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家乡蜜薯甜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01 04:41: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家乡蜜薯甜

蜜薯者,红薯也!叫蜜薯不叫红薯,说明它品质上已经有了新的跨越。其次还因为红薯这种再普通不过的食品,记载着我们一方百姓的沧桑之变。这个沧桑之变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兰考。

在兰考,红薯是载入兰考发展编年史的一种特色食品。早在上世纪60年代,红薯在我们兰考是看家主粮。老百姓有句俗语:“红薯片,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那时候,一年红薯半年粮,也就是说,这半年吃的都是煮红薯,另外半年同样也离不开红薯,红薯片晒干磨成粉,然后用它或做窝窝头,或下粉条当菜,或用红薯粉做成面条。花样不管怎么翻新,一年到头还是红薯。

1963年前后,我在县中学读书,上学需要带干粮,背上一袋子红薯就是一个星期。校方负责为学生把红薯蒸熟。每当下课后,每个学生到大食堂领自己标了记号的蒸熟的红薯网袋,然后配以咸菜辣椒作菜,便是一顿饭。县委书记焦裕禄跟我们一样吃红薯。他儿子焦国庆乃我同窗,课余去过他家,印象最深的,是他家案子上那筐刚刚蒸熟的红薯。国家困难时期,百姓都体谅,国家也不易啊。

1969年深秋的一天晚上,第二天我就要穿上军装当兵走了,没想到故乡最重要的送别礼,还是关于红薯的事:晚上要下红薯粉条,这是件大事。

那时候,一个村子里,没什么手工作坊,唯一一个可以称得上手工作坊的,便是我们几户人家合起来开的下粉条的小粉坊。这可是周围三里五村都羡慕的行当。

下粉前,须先把新红薯洗净晾干,而后切成薄片再打成糊浆状,这都是妇女孩子们干的。最后一关是壮劳力承担,要下粉条。烧开了水,弄一个很大的葫芦漏瓢,让浆状的糊浆从瓢里漏下,一瓢足有七八斤,一边敲打一边漏出长线,长线直接落进烧开的沸水中,三五分钟煮后,捞出来就是长长的红薯成品粉条。晾晒之后,便是商品。一方百姓,这便是“名牌”副食。对于整个工艺来说,最为庄重的环节便是这最后一关,“揣粉面”和“下粉条”。

临参军这天,恰好就是这下粉条的日子。这一天,精壮劳力几乎都要到场,因为这要出大力的。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揣粉面”。那些已经磨好的红薯粉必须搅合均匀,搅合均匀才有高质量的粉条,才能卖出好价钱,也才能赢得好口碑。

几个赤膊上身的汉子,面对一个1米高的大缸挥动胳膊,喊着号子,动作整齐地搅动大缸里百十斤重的红薯面粉。父老们有节奏的号子声,和着粉面搅动的声响,显得神圣而庄严,那情景,很像长江三峡的船工,男子汉的伟大劳动,似乎那一刻得到充分展现。

就这样,我度过了在故乡的最后一个晚上,第二天便穿上军装,告别了父老亲朋。

但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过了50年后,依然离不开红薯话题。如今的兰考,红薯还是那些红薯,土地还是那方土地,而红薯却已经做成了品牌。不同的是,红薯已经不是乡亲们的看家主粮,变成了扬名四海的特色农产品。

从去年开始,老家的乡亲不断地要我回家,说一定要回家看看老家的红薯。开始,企业家出身的好友杨培淦说,回来看看吧,会让你惊喜。我笑了,吃红薯长大,红薯还能不知道,那有什么惊喜的?

直到后来,乡亲们把那些精包装的写着“兰考蜜薯”等特有标志的红薯寄到了北京,我才惊讶这个巨大的变化。

秋色渐浓,正是红薯收获时节,我回家看红薯。

应了豫剧《朝阳沟》那句唱词:“满眼的好风景,看也看不够”。兰考红薯种植渐成气候,沿途放眼望去,碧绿的红薯连片成方,到处都在做红薯文章。让我无法想到的是,小红薯竟然被老乡们做出了大文章。如今的红薯,再也不是过去一年红薯半年粮了,这是真正的地标性特色产品,是驰名全国的特色产品。

县委领导十分热情,说你回家一趟,一定要多看看,他亲自给开了一个必看的名单,比如柳林的现代化新村典范何寨,以做“五农好酱”名扬全国的代庄,还有把兰考泡桐做成乐器誉满全球的音乐小镇等等,这一切都让我这个外出半个世纪的老兵感到惊讶,不过我最想知道的还是红薯。这个在过去当作救命粮的产品,居然能够做成一个超乎想象的特色品牌。

