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5 09:0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系统文字,按照文字演化规律,甲骨文之前必然还有初熟文字、原始文字。乃至,由于甲骨文是一种特殊的与鬼神的契约,商人只是刻在骨头上与鬼神沟通,因此甲骨文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可能已有成熟文字,只是文字可能书写在简牍上。总之,甲骨文绝非中国文字之始,亦未必是中国文字成熟之始。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过去百年,中国考古发现了很多史前“刻符”,比如距今万年的彭头山刻符、距今7300余年的已有630个符号的双墩刻符、还有可以连字成句的距今5000多年的庄桥坟刻符、以及数量极大的骨刻文等等。但这些刻符是不是文字,在学术界还有一些的争议。

虽然笔者认为上述这些刻符已具文字特征,属于文字,但既然还存在争议,那么姑且暂时不论。然而,上世纪在山东发现的一种文字,距今已有5000年,被公认为是文字,还被写入了历史教科书。也就是说,中国至少已有5000年文字史,不比苏美尔、古埃及的文字史差。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1957年,在山东日照吕县陵阳河南岸,因为洪水爆发的缘故,一些石器、陶器被冲刷了出来,由此让一个重要的史前遗址露出一角。

随后数十年,山东对“陵阳河遗址”进行了考古挖掘,确认其始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距今5000余年,之后横跨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周代文化。

关于该遗址,其中三点尤其值得重视:首先是出土了成套酿酒工具,反映中国5000年前已掌握谷物酿酒的技术;其次是贫富分化严重,有些墓中随葬品多达206件,器多质优,有些墓中仅数件,器少质次;第三是文字,发现了比甲骨文早上千年的文字。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陵阳河遗址的文字,主要被刻在大口尊上,一共发现20余个单字。所谓“大口尊”,形状像一枚大炮弹,重达几十斤,呈尖底或圜底状,因此无法直立摆放,显然不是日常生活用具,大概率是一种礼器。

其中,大口尊上的“日月山”(或解释为“日火山”、“日鸟山”、“日云山”等不同文字的合体)形字符最为特殊,因为从日照莒县、到山东诸城、再到安徽亳州、江苏南京常州等地皆有发现,说明该字符具有特别的意义。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对于大口尊上的这一符号,学者解释不尽相同。古文字学家于省吾解释认为是由日、云、山组成,早晨云气承托着太阳,出在山上,形容早晨旦明景象,释为“旦”。文字学家唐兰认为是“炅”的繁体字。历史学家田昌五认为是一个氏族部落的标志。

陵阳河遗址大口尊上的这一符号发现者苏兆庆认为:符号描写的是五千年前春分秋分那天,太阳从莒地寺崮山上升起的景观。

除了“日月山”字符之外,其他符号如今解释也存在争议。其中,下图第三排第四个符号,好像横写的阿拉伯字7,如今多数文字学家认为这就是斤的初文。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总之,尽管如今还不知道这些字符背后的真正含义,但古文字专家、历史学家的共识是“大口尊上的原始符号为原始文字”,将中国文字史前推了一千多年。

根据史书记载,黄帝时代仓颉创造文字,而黄帝与陵阳河遗址所处时代大致相同。先秦《世本》记载“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说明涿鹿在徐州一带,而徐州与日照相去不远。可见,史书上的仓颉造字并非虚构,应有真实的历史背景。

前些年,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文字,入选我国中学七年级历史课本,被七年级《中国历史》课本上册刊登,并确定为原始文字。

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是什么,被写入历史教科书

综上可见,仅以大口尊陶文字符来看,中国就有5000年的文字史,就历史悠久度而言,并不逊色于楔形文字、古埃及文。

其实,“大口尊上的原始符号为原始文字”属于上个世纪的结论,最近几十年来,考古又有一些新发现,基本已经证实中国至少具有5500年文字史,更是超越两河与古埃及。

当然,中国发现的史前文字数量较少,相比之下楔形文字与古埃及文不仅量大,而且出道即成熟、出道即巅峰,数千年几无变化,这种犹如神话一般的文字,中国文字还比不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16: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自创科普书 “玩”转甲骨文(了不起的甲骨文)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孙梦圆:自创科普书 “玩”转甲骨文(了不起的甲骨文)《原来甲骨文这么有趣》内页。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李林 杨之甜甲骨文,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但人们能
2024-04-24 06:19:00
东汉学者写了一本字典,为啥就被尊为圣人?扒一扒汉字发展史!
...现,我们能找到的最早的‘完善文字体系’,就是商朝的甲骨文。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到了商朝的时候,商朝人已经创造出了四千多个甲骨文文字。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文字体系,就已经基
2024-02-28 20:24:00
...坚定理想信念,做好红色传人。走进王懿荣纪念馆,探访甲骨文化。党员们学习了甲骨文发现和研究的过程,感受“活起来”的甲骨文字,全面、深入地领略了璀璨的甲骨文化,直观、清晰地了解了
2024-09-29 10:44:00
“求求你别教孩子识字了!”妈妈的回怼,被建议写进教科书
...孩子的想象力。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传承了上千年,从甲骨文到如今的汉字,都是人们智慧的结晶,而孩子0-6岁正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而识字刚好又能够起到训练大脑的作用。这个理论并
2024-08-02 17:21:00
外国学者为何说夏朝不存在
...点很简单,记载历史和文化的竹简木简难以保存几千年,甲骨文是算卦问天的,本身就不是记载历史的。夏朝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古代王朝,曾被定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按照《竹
2023-05-05 10:52:00
晋国的起源与变迁:从唐叔虞到晋文侯的崛起
...地,襄汾县境内则有著名的陶寺遗址。陶寺遗址“晋”的甲骨文为“两箭簇插入箭匣”之形,《集韵》:“晋,子贱切,音箭。”古时晋、箭的发音是一样的,两者渊源颇深。本义跟“习射”有关,
2024-01-30 21:42:00
山东出土远古文字,比甲骨文早1000年
要说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呢?不少人认为是甲骨文,但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其实这还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文字在历史上都是慢慢发展的,而甲骨文是突然被大规模发现的,而且甲骨文已经是非常
2024-06-21 20:14:00
介绍甲骨文的历史字形以及意义
甲骨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古代文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的河南省和安徽省一带的中原地区,用于记录各种仪式、祭祀、战争、生产
2023-05-12 10:22:00
...公众认知——三星堆神树与《山海经》神话的呼应,殷墟甲骨文对商代社会的解码,让历史从教科书中的扁平文字变为立体可感的“文明巡礼”。博物馆不再只是“玻璃柜+解说牌”的传统空间:杭
2025-03-14 12: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