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赵光义对大哥的皇后如此凉薄寡情,那么对大哥的儿子们,又是如何呢?
赵匡胤一共有四个儿子,其中老大和老三早早地就死了,只剩下老二赵德昭和老四赵德芳。
老二赵德昭,是赵匡胤和结发妻子贺氏生的儿子,宋太祖驾崩前,已官职类似宰相之位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赵光义即位以后,他改任京兆尹等职位,封武功郡王。
和宋皇后善终不同的是,赵德昭则是死于非命。
赵德昭是一个喜怒哀乐不假于色的人,不管多大的事情,别人从他的表情里面看不出什么端倪。
赵德昭的死,和他随赵光义攻打幽州失利有关,当然失利不是赵德昭的责任,而是赵光义的责任。
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20万宋军攻打北汉,宋太宗赵光义御驾亲征,赵德昭自然也随军而动。
小小的北汉面对强大的宋军,当然不是对手,很快就被灭了。说是快,但也有5个月的时间,打了胜仗的宋军虽然士气依然高昂,但身体却是很疲惫,需要的是班师回朝休整。
但赵光义第一次御驾亲征就取得了这样的大胜,当然是非常开心了。人一得意,自信心就容易爆,也就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
赵光义不是让宋军回去休养生息,而是准备携灭亡北汉之势,率军北上,一举拿下让宋朝魂牵梦萦的燕云十六州,成就不世之大业,也顺便让那些怀疑自己得位不正的人们闭嘴。
但那些跟随赵匡胤起来的老将们都知道这个时候,以疲惫之师去攻打以逸待劳的辽军,是根本不行的,反对出兵燕云十六州。
但不懂军事的赵光义根本不听,执意要打,一看我们不是把北汉都干掉了吗?打燕云十六州怕啥?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宋军在攻打幽州时,吃了瘪。在高梁河(今北京紫竹院公园附近)之战中,10万宋军被辽国名将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率领的9000铁骑打得落花流水,宋太宗赵光义也在混战中腿上中了两箭,不能骑马的赵光义,乘驴车自己先逃跑了。
军心大乱的宋军,因为找不到皇帝赵光义,就有人商量着想立赵德昭为皇帝。当然这事没成,如果成了那可是又一出黄袍加身的好戏。
这事后来还是被赵光义知道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而赵德昭也有点惶惶然,毕竟这可是篡位嫌疑啊,虽然不是自己做的,但主角是自己啊。
宋军逃回来以后,赵光义一方面要养伤,另一方面心里更不痛快。本来是打了个大胜仗,结果却败兴而归,损兵折将不说,自己也差一点没命,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因此呢,好长时间里,他都不提为官兵封赏的事情,虽然攻打燕云十六州失败了,但灭北汉赢了啊,自然是要奖励的。
但大家伙都不敢说,怕触赵光义的霉头。
这个时候,赵德昭站出来了。他找了宋太宗说,那个灭北汉,咱是不是该给大家封赏了?
一听这个话题,赵光义气不打一处来,对赵德昭说了几句重话。那意思就是,赏?可以啊,等你当了皇帝再说吧!
看看,赵光义这是在记恨那个打败仗的时候有人谋立赵德昭当皇帝的事情呢。
前面说了,赵德昭是个喜怒不显于表明的人,挨了叔叔皇帝赵光义的训斥后,一声不吭地回了家即拔剑自刎,死了,享年28岁。
听到赵德昭居然因此自杀了,又惊诧又后悔的赵光义,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着说:“痴儿何必这样呢?”
唉,早知现在,何必当初说那么重的话呢?
从赵德昭之死,应该说赵光义并没有杀他的意思,只不过是心里有气说话重了,赵德昭自己想不开自杀了而已。
至于是不是赵光义借此事逼赵德昭自杀,这个需要历史学家们研究了,当然赵光义自己心里最明白。
后来,赵光义也死于箭伤复发,一出幽州之战,要了两个赵家人的命。
最后说说老四赵德芳的人生大结局
在我们所熟悉的《杨家将》等剧作里面,那个八贤王的形象,原型就是赵德芳。
按照史书记载,赵德芳的死,看起来很简单,只有“寝疾薨”三个字,也是就是说睡觉的时候发急病,不治身亡,才不过22岁,和其哥哥赵德昭之死也就相隔一年多。
赵德芳突然死去之后,宋太宗赵光义废朝五日,亲自前往赵德芳府上哭祭。
由于历史上一直对赵匡胤之死的原因持怀疑态度,所以,在如何对待赵匡胤妻儿的问题上,赵光义应该是一直小心行事的,明面上是找不到任何刻意谋害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的证据。
那些野史上阴谋论之说,都没有证据支撑,当茶余饭后的谈资看看就行。
当然,赵光义在对待宋皇后死后的待遇上,确实让人看不下去,也是赵光义的人生污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9 15: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