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14 16:28:00 来源:新周刊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

科普中国

(ID:Science_China)

作者:Denovo团队

你是否有过这样“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

旅行去到一个陌生地方,却产生了故地重游的感觉;与人相遇相识时会像贾宝玉那样感到“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却又无法回忆起具体场景;梦中的场景在现实中上演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似曾相识”的感觉是普遍的

事实上,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会经历这种“似曾相识”的现象。早在1600多年前,北非的古代哲学家圣奥古斯汀(St. Augustine)就已经对这种现象做了最早的记录。

在心理学中,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被称为既视感现象(Déjà Vu),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生玛丽亚·博什尼亚克·帕希奇(Marija Bošnjak Pašić)的研究表明,超过97%的人都产生过既视感现象,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现象在年轻人中发生频率最高。

那么,既视感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呢?

“既视感”的科学解释

既视感现象往往是自然产生的,在实验室里人为重现它充满了困难与挑战。事实上,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制来解释既视感现象的产生,但是学界已经做出了一些探索。

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颞叶的位置和基本结构。(图/参考文献[4])

虽然既视感现象也被称为海马效应,但是鉴于其复杂性和独特性,经过100多年的研究后,学界普遍承认海马效应不可能仅仅与大脑中单一的海马结构有关。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阿基拉·罗伯特·奥康纳(Akira Robert O’Connor)最新的研究发现,既视感现象可能是大脑在纠正自己的错误。

既视感现象是大脑中识别熟悉情况的部分(位于太阳穴后面的颞叶)过度兴奋时出现的现象。接着,大脑的另一个区域(位于前额后面的额叶皮层)会将这种熟悉感与你过去的经历进行匹配。当额叶皮层发现匹配不到结果时,大脑的决策区会更努力地找回记忆,如果找不到,大脑(可能是杏仁核)就会产生沮丧的感觉,这时你就会意识到“错误的熟悉感”“大脑发生了故障”。

大脑发生了“故障”?

艾米利·波拉克认为,环境中的某些东西引发那些已被遗忘的长期记忆,可能是既视感现象产生的诱因。

最近,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安妮•克利里(Anne Cleary)和她的同事们通过实验为此推测提供了可能的证据。

安妮向受试者展示了一些有些微相似之处的虚拟场景,发现受试者在观看这些隐约相似的场景时会产生熟悉感,这表明这些环境可能触发了颞叶,大脑识别出当前经历和过去经历之间的相似之处,让大脑发生了“故障”,产生了我们无法确定的熟悉感。不过,这种熟悉感和既视感之间的具体联系仍有待研究。研究者们还通过类似实验证明了既视感现象并不能预言未来。

除了这个解释之外,还有几十种理论试图解释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以这种方式出现“故障”。有研究表明,这就像我们大脑中长期记忆和短期记忆的电路发生短路一样,新传入的信息直接进入长期记忆,而不是停留在短期记忆库中。另一些研究则将其归咎于鼻腔皮层(大脑中发出熟悉感信号的区域),在没有记忆支持的情况下被触发。

为什么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两个有些微相似之处的虚拟场景,左图的卧室场景和右图的服装店具有相同的空间配置,可能让受试者产生熟悉感。(图/参考文献[8])

年轻人更容易出现既视感现象

《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的调查显示,第一次经历既视感现象大多发生在6-10岁,在15-25岁出现得最为频繁,随着年龄增大,出现频率会逐渐下降。阿基拉·罗伯特·奥康纳解释说,年轻的大脑更容易兴奋,容易更快地被激发,这可能与青春期的内分泌改变有关。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神经学家克里斯·穆林(Chris Moulin)的研究证明,对于老人,当“错误的熟悉感”出现时,他们的记忆核实系统可能会“罢工”,难以匹配记忆,因而使大脑将错误的记忆当成现实。不过,老年人仍然能够产生既视感,只是他们不再敢确信虚假的经历是虚假的。

许多研究人员将既视感现象与压力或疲劳联系起来。在某些情况下,既视感现象还可能是潜在的神经或精神问题的征兆。患有颞叶癫痫、精神分裂症、血管性痴呆以及相关疾病的人可能会更频繁地经历既视感现象。在一些罕见的病例中,患者会反复出现既视感,产生生动的“记忆”,患者常常将其描述为“前世的回忆”。

