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便穿上了寿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6 13:20:00 来源:戏说三国

慈禧太后最后一天的时光究竟有多精彩?早上还在赶忙处理光绪皇帝的身后事。下午自己就已经穿上了寿衣,和光绪皇帝的死亡时间间隔不到24小时,慈禧最后一天,究竟都做了些什么事儿呢?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便穿上了寿衣

无皇帝之名,却行皇帝之实,叶赫那拉·杏贞即慈禧太后是中华历史上少有的女性掌权者之一,其掌权统治清朝长达47年之久。1908年11月15日,紫禁城内一片寂静,挂满白绸,悲痛的宫女太监们黯然无声。就在前一天,光绪皇帝年轻而意外驾崩,举国上下悲切哀伤。慈禧太后虽然已病重,却依旧强势地处理儿子的后事。然,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当天下午,慈禧太后自己也穿上寿衣,跟随光绪皇帝一同辞世。这两位清朝的最高统治者为何相继辞世?1908年11月14日傍晚,紫禁城内,众位大臣收到慈禧病危的消息后都陆陆续续进宫准备听候太后发丧。

此时的慈禧虽然面色苍白,但看起来精神尚可,她还半躺着同给她喂药的李莲英谈论过去的趣事。

大臣们跪在大殿前各怀心思,这时突然从门外跑进来一个太监,太监跑得踉踉跄跄嘴里还高喊着:“不好啦!不好啦!皇帝驾崩了!”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酉时,年仅37岁的光绪帝,在瀛台阴冷潮湿的涵元殿里走完了他屈辱悲惨的一生。一个是名义为大清王朝的皇帝,却手无实权,且被幽禁在瀛台的傀儡帝王。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便穿上了寿衣

一个是在中国权力金字塔尖叱咤风云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一个是37岁的壮年男子,一个是74岁的古稀老人。

而他们居然几乎同时死去,去世的时间甚至相距不到20小时,这在历史上至今都是一个难以解释的千古疑案。

亲政后的光绪虽然处处被慈禧掣肘,但为了让大清朝跟上世界的步伐,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

派出了许多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工业,开始创造新的武器制造厂,并支持建设一所新学校(北大的前身)。甲午战争之后更是让光绪意识到,想要从根本上挽救没落的大清,就必须要改革,他明白“退一步身陷囚牢,进一步天下之主”。

于是他利用手上不多的权力,尽力支持康有为、梁启超及其他几人进行改革运动。

康有为更是策动了 “围园弑后”,企图用暴力的手段瓦解他想象中的“后党”。殊不知就是这一行为动了“太后党”的蛋糕,也彻底激怒了慈禧,1898年慈禧下令,用最钝的刀斩杀“戊戌六君子”。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便穿上了寿衣

并将光绪引于西苑瀛台以软禁。至此,持续了103天,轰动一时的“戊戌变法”彻底失败,光绪与慈禧也彻底决裂。

一个想要有所作为、有所改变的皇帝最终在不见光日的黑暗中走完了他屈辱的一生。八十年代中,不少研究者根据遗留档案对光绪帝去世前的诊脉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光绪帝死前没有中毒的表象。

也没有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大胆推测,光绪皇帝属于正常病危。直到二十世纪初期,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机构联合组织开展对光绪皇帝的死因课题专项研究。

研究表明,光绪皇帝头发中含有大量的砷元素,其含量是隆裕皇后的261倍,而这种砷元素正是那个年代烈性毒药的主要成分。

于是这位末二代皇帝的死亡之谜再次被大众所热议。就在光绪去世前一天,慈禧连发三道上谕,她感到彼时光绪帝的病情已显露出危机的迹象。

她还在干涉大清朝立储立嗣的事情,最终她接纳了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和军机大臣世续的意见。

任命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立溥仪为大清储君。紧接着,第二道懿旨又被颁布,今后大清王朝确立后宫女子不得干政。

这讽刺一般的命令像是慈禧在打自己的脸,垂帘听政虽然不是从慈禧这兴起的,却在慈禧这达到了顶峰。之后,就是慈禧太后的第三道懿旨,不准宦官干政,这一条显然是对李莲英这样的太监说的,之后慈禧终于咽气。

慈禧死后三年,由于清朝“外松内紧”的政策,统治了中华民族296年的大清王朝彻底倒塌,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而慈禧墓也在1928年被孙殿英团伙盗窃,各种金银首饰、珠宝玉器荡然一空,连含在口中保护肉体不腐的夜明珠也不知所踪。

慈禧人生最后一天:上午处理光绪的后事,下午便穿上了寿衣

一生权倾天下,精于算计的慈禧也料想不到,自己会落得被人抛尸掘坟的下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6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监给光绪穿寿衣准备后事,光绪却突然挺身起来,慈禧:不穿算了
光绪皇帝是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富有天下的他本该意气风发,但是他的一生过的可谓是憋屈至极,从始至终他这个所谓的皇帝都不过是姨母慈禧太后手中的一个傀儡,真正的朝政大权从未掌握在他手中
2024-08-05 21:33:00
慈禧早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结束了罪恶的一生
...多传奇故事。就如在她生命最后一天,上午竟然还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自己穿上了寿衣。光绪帝和慈禧是外甥和姨母的关系,并且两个人还是一前一后逝去的。光绪帝在前(1908年11月1
2022-12-18 11:26:00
太监给光绪帝穿寿衣备后事,光绪突然挺身起来,慈禧如何处理的
...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清史稿》提及光绪皇帝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是一个可怜人,虽然贵为大清朝的皇帝,但却是一个挂名的没有任何实权的君主,一生基本上活在慈禧太
2024-06-12 20:26:00
慈禧为何会想毒死光绪帝呢
慈禧生命的最后一天:早晨处理光绪后事,下午就穿上了寿衣。慈禧作为能够和女帝武则天一拼的女强人,她深刻体会到了权利的快乐,然而却没能和武则天一样留下光辉的历史。她本人也确实留下了许
2022-12-20 12:07:00
年纪轻轻就去世的光绪皇帝,为什么没有穿寿衣
...慈禧太后,随之想到的那就是她扶持的一个傀儡皇帝——光绪皇帝。在慈禧太后的推波助澜之下,清政府贪污腐败无能,特别是到了后期的时候,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而当时光绪皇帝虽然空有抱负
2024-06-20 20:49:00
为何光绪死后仅一天,慈禧就死了
1908年11月14日,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驾崩,20个小时后,掌握了清朝大权47年之久的慈禧太后也追随光绪的步伐而去,由于慈禧太后在光绪去世前还精神不错,所以很多人对慈禧突然死
2023-10-14 15:14:00
慈禧的最后一天:早上在处理光绪的后事,傍晚嘴中就含上了夜明珠
...于是,慈禧选择自己的侄儿爱新觉罗·载湉为皇帝,年号光绪。 光绪皇帝与慈禧的纷争不断继位初期,光绪皇帝因太小无法处理政务,于是便由后宫的太后掌权,当时后宫除了慈禧太后之外,还
2024-02-24 08:03:00
光绪临终前,得知继任者是3岁的溥仪,留下2句话让人潸然泪下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日,七十三岁的慈禧太后才在颐和园过完“万寿节”,没承想突然得了急性痢疾。那时候光绪的病情也很严重,慈禧太后感觉自己可能没多少日子了,就强撑着病体下了道懿旨:“
2024-12-15 17:38:00
...地位这个悬案至今仍被众多民众津津乐道广为流传。在对光绪皇帝离世之谜的深度探究报告中专家揭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的去世与中毒紧密相关。进一步的尸体现象分析证实光绪帝的确遭受了急
2024-06-23 20:0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