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2023年湖北交警“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走进宜昌,为“一老一小”奉上一堂别开生面的交通安全教育课,引发网友一致好评。这不是宜昌交警第一次“破层出圈”,近年来宜昌交警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交管政务服务,实施了一系列有温度的举措,开展了一系列暖民心的行动,切实增强了宜昌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民有所呼,“警”有所应。了解民意是新形势下开展工作的基本功。正所谓:知屋漏者在宇下。摸不清社情民意则很难服务好群众。宜昌交警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为民服务的第一步,开展“信息大采集、意见大征集”强基行动,通过新闻媒体、抖音留言、交警支队公众号、电话、邮箱、专栏、12123等途径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经过筛选,通过钉钉下发至各大队,能够立即整改的立行立改,对存有争议的展开调研,千方百计为群众纾困解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解释说明的回复会通过微信公众号专栏向市民公示,实现了市民与交警的“双向奔赴”。事事有回应,句句有着落,件件有交代,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在一次次互动中,宜昌交警以察实情为“切入点”,以办实事为“关键点”,以解民忧为“落脚点”,最终收获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
民有所求,“警”有所为。心中有民,办法总比问题多。只有把群众需求作为唯一选择,出实招、下真功、有的放矢、砥砺创新,才能把一张张“问题清单”变为一本本“幸福账单”。宜昌市交警全面推行“管理+服务”举措,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的原则,重组服务审批流程,不断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根据群众业务需求,优化窗口设置,推行“延时办”“夜间办”“预约办”“上门办”服务,推出“导办式”“代办式”“立等式”服务举措,落实便民利企工作举措;开展“流动车管所”上门服务活动,方便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车驾管业务。掏出“心窝子”,才能打开群众“话匣子”。只有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做工作的头等大事,下足穿针引线、米粒雕花的精细功夫,才能破解卡点、疏通堵点、化解难点。
民有所盼,“警”有所办。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如何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只有立足群众需求,提高服务本领,才能真正实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宜昌交警在交通安全执法领域,创新执行“五个三不”“九个一点”措施,通过人性化的执法方式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实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根据道路通行条件,在夜市商圈周边的的非主干道,采取夜间限时停车措施,为市民逛夜市提供停车便利。开通“网上办、掌上办”便捷通道,搭建网上车管所,支持网上约考,网上预选机动车号牌,补换行驶证、驾驶证等51项车驾管业务在线办理,努力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时刻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满腔热血地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麻烦事,以实际行动为人民造福,才能变“民之所盼”为“民之所赞”。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源”和“本”,怎样坚守“人民至上”情怀,锤炼“为民服务”本领?宜昌交警用质胜于华的行动给出了最生动的答案,为我们树立了标杆。诚然,只有怀着“干如不及,犹恐失之”的责任感,常行为民之举、常立为民之功、常树为民之心,不弃微末,久久为功,才能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国行(宜昌市委政法委)
责编:杨虹磊【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