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金庸小说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享金庸早年轶事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3-14 10:33:00 来源:财经风云

半个多世纪以来,金庸的武侠小说被改编成多部影视剧,影响力巨大。他本人也以编剧、导演、影评人的身份活跃在影坛,推动香港电影产业的发展。

3月10日,金庸诞辰99周年之际,“光影江湖—金庸电影宇宙”大师影展在上海电影博物馆揭幕。由香港特区政府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驻沪办)与上海电影博物馆合办的此次影展,精选了八部电影向金庸致敬。

即日起至3月19日,展映将在上海百丽宫影城(长宁来福士店)和上海大光明电影院各放映一轮。八部影片包括金庸担任编剧、导演的电影作品和金庸小说改编电影的代表作,时间跨度达四十年,体现出香港电影各个发展阶段的面貌。

参展影片包括难得一见的金庸首次担任编剧的作品《绝代佳人》,与胡小峰联合执导的越剧电影《王老虎抢亲》,开金庸小说影视改编先河、胡鹏执导的《射雕英雄传》系列,邵氏电影出品、张彻执导的《射雕英雄传》,楚原执导的《倚天屠龙记》,“新武侠电影”代表作之一、许鞍华执导的《书剑恩仇录》,还有今天观众较为熟悉的《笑傲江湖》系列和《鹿鼎记》。

金庸小说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享金庸早年轶事

武侠片并不是当下电影市场的主流类型,未来它有可能回归吗?学者石川认为,功夫片、武侠片是中国电影贡献给世界的独特类型,而金庸的小说为这种类型的延续提供了题材支撑,他的作品常拍常新,每一次都能捧红一批新人:“电影有自己的规律和类型的轮替。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题材,过几年还可能会回来,当李连杰、甄子丹之后出现新的武打明星,就能成为新的契机,令金庸小说改编电影继续延续下去。”

拥有多个分身的影评人

金庸影展开幕式的映后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王yu平分享了金庸早年的几桩轶事,可以窥见他对电影艺术的痴迷。1948年,金庸从上海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刚到香港的时候,他在一份报社内刊上向同仁这样介绍自己:“平生除看电影外无嗜好。”1950年,他着手翻译苏联电影导演普多夫金的文章,自1951年开始,金庸在《新晚报》担任副刊编辑时,以一个女性化的笔名姚馥兰(yourfriend英译)撰写影评,开辟专栏“馥兰影话”,据称是为了冲淡副刊过重的男性氛围。

王yu平提到,金庸写影评也很有报人特点,注重互动和通俗化,每过一阵换一个笔名,认为办报要越生动越好,时时刻刻吸引读者眼球。姚馥兰之外,金庸以林子畅、萧子嘉、姚嘉衣等笔名撰写不同风格的影评,并为每个笔名创造相应“人设”。

比如姚馥兰的影评比较亲切,林子畅的风格就比较率直,萧子嘉为了配合《大公报》的左派特征,比较一本正经:“非常重视苏联电影,注意讨论影片当中的阶级成分,虽然他很喜欢看美国电影,但是作为影评人,他对美国电影多以批判视角。”王yu平介绍,而“姚嘉衣”则被金庸塑造成一个在电影圈非常活跃、知晓很多圈内秘辛的形象。

在1953年到1959年之间,金庸以笔名林欢为长城电影公司撰写了多个剧本。其中就包括此次展映的开幕影片,由夏梦、平凡、乐蒂主演的《绝代佳人》,影片以战国时期信陵君窃符救赵的事件为蓝本创作。金庸以萧子嘉为名给《绝代佳人》写了两篇影评,其中一篇分析影片的主题是反战与和平,还点评了几位演员的表演,谈到饰演信陵君的平凡,评价其演得较淡:“对如姬有情而情不深,对魏国有情而情不烈。”对饰演魏王的姜明则是赞许有加,并称赞夏梦的表演有很大进步。

金庸小说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享金庸早年轶事

值得一提的是,《绝代佳人》置景出自中国著名美术片导演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之手,影片中的建筑与《大闹天宫》里的造型设计有诸多相似之处。从《绝代佳人》几位主人公的塑造上,也能看到此后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影子。一如《绝代佳人》,金庸的小说也多以中国历史故事为背景。在石川看来,金庸的小说和电影在无形之中将当时的香港与内地连接起来:“里面的中国人的做派、衣食住行,提供了一种中国的想象和记忆,对于维系华人对国家和文化的身份认同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从小说家到电影人