那么,当我们经历既视感现象时,我们应该对此感到担心吗?总的来说,经历既视感现象没什么好担心的,正如前文所说,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这种“似曾相识”,这只是记忆或感知的问题。事实上,经历既视感现象表明我们大脑的事实检查区功能良好,正在不断运转,以防止我们记错事件。

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寻找既视感现象的诱因。(图/参考文献[9])

全世界有许多科学家正在持续研究既视感现象,以期能够让我们一窥记忆系统在有轻微“故障”时是如何工作的。笔者相信,随着神经科学和医学的继续发展,终有一天我们会揭开既视感现象的神秘面纱,也为相关疾病的患者带去福音。

[1] Bošnjak Pašić M, Horvat Velić E, Fotak L, et al. Many faces of déjà vu: a narrative review[J]. Psychiatria Danubina, 2018, 30(1): 21-25.

[2]O’Connor A R, Moulin C J A. Déjà vu experiences in healthy subjects are unrelated to laboratory tests of recollection and familiarity for word stimuli[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2013, 4: 881.

[3]Vlasov P N, Chervyakov A V, Gnezditskii V V. Déjà vu phenomenon-related EEG pattern. Case report[J]. Epilepsy & behavior case reports, 2013, 1: 136-141

[4]Jersakova R, O'Connor A R, Moulin C. What’s new in déjà vu?[J]. Culture and Cognition, 2015..

[5]Brown A S. A review of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3, 129(3): 394.

[6]Cleary A M, McNeely-White K L, Huebert A M, et al. Déjà vu and the feeling of prediction: an association with familiarity strength[J]. Memory, 2021, 29(7): 904-920.

[7]Stierwalt S. Avez-vous déjà vu un déjà-vu?[J]. Cerveau Psycho, 2020, 124(8): 80-81.

[8]Cleary A M, Neisser J, McMahan T, et al. Subjective distinguishability of seizure and non-seizure Déjà Vu: A case report, brief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 prospects[J]. Epilepsy & Behavior, 2021, 125: 108373.