要讲做强做大,在兰考数得着的还是杨培淦的“裕禄情蜜薯”,杨培淦的“兰考蜜薯”干脆以焦裕禄命名,因为焦裕禄在兰考的奋斗,就是为了改变兰考面貌,那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兰考梦啊。杨培淦曾经有多年的经商经验,如今他把主要精力用来经营兰考蜜薯,计划明年种植3000亩以上。为了解决储藏问题,让客户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鲜如初的蜜薯,他开发研制的现代化大型薯窖,可以储藏百万千万斤鲜薯,一个具有更大规模前景更远大的未来就要实现。

杨培淦告诉我,不是所有地方的红薯都能做成品牌的。兰考红薯之所以好,得益于它的区位优势。兰考地处黄河古道的黄金地段,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极富有机质,透水性能好,而红薯最为适宜的生存条件恰恰这里全具备,土太粘或者土层太薄,都长不出兰考这样的红薯。

兰考蜜薯之所以受到广泛赞誉,就是因为它这特殊的地域优势。这种在兰考沙地生产的红薯,不论生吃、烤吃、蒸吃、煮吃都能尽享美味。

兰考蜜薯之所以名气越来越大,是因为这种红薯含微量元素高于其它红薯品种,维生素A、B、C、E等也都优于一般品种,淀粉含量每百克小于16克。它对于美容保健、净化血管、预防三高、延年益寿等都是极佳食品。

去年在北京遇见一个兰考老乡,他告诉我另外一件事,让我颇感惊奇。他说他现在回兰考也开始栽红薯,不过不是为了收获红薯,而是为了要红薯叶。他神秘地说:所有叶子都出口日本啊。他说他在北京认识一个日本商人,称红薯叶子价值要高于红薯,价钱也高,因为科学研究证明,红薯叶子具有软化血管和预防癌症的特殊功效,在日本极受推崇。另外,这个日本人还从本国带来一种种植方法,非常适宜在兰考推广,那就是让红薯深深埋入地下,而后就只长叶子不长红薯,这样可以大量收获红薯叶。按照市场价格,其收入要比红薯高了很多。如此算来,关于红薯的大文章越做思路越开阔。

兰考乡亲是懂得感恩的。焦裕禄毕生致力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兰考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正在朝着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发展。所以,杨培淦给自己的公司也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感恩薯业有限公司,感什么恩?感谢党的恩,感谢焦裕禄那一辈共产党人的恩,也是兰考百姓对焦裕禄那一代人的思念之情。

回到北京以后,与曾经在欧洲做过多个国家大使、现在专门负责中欧地标产品准入的沈如祥大使闲聊,他说,我国向海外出口特别是向欧洲出口的地标产品,足有上百种之多,这些具有地标意义的产品,一旦被中欧双方确认批准,便可以享受免检和大批量输出。我便谈起“兰考蜜薯”这个颇具地标意义的产品,问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种推荐品牌呢?他听后表现出极大兴趣,并且听了我的详细介绍。他提出,适当时候要去兰考考察。

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兰考蜜薯上了欧洲人的餐桌,成为国际知名地标品牌,那我们的兰考蜜薯就不再只是扬名华夏,而是真正走向海外了。

