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0 21: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晚清时期的清政府,因没有国旗吃了几次大亏。

先是英国人用国旗为借口发动“亚罗号”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此后清政府又因没有国旗,在外交过程中的升旗仪式上受尽屈辱。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种种原因下,先是恭亲王奕与曾国藩在1862年制定了中国第一面三角龙旗;随后李鸿章又在1888年的时候,重新制定了四角黄龙旗,从此中国龙旗飘荡在所有清朝对外社交场合,以及所有中国往来船只之上。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当时清政府虽然内忧外患,但依旧还是不少周边小国的“宗主国”,不丹就是当时清朝的藩国之一。不丹跟中国的渊源由来已久。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原本属于吐蕃的一个部落。

十三世纪开始,蒙古铁骑席卷整个东亚大陆,不丹被纳入了元朝的统辖范围内,受元朝宣政院管辖。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随着明朝末年国内动荡四起,逐渐失去了对边境地区的管辖,帕竹派领袖是阿旺·纳姆伽尔在1616年建立起了不丹政权。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不过安稳的日子没过多久,1669年起,不丹就一直陷入了跟西藏格鲁派的战争中,并且还在之后发生了内乱。后来在清政府的调停下,局势才终于稳定,不丹国王接受清政府册封,成为了清政府的藩国。当清朝的五爪黄龙旗制定出来后,不丹也紧随中国步伐,制定出了以中国龙为图标的国旗。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在中国古代,对于龙的形制是有很高要求的。五爪龙代表最高等级,只能由皇室使用,像是龙袍上绣着的龙就是五爪的,亲王、皇子们穿的补服也都是刻着五爪龙。因此不丹国旗上的神龙仅为3爪。

不过到了1910年,英国强迫不丹签下《普那卡条约》,不丹从此开始接受英国的指导“指导”;到了新中国建国那一年,也就是1949年,不丹又被迫与印度签下《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对外关系受到印度的“指导”。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在此种原因下,不丹国内经济发展缓慢,成为了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络的国家,直到1999年网络与有线电视才变成合法产业。不过这并未对不丹国民有太大的影响。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实际上不丹人民很满足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看重的不是GDP,而是GNH,也就是国民幸福指数。估计很多人想不到,不丹位列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第八位,并且是亚洲第一位。

大清灭亡后,哪国依旧沿用大清龙旗

不丹人民非常好客,他们信仰主要受藏传佛教影响,国家内随处可见五彩经幡。由于长期与中国接触,不丹很多习俗都带着中国的影子。如今去到不丹旅游,不仅能够品尝到足够辣的菜肴,连饺子都能吃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0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已经彻底消失?该国家还在用清朝国旗
...有一个国家依然在使用着清朝的国旗。国旗最开始并不是清政府主动设计的,其实,悬挂国旗最早是英国发明的,当年,英国到处抢劫,为了防止别人没有看清是自己的势力,所以特地发明了一个标
2024-06-23 20:07:00
...因为清朝始终没有真正控制不丹。而不丹的国旗之所以是龙旗,一方面是受到清朝国旗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不丹雷神传说的影响。在清朝将青藏高原纳入版图的时候,印度也不断在南亚进行殖民扩张
2024-04-29 21:34:00
韩国国旗竟是这位中国人发明的,卦象是大凶之兆
...为清朝的附属国,又受到了日本的刺激,朝鲜王朝就请求清政府帮助他们设计一面国旗。当时清朝的国旗是龙旗,所以清朝驻日参赞黄遵宪就建议朝鲜也用龙旗,但朝鲜希望自己能有一定的独特性,
2025-05-09 16:08:00
大清龙旗被转手让给英国人,为何会让张伯苓愤怒辞职
...本的北洋舰队覆灭于敌手。甲午战争以后,英国趁机逼迫清政府签订《中英订租威海卫专约》,此时的清政府由于战争失利,威海卫之战后不仅京师告急,威海卫也落入日本手中。三年以后,英国看
2024-06-20 21:03:00
莫迪的话,不丹国王装听不懂,与中方谈判获进展,印度拦也拦不住
...年的中不边境谈判,终于获得了实质性进展,这让中国与不丹(以下简称中不)两国都十分欣喜,然而正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这个消息让印度有些坐不住了。就在几天之前,印度外交秘书在莫迪的
2023-07-17 11:17:00
清末封疆大吏赵尔丰,为何差一步名扬青史
...(Lohitt)上游的一条支流“叶普克河”(Yepuk)边树起清朝国旗龙旗。不过他们仅仅是控制中国西藏地区的边境,并未对中国西藏地区以外的地方提出主权要求。所谓“洛希特河”,
2024-04-08 19:48:00
唯一未与中国建交的亚洲国家,曾向中国称臣千余年,国民非常幸福
...国家,绝大多数都与中国保持着外交关系,唯有南亚小国不丹没有和中国建交,而在中国众多的邻国当中,不丹也是唯一未与我们建交的国家。那么,这个“特立独行”小国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状态
2025-05-02 15:16:00
中国历史上使用过哪些国旗
...使用过的国旗,以及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1. 黄帝时期的龙旗据《史记》记载,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统一了各个部落,建立了华夏族。当时的龙旗是一种象形文字,象征着皇权和至高无上
2024-11-16 20:11:00
大清朝19个附属国都去哪儿了
...国的附属国,但随着日本扩张,琉球被占领并改名冲绳。清政府在海军力量薄弱的情况下选择暂缓收复,导致琉球最终被日本占领。现今,琉球成为日本的一部分。 越南在乾隆年间正式归附清朝
2024-08-02 17: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