1955年起,金庸的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大受欢迎,至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共创作了15部风靡华人世界的作品。这些作品被大量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几代人共同的记忆。金庸本人对他的武侠小说的影视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澳门出版人许礼平在《旧日风云》中谈到,五十年代末,时任zhong共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吴南生召集金庸、夏梦等香港电影文化界人士座谈。金庸在会上提出,能否将武侠小说拍成电影,当时有人对这一提议有所责难,认为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上不了台面,但吴南生表示武侠小说可以影视化。随后以粤语武侠片闻名的峨嵋影片公司在这一契机下应运而生。

金庸小说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享金庸早年轶事

此次影展展映影片就有1958年峨嵋影片公司出品的《射雕英雄传》,这也是金庸小说首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在峨嵋影片公司成立三周年之际,金庸还写了一篇文章谈到他对武侠片的期望,希望要健康化、有民族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出品了多部金庸武侠电影,著名导演张彻、楚原分别拍摄了《射雕英雄传》和《倚天屠龙记》,这一阶段的金庸武侠电影拥有较为精良的制作条件,演员也更年轻,比如《倚天屠龙记》由尔冬升饰演张无忌,为影片注入青春气息。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电影进入个人化和风格化时期,电影人不再忠于原著,而是另辟蹊径,自由挥洒创意。这一阶段作品中许鞍华执导的《书剑恩仇录》,胡金铨、徐克、程小东、李惠民等执导的《笑傲江湖》,王晶执导的《鹿鼎记》将在此次影展中放映,影片风格各异,展现出导演的艺术追求和这一时期百花齐放的香港电影创作风貌。与此同时,金庸小说也在这一阶段被改编成大量电视剧,每一部剧集都家喻户晓。

金庸小说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享金庸早年轶事

金庸小说改编成多部影视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分享金庸早年轶事

半个多世纪以来,金庸小说是影视改编的富矿,浓烈的文化气息和深刻的民族精神影响了一代代读者和观众。影评人、学者毛尖回忆,金庸小说几乎伴随了她的整个青春期,价值观、理想和爱情都与金庸小说有关:“金庸的小说里有爱情的部分、有武侠的打斗,同时满足了我们对神话和童话的渴望。”学者周立民认为在金庸小说的“侠”之精神里,充满着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不论是有头有脸的帮主、掌门,还是籍籍无名的草莽之士,行走江湖都要讲武林规矩、江湖道义……尽管绝对公平和正义的世界,是人类多少年的梦想,却很难有一个现实的社会能绝对做到,金庸用他的小说做到了。”

