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9: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嘉靖 明朝官僚越到后期越无节操,而这一转变的关键点就是嘉靖大礼议事件。在大礼议初期,文官还算一致,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以陈洸案为转折,嘉靖开始向文官集团渗透,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终嘉靖获胜,彻底掌控朝廷,听嘉靖话的人飞黄腾达,道德败坏的陈洸成了名臣。那么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一、陈洸的品性 陈洸,是广东人,生于1478年。今天流传着一则故事,可以充分体现陈洸的秉性。明代科举先要在省城进行乡试,然后入京进行会试、殿试。陈洸是广东潮汕人,据说在上京路上遇到了一个陈姓书生也要入京,二人遂结伴同行,但路上陈书生病重,死前告诉陈洸,自己是要进紫禁城找宫内当娘娘的姐姐认亲的,但福薄无缘,只好将这桩富贵送给陈洸。随后陈洸进京,通过关系进入宫内。武宗皇帝就让一群女人同一装扮走出来,让陈洸找。陈洸自然不认识,只得用潮汕话讲阿姐你的头钗要掉了。一个宫女下意识地去扶头钗,然后陈洸就对着这个人叩头大喊娘娘千岁。这个人实际是武宗皇后。武宗皇后连称国舅免礼。但后来,陈洸将详情告诉了皇后,皇后顾念同乡中人,也就默认了这一事实。而武宗也急于培养自己的势力,也默认了他的国舅身份。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武宗皇后夏氏 这个故事,存在诸多错漏之处。首先,陈洸是科举正途出身,武宗朝1511年中进士,后被授予户科给事中,不久升为吏科给事中。他还曾担任中央督察组组长,赴湖广巡查地方官员政绩,和内宫根本就无瓜葛。其次,武宗的皇后是夏氏,不是陈氏,世宗的皇后才是陈氏。但这个故事在明代流传甚广,甚至传为美谈,以展现陈洸的智慧和机变。陈洸被称为潮汕三杰、嘉靖紫光阁名臣。但历史上的陈洸可是十足的小人,他十分机灵,在大礼议事件中左右横跳,朝臣势大,就跟从首辅反皇帝;皇帝和朝臣斗争陷入白热化状态,自己就丁忧回家,躲过了大礼议最激烈的时刻;皇帝强势后,陈洸又是第一个倒向皇帝的文官,毫无节操可言,但最后却成为名臣,不禁让人唏嘘。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明代朝臣二、初期反对追封明武宗1521年去世,无子,首辅杨廷和秉持儒家继位原则,经孝宗皇后、武宗亲母张太后同意,拥立了血缘最近的宪宗孙子、孝宗侄子、孝宗亲弟兴王之子朱厚熜为新君。但朱厚熜上台后,展现了巨大的叛逆,坚决不认孝宗当爹,反而坚持追封亲爹兴王为帝,此即大礼议。围绕是不是认孝宗当爹,能不能封兴王为帝,以杨廷和为首的文官和嘉靖帝就此对立。今天认为大礼议不过是表象,真正的矛盾点在于是皇帝听文臣的,还是文臣听皇帝的,关键还是权力之争。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明孝宗 大礼议初期,杨廷和占尽优势。杨廷和在1512年就成为首辅,已经当了10年首辅,门生党羽遍及满朝。在武宗去世、朱厚熜未入朝的38天空白期里,就由杨廷和摄政,他堪称无冕之皇。在他监国的38天里,计除佞臣江彬,尽废武宗苛政,由此博得天下美名。再加上他拥立新帝,所以嘉靖初期,杨廷和的权威丝毫不亚于后代的张居正。在杨廷和强势的时候,陈洸仍为吏科给事中,而他也在反对嘉靖追封生父的奏疏中署了名。三、小人行径 陈洸也反对追封,这属于文官集团的政治正确,但他的名字混杂在诸多官僚之中,不易被嘉靖察觉。此后杨廷和和嘉靖的矛盾愈发激烈,在胜负未知的情况下,陈洸居然躲过了大礼议最激烈的阶段。