十六年后,突然坚决要迁都,满朝文武在赵光义的带领下激烈反
2024-02-18 21:41:00
皇帝迁都遭到大臣们反对就此作罢,却成为王朝灭亡的原因
...所以一般来说朝廷不会选这个地方作为都城,那么为什么赵匡胤定都之后不选择迁都呢,这里面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原因呢。从北宋时期往上追溯,上一个在开封定都的要数战国时期的魏国,当时
2023-04-21 10:3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