写到这儿,想到豫剧《七品芝麻官》一句著名的唱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我看可以改一改:“当官为民谋幸福,也可回家种红薯”。朋友们,到兰考一起吃红薯,种红薯,卖红薯,怎么样?红薯,如今是兰考百姓的幸福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1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焦桐树高 幸福路长
...最后一道弯,张庄村曾是河南省兰考县最大的风口,也是焦裕禄书记找到防治风沙良策并取得成功的地方。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庄村视察,为张庄村脱贫致富指明了方向。1
2024-01-25 01:23:00
兰考蜜瓜比蜜甜
...纪60年代,面对困扰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花生、大枣,既防风固沙,又适应盐碱地、沙土地特点培育作物、提升经济效益,为兰考留下了“三宝
2023-10-01 09:09:00
...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一懂两爱”科技服务团。在焦裕禄精神的指引下,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富,用科技力量守护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做给农民看在兰考县
2023-04-22 05:34:00
...媒体记者鲁杰 实习生赵文清 通讯员张龙报道 近日,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兰考县气象局现场教学点揭牌仪式举行。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河南焦裕禄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文柏松,市
2024-05-22 02:59:00
增强团队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
...情,10月29日,农行兰考县支行组织该支行青年员工前往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 四面红旗促发展”主题党日活动。 在活动现场,该支行青年员工按照4位旗手
2023-11-03 04:24:00
焦书记的三句话
...产量下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在兰考展览馆,我们重温穆青、冯健、周原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见证一位革命者光辉的一生。面对兰考“
2024-05-23 07:57:00
焦裕禄在兰考的领导艺术
本文转自:开封日报王玉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了475天。其间,他以“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赤诚和“一心为革命,敢与困难争”的奋斗精神,带领全县人民同严重
2023-09-29 02:08:00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焦裕禄女儿焦守云倾情讲述“裕禄讲堂”开进北京宣讲淄博好家风□本报记者 董振霞淄博焦裕禄精神宣讲团在北京设下“专题课堂”,第一堂课是围绕着焦裕禄精神为淄博在京流动
2023-07-30 02:57:00
...,那棵在兰考大地挺立了61年的树,依然苍劲。一大早,焦裕禄烈士纪念园大门前,人流很快就由三三两两变得络绎不绝。从村里相携而来的“老兰考”,从外地专程赶来的大学生,跟着老师排队
2024-04-05 06:2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童视界护眼灯全攻略:以科学之光,护航孩子新学期视力健康
新学期的钟声敲响,孩子们的用眼场景将从户外自由切换至书桌前的专注。课业压力叠加电子屏幕的频繁使用,让视力保护成为家长们心头最牵挂的议题
2025-08-12 19:47:00
NaturElan呐兔复合维生素系列焕新上市:精准定制?科学补给
在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中,营养缺口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细节里。不规律的作息和失衡的饮食结构早已成为普遍困扰,富含天然营养素的蔬菜
2025-08-12 20:08:00
长高奶粉怎么选?营养管理是关键,QQ星奶粉为成长赋能
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长高"始终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身高不仅关乎外在形象,更与骨骼健康、免疫力发展等长期健康指标密切相关
2025-08-12 20:09:00
“土方法”取鱼刺 险被刺破食管
9岁男童吃鱼时,喉咙里卡了根刺,姥姥赶紧让孩子大口吃米饭,想把鱼刺带下去,不料情况更加严重。8月11日,网格员接到求助
2025-08-12 19:59:00
南蟹北卖: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上演南北螃蟹“鲜”活对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佳霖“从8月5号开始,开始有了南方螃蟹,今天早晨拿了130多斤,没一会就卖没了。”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商户姜女士告诉记者
2025-08-12 09:53:00
浙大邵逸夫医院全省率先开展TCAR手术 为高龄患者拆除脖子里的“定时炸弹”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不少中老年人的体检套餐里多了一个项目——颈动脉检查。杭州79岁的金奶奶(化名)就在体检中发现了右侧颈动脉重度狭窄
2025-08-12 07:07:00
十余年头疼靠吃止痛药硬扛,这次终于扛不住了 腰椎穿刺查明病因解病痛
目前,高温天进入了“持续续航”模式。然而,63岁的孙先生却在家裹着棉被发抖。更可怕的是,他在空调房里突发剧烈头痛,医生从他脑脊液中发现了比暑热更危险的“入侵者”
2025-08-12 07:08:00
末伏仪式感 炖一锅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
今年的末伏是8月9日-8月18日,共10天,三伏天至此进入尾声。杭州老话说“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来个金银蹄”。金银蹄,是指腌过的猪蹄(也就是火腿踵)和鲜猪蹄一同炖汤
2025-08-11 08:10:00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在历史回响与社区温情中践行医者使命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引导青年学子铭记历史、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贾瑞、吴奇隆带领抗战烽火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一场跨越历史与现实的红色实践活动
2025-08-11 10:05: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8月11日—8月17日外聘专家一周诊讯
外聘专家一周诊讯名额有限,抓紧约起!注:发布日起即可电话咨询、预约。消化内科专家李福康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任医师擅 长 消化系统疾病如食管炎
2025-08-11 10:48:00
“医术 + 仁心”!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收获患者锦旗
在济南南郊医院耳鼻喉科,一面红彤彤的锦旗,诉说着一段温暖的医患故事。这面写着“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从临沂市平邑县远道而来
2025-08-11 10:48:00
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异域灵感的甜蜜创新
消费日报网讯 全球范围内可可和巧克力市场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特酷®巧之约迪拜巧克力在今年5月举行的2025 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上大放异彩
2025-08-11 11:59:00
跨界融合下的医疗温度: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传媒+心理”服务的人文关怀
在数字化浪潮与传统医疗碰撞的今天,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有限公司先锋路中医诊所打破常规,以“传媒+心理”的跨界融合模式,为心理健康服务注入人文关怀的温度
2025-08-11 13:11:00
西安北大医院崔红主任:精湛医术 守护患者健康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领域,患者最怕的不是疼痛本身,而是无助——找不到合适的医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对许多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来说
2025-08-11 13:11:00
头发越洗越少?脱发的锅该谁背
天热爱出汗,头发秒变“大油田”,要不要洗个头却让不少人犯了难——每次洗头都会一团一团掉头发,岌岌可危的发际线让人实在不忍心下手
2025-08-11 14: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