原来陈洸当官后曾回到老家,但为祸乡里。在当吏科给事中的时候,还弄倒了潮阳县令宋元翰。按照《潮阳县志》记载,宋元翰可是好官,1516年土匪围攻潮州,就是宋元翰招募乡勇,主动攻打并大败土匪,解决了潮州一大祸害。恰逢被陈洸祸害的百姓上访至北京,宋元翰揭露陈洸罪行的《辩冤录》也在士林中流传开来,一时间陈洸在北京的名声臭不可闻。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抓捕官僚 当时的吏部尚书乔宇和侍郎夏良胜就让他“奉使回籍居二年”。就在陈洸离开后,很快就发生了嘉靖三年(1524年)左顺门血案。这是文官和嘉靖斗争最激烈的一次。当时反对嘉靖的文官们200余人集体跪在左顺门哭喊,嘉靖帝果断派锦衣卫动手杖责,锦衣卫如狼似虎暴打文官集团,其中17人被打死,134人被逮捕,86人回家禁足戴罪。文官和皇帝的斗争演化为流血冲突,而陈洸却因为在家闲居,完全躲过了此事。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廷杖左顺门事件后,皇帝占尽优势,陈洸为了复出重回北京,居然成了第一个跳出来主动迎合皇帝的人。陈洸和张璁、桂萼这种从一开始就支持皇帝的死忠不同,陈洸属于完全的投机者,比张璁等人更加无耻,哪边风大就往哪边跑,不愿承担任何政治风险,是十足的官场投机家。四、陈洸案发左顺门事件后,陈洸给嘉靖上书,大赞张璁等人议礼议的好,反对议礼的人则是结为朋党的小人,违背天理良心。“主事张璁等危言论礼,出于天理人心之正,而当道者目为逢君,曲肆排诅,且群结朋党,必欲陛下与为人后之仪”。在奏疏中他还点了吏部主官乔宇和夏良胜的名,说他俩就是反对议礼的后台之一,他俩大肆提拔反对议礼的官员,党同伐异。这封奏疏,态度很明显,就是迎合嘉靖,支持张璁,顺便报复吏部主官。而且陈洸上书的官衔很有趣,用的是吏科给事中的名义。《世宗实录》载,此刻陈洸“复命,在道,已闻升湖广佥事,犹以旧衔上疏”。这个说法很有趣,陈洸离京不是被革职,而是“奉使”,也就是带着任务回家的,两年期满,但吏部的主官乔宇和夏良胜考虑到陈洸名声太臭,就给他提拔为正五品湖广佥事,让他去武汉待着。别看吏科给事中是正七品,从正七品到正五品这是升级了,但这是明升暗降。吏科给事中,在北京,官小权大,不仅是清贵官还有实权,能封驳吏部对官吏的升降,而地方的佥事则毫无实权,所以陈洸非常想留在北京,因此他给嘉靖的上书仍用给事中的官职。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明代朝廷 陈洸上书的目的太过明显,所以遭到了反议礼派的集中攻击。左顺门事件后,陈洸成了众矢之的,嘉靖帝的压力瞬间轻松。吏部侍郎何孟春弹劾陈洸已有新官职,却用旧职上疏,是不合礼仪,“洸已外补,犹冒旧衔,假以建言,紊乱国典,宜行究问,以绝他觊”。世宗于是下旨,有司一同“究问”,由此掀起了陈洸案。五、堪称奇案 陈洸案由吏部、礼部合审,审问点有二。第一,陈洸在乡恶行;第二,陈洸有现职却用旧职上疏,如此无礼,如何定罪。关于陈洸为恶之事,十分简单,找几个乡民一问便知。第二个问题那就更简单了,陈洸确实有错,但这个错误可大可小,就看如何定罪了。而两部是要“痛惩”的,因为两部是反对嘉靖议礼的主要阵地,为了防止别人学陈洸倒向皇帝,所以要果断扼杀住投机之风。

陈洸是谁,他的案件为何成了嘉靖渗透文官的契机

跪门同样,在皇帝看来,现在的问题不在于陈洸的罪行,而在于陈洸的政治态度。所以陈洸的罪行全被皇帝原谅,嘉靖就是要千金买马骨,让更多的官僚倒向自己。由此嘉靖屡屡干涉司法公正。关于陈洸案的审判过程,没有官方文档记录,明末朱国祯根据残存史料编写了《皇明大事记》,在“陈洸”节中,对陈洸案只有只言片语。只知道嘉靖四年(1525年)有人奏请皇帝嘉奖陈洸。“奖掖先任给事中陈洸”,而“上从之”。看来,陈洸在两部合审中应该是全身而退,毫无损伤。此后陈洸官运亨通,升级为黄门侍郎,嘉靖亲赐“黄门第”的府邸匾额。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4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文官集团与袁璘案:权力与私欲的交织