香港驻沪办主任蔡亮表示,此次影展是向金庸致敬,也希望以金庸的电影为媒介推广香港流行文化,希望香港的电影和文化未来能取得更好发展。她介绍,电影一直是香港文化发展中重要的行业和媒介,2005年至今,香港特区政府投入超过15亿港元电影发展基金,用于人才培训、电影制作、市场发行等。去年11月,特区政府颁布两项政策,助推香港电影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并扶持线上创作能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4 14: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庸武侠世界》定档,铁血丹心来袭,播出时间,非常友好
...内地编剧和导演,拿到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的时候,改编影视剧作品的时候,也没有这种“雅望”——因为大家就处于中原文化圈当中。处于一种文化当中,很难把一种文化形成更为高级的影视剧作
2024-06-12 14:24:00
金庸百年,今天的你还看武侠吗
...代入主角,慢慢变成代入小人物。有一天,解读了十几年金庸小说的六神磊磊,在给上幼儿园的女儿做手工,忽然就想起了乔峰的父亲乔三槐,给小时候的乔峰削木头小老虎,“觉得自己好像乔三槐
2024-03-18 10:42:00
“每个人都有一个‘武侠梦’”
...同探讨金庸文学成就及其对中华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金庸小说以及衍生的影视剧和音乐等,是全球华人共同的‘语言’,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精髓,跨越国界,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不同民族
2024-08-03 03:26:00
...六神磊磊则感慨,“(年少时)曾经没有一个人支持我看金庸小说”,然而,后来他以推广和解读金庸小说为志业,并获得巨大成功。金庸生前曾喜欢被人称为“师兄”,他以自身的“侠义”之梦,
2024-03-13 06:21:00
江湖只在旧梦中
...界。从“小说热”到“荧屏热”,金庸作品又独占鳌头。金庸小说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搬上了荧幕,迄今为止,每一部小说都有被改编的历史,不少故事甚至多达五六个版本。其中,被改编相对
2024-07-08 19:44:00
...以及肇始20世纪80年代的“金庸热”,在课堂上偷偷翻阅金庸小说,准点守在电视机前收看金庸武侠剧,甚至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废寝忘食地阅读……那是国人一代又一代的集体回忆。“有华人
2024-03-31 04:00:00
从好读的金庸,到好看的金庸
...。与此同时,他们又大都会补充说明:‘看过’某部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这意味着:在今天评价《铁血丹心》,可以更多依照影像逻辑,而非仅仅是文本逻辑。每次改编,都是对金庸的激
2024-06-28 16:50:00
年轻人爱金庸,爱的是有人味的江湖
...度上增加了观赏性,但也与原著的核心情感渐行渐远。”影视剧之外,游戏也正在成为90后和00后了解金庸武侠世界和人物角色的另一维度。本来,从武侠文化的传播载体来看,游戏是实现“人
2024-03-11 15:28:00
...受采访时说道:“以往对金庸先生的了解仅停留在小说和影视剧中,此次实地走进先生故里,在感受嘉兴历史文化底蕴中能更好地感悟其作品中呈现的‘侠之大者’。”一边走一边看一边采访,大家
2024-03-21 07:19: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一个濒危剧种、一个基层民营院团,10年5次登上国家大剧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8日晚,台州乱弹新晋梅花奖得主鲍陈热领衔主演的《我的台州乱弹——经典折子戏专场》
2025-09-09 19:32:00
“00后”女孩从殡葬业转行当艺人助理:不建议盲目追星,滤镜会破碎
大皖新闻讯 从殡葬业转行当艺人助理,“00后”女孩阿湘(化名)用10个多月的时间解锁了自己的“重启人生”剧本。而她转行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故事
2025-09-09 17:11:00
【文化进万家】“魅力海伦 艺彩飞扬”海伦路街道老年大学秋季班开学啦!
大众网记者 刘雅萍 青岛报道金秋送爽,丹桂飘香。近日,海伦路街道老年大学迎来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季。备受辖区老年朋友喜爱的舞蹈班
2025-09-09 17:48:00
江阴云亭街道:书香启新程 阅读伴成长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魏静 □蒋黎明周蕙)书香浸润童年,阅读点亮梦想。新学期伊始,江苏省江阴市云亭街道云上书屋特别策划“新学期逐梦新程 扬帆起航”主题活动
2025-09-09 16:38:00
十堰市郧西县红色文化润“廉”花开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通讯员 徐光意)九十载星河映征程,三千里山河传薪火。为纪念红25军长征胜利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2025-09-09 16:19:00
“我已观影,感觉良好!”近日,于9月5日上映的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窗外是蓝星》引起了热烈反响,上映两天时间影片总票房就已突破1000万
2025-09-09 15:48:00
八大平台联手、六大赛区开唱,《声鸣远扬2025》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8日,歌唱人才选拔类节目《声鸣远扬2025》启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台)党委书记
2025-09-09 13:30:00
温暖迎新!武昌理工学院为“生日新生”拍摄专属写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黎、李安玲)9月6日至7日,武昌理工学院2025级新生报到工作温馨启动。今年
2025-09-09 12:09:00
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幼儿园:萌娃初入园 温情伴成长
鲁网9月9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满慧)为帮助孩子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近日,淄博市淄川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萌娃初入园 温情伴成长”趣味活动
2025-09-09 11:32:00
大众网记者 孙建峰 通讯员 魏婧怡 烟台报道近日,莱州市三山岛街道天王庙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掌声阵阵,一场融合传统戏曲与移风易俗理念的吕剧表演活动热闹上演
2025-09-09 10:15:00
凯丽激动泪洒现场上热搜 哽咽感言
9月3日,备受观众喜爱的著名演员凯丽受邀在现场观礼。她发布视频感慨万千,激动哽咽泪洒现场,骄傲自豪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一句“作为中国人太幸运”瞬间冲上各大平台热搜
2025-09-09 08:50:00
江苏南京:越韵流芳 景中生“戏”
最时尚的沉浸式演出“邂逅”最美好的景致,文商旅融出新活力——越韵流芳 景中生“戏”□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鲁舒婷李子俊通讯员李鑫芳“这真是一个浪漫的夜晚
2025-09-09 08:48: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彪 通讯员六公宣 8月29日晚,六合龙池湖畔雨花馆的音乐节现场,一段广播警报突然响起,沉浸于旋律中的上百名观众不曾预料
2025-09-09 07:42:00
赣超赛场成红色精神“共鸣场”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9月7日晚,“名场面”再现!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万人同唱《映山红》的歌声穿破夜幕
2025-09-09 06:59:00
一餐一饭,如何成为跨文化的“柔软对话”?
《中餐厅·非洲创业季》收官之际,合伙人们围坐在丹吉尔古城的餐厅露台,分享着这段旅程中的笑与泪……这一刻,很多观众也跟着湿了眼眶
2025-09-08 14: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