[9]Urquhart J A, Sivakumaran M H, Macfarlane J A, et al. fMRI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role of memory conflict in the déjà vu experience[J]. Memory, 2021, 29(7): 921-932.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4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脑为何删除3岁前的记忆?小时候到底看到了啥?原来真相是这样
...的通路,到达大脑的不同区域,如视觉皮层、听觉皮层、感觉皮层等,形成短时记忆。如果这些记忆被重复或加强,它们就会被转移到大脑的另一个区域,即海马体(hippocampus),形
2024-04-06 12:07:00
临终瞬间见到人生回放?科学家称或存在证据
...人们的关注。这种体验通常描述为一种非常真实和清晰的感觉,人们似乎能够从旁观者的角度重新体验过去的经历。尽管这些回放通常并不按照线性时间顺序发生,但它们通常与个人生命中的重要和
2023-12-15 10:39:00
...秘人类记忆加工厂从保持时间长短上看,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人的感觉记忆类似键盘和摄像头,从外界感知到的视觉、听觉等所有刺激在转化为信息之后都会在感觉记忆
2023-04-18 02:06:00
怎么回事啊!最近满脑子都是《苹果香》
...如何快速入睡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种——“耳虫”现象。“耳虫”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像这种歌曲或其他音乐作品的某个片段的旋律不由自主地在脑子里反复出现,并且不受大脑控制的
2024-11-16 14:21:00
记忆力下降就是“老年痴呆”?5个常见误区要注意
...、顶叶、颞叶、针叶、边缘系统则掌握着认知能力、躯体感觉、长期记忆、情感处理等繁多的人体功能。所以,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不仅仅会短期“失忆”,还会丧失对时间、地点的认知能力与生活
2024-09-24 16:42:00
女演员致歉周华健事件,有一种病值得关注
...酸爽体验?经历过跨年晚会后,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了,那感觉大概是“唱出来首首都是原创,听起来次次都有‘惊喜’”。2023年12月31日晚,在江苏卫视举办的跨年演唱会上,周华健和孟
2024-01-03 20:27:00
...实环境中身体实际的运动和想象中的运动可能使用同样的大脑神经机制(脑波)驱动。这一发现或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现实世界中的人类记忆。该论文介绍,大脑形成和回忆空间记忆,对于在空间
2025-03-11 17:42:00
经常忘东忘西是否意味着老年痴呆的征兆呢?一文解答
...记忆呢?3岁以前的记忆去哪了?关于3岁前的记忆消失的现象,心理医学中有一个专业名词称为“童年失忆症”。这种症状指的是当人回忆起幼年时的事情时,大多数人几乎无法想起任何清晰、完
2023-06-29 06:32:00
...拥有与大脑记忆回路直接连接的‘特权’……而所有其他感觉都要先经过丘脑。我们都曾体验过气味在唤起旧有感觉和记忆方面有多么强大,即使多年没有接触过那种气味。”这位专家还说:“我们
2023-09-11 09:2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孝为灯 照亮亲情长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左正宏荣获“东营好人”称号
近日,东营市文明办公布了2025年“东营好人”名单,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四区员工左正宏,荣获孝老爱亲类“东营好人”称号。左正宏
2025-09-21 09:14:00
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
洪峰来临前的生命大转移——承德市双滦区陈栅子镇南山根村党支部防汛抢险救灾纪实7月26日,陈栅子镇工作人员和南山根村干部一起
2025-09-20 08:09:00
2023年9月逐步交房的陕西咸阳御河宸院小区,近日遭遇大雨,地下室积水倒灌电梯井,43号楼整栋电梯停运,高层住户回家成难题
2025-09-20 08:38:00
鲁网9月19日讯近日,由青岛海外联谊会主办、崂山区海外联谊会承办、青岛若七酒店协办的“风韵山海·情系崂山”——马来西亚华裔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活动在青岛崂山举办
2025-09-20 09: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陈雅莹 李凤灵)随着开学季的钟声在全球各地陆续敲响,相关用品采购需求日益旺盛,火热的“开学经济”为海外市场带来消费新热度
2025-09-20 09:19:00
烟台市应急局组织龙口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应急预演工作
大众网通讯员 杨明任 烟台报道为扎实做好2025年山东省防震避险紧急疏散应急演练准备,全面提升参演队伍实战水平和协同配合能力
2025-09-20 09:50:00
鲁网9月20日讯庞女士2013年购买保险,浏览网页时发现一个宣传可以协助 “全额退保”的平台。庞女士心动,与该平台联系了解情况
2025-09-20 10:08:00
青岛平度:2岁男童“离家出走”警民接力寻家人
鲁网9月20日讯(记者 马超群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崔曦)9月18日晚,平度市公安局南村派出所接到热心群众报警求助
2025-09-20 10:11:00
山东中油双线作战,硬核护航管道燃气客服员技能竞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张静9月15日至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在山东中油公司维修队成功举办
2025-09-20 10:3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临港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探索开发并应用了“AI项目管家”智能体。通过应用实践,项目单位普遍反映
2025-09-20 10:33:00
82名管道燃气客服精英同台竞技,她们凭什么赢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魏银科 通讯员 厉聪聪9月18日,中国石油第四届技术技能大赛管道燃气客服员竞赛落下帷幕,82名来自全国的客服精英同台竞技
2025-09-20 10:33:00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用心服务彰显担当
山东移动聊城分公司始终坚持以“群众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行动准则,积极践行“十项服务承诺”,将“民有所呼、我必有应”落到实处
2025-09-20 10:34:00
【寻脉?中华】“汉语桥”小选手登长城 居庸关上留下成长足迹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古老的居庸关长城迎来了一批特别的访客——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怀着对中华文化的浓厚兴趣,小朋友们踏上这座见证千年历史的雄伟建筑
2025-09-20 10:52:00
【溯奥·追光】奥运博物馆里的特别相遇:“汉语桥” 小选手与冠军同行,感受体育精神的魅力 扫码阅读手机版
9月18日,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汉语桥”小选手们兴致勃勃地走进北京奥运博物馆,进行了一段融合体育精神与中文学习的特别体验
2025-09-20 10:52: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9月22日—26日,2025山东作家活动周将在威海举办。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激发文学创新创造活力
2025-09-20 11: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