...劝忠贞之气。(《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三》)而礼科都给事中涂旦也在同日上言,称丁哲“罪在可宥”。当年12月21日,孝宗被迫低头,下诏大赦天下,同时授徐圭为浙江桐乡县县丞。(弘治
2023-11-26 15:35:00
...时,马顺站了出来,呵斥众人退出内宫,不然格杀勿论。给事中王竑此时被彻底激怒了,他一把站起,扯着马顺的头发,嘶喊道“你们这些王振的走狗,论罪当诛,现在还敢如此嚣张?”说完还一把
2023-03-15 16:00:00
明朝文官集团的势力到底有多大
...意图)2、明朝的言官制度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设立六科给事中,这是一个负责“谏言、监察”的官职,针对六部。《明史》记载: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制敕宣
2024-10-07 12:25:00
王振为何要陷害于谦入狱
...事务都需要走非常繁琐的流程。内阁、司礼监、通政司、给事中等部门反复审核,然后才能把政令下发出去。王振在这些环节中主要掌握的是司礼监和通政司,内阁都没有完全掌控,给事中更不在他
2023-05-14 11:51:00
明朝“大礼议”之争,是嘉靖与文官集团的深层次权力博弈
...王为皇考。于是嘉靖下令更多的官员参与议论,可没曾想给事中张翀等三十二人,御史郑本公等三十一人,以及邹守益等也都据理力争。在这些大臣中,邹守益是王阳明的大弟子,唐皋是前朝状元,
2023-01-11 23:31:00
揭秘1449年明朝午门血案
...呵斥文官,于是积压在文官们心中的怒火被点燃了,户科给事中王竑直接上前拿着自己手中的玉板猛砸马顺的头,并恶狠狠地将马顺脸上的肉给咬下来一块,众文官一拥而上对着马顺就是一顿拳打脚
2024-02-26 05:50:00
钱太后与朱祁镇合葬之事,为何会让朱见深与内阁产生冲突?
...们,于是朝臣联合起来给钱太后讨公道。先是詹事柯潜、给事中魏元上疏进谏,然后礼部尚书姚夔带领四百七十名大臣上疏,要求让明英宗夫妇合葬。这件事的规模闹得越来越大,不仅使得朝野动荡
2023-05-15 20:59:00
文官不爱钱,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腐研讨会
...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刚调入京师任户科给事中不到一年的韩一良为报君王知遇之恩,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于崇祯元年十一月上《劝廉惩贪疏》(文尾附录原文),大胆揭露遍及官
2024-12-09 08:33:00
明朝文官中的军事三杰:王阳明、王骥、王越的传奇人生
...壮,又精于骑射,有志于从军,因此中举后被分配为兵科给事中,而后就一直与军队和军事问题打交道,到明宣宗时期已经成为了兵部尚书,业务能力纯熟。不过在永年到宣宗时期,王骥都只是管军
2024-03-29 03: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观高清影像 探秘应县木塔木构奇迹
郭苑甫 摄“应县木塔——千年木构的奇迹与回响”展于9月21日在山西博物院开展,130余幅高清影像,系统梳理应县木塔的建筑遗存
2025-09-22 07:2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