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合肥晚报
身处尘世,听鸟鸣,是内心与大自然的情感连接。
想象着,宛如置身于一个洒满阳光的山坡,树木葳蕤,林间有鸟,听鸟鸣声,也听风吹树叶哗啦啦的声音,把大自然这些美妙的声音搬回家……
在那无限的遐想里,对养宠物异常排斥的我,终于答应了娃子的要求:决定养一对鹦鹉!何况是学舌鹦鹉,能言会唱,想到这些,心都萌化了。
这对小鹦鹉的到来,如清风拂面,给那个酷暑难耐的夏天带来了一丝清凉。
学习累了,娃子给鸟儿喂食,将这对鹦鹉放在肩上玩耍,鸟儿叽叽喳喳欢快地叫,叫声闲适,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我则充当语言训练师,在鸟笼门口,始终周而复始有温度地喃喃自语:“你好!你好!”娃爹则成了不折不扣的“铲屎官”。
渐渐地,这对小鹦鹉和我们熟络起来,每次喂食,它们在方圆不大的鸟笼里上蹿下跳,叽叽喳喳,我乐此不疲地教它们说话,几个月下来,它们仍是“金口难开”。
最终,我放弃了教会它们说话的想法。或许,人类的声音已经够喧闹,听纯粹鸟语,内心洗尽铅华,感受山涧清泉缓缓流过……
自从有了这对鹦鹉,每逢周末穿过那片公园树林,看见鸟儿在林间枝头跳跃,阳光洒在鸟儿翅膀上,翅膀闪闪发光的模样,便想起家里的笼中鸟儿,原本雀跃的心蒙上了一层薄灰。尤其给鹦鹉喂食的时候,它们像壁虎一样在狭小的空间里,爬上爬下,对笼中鸟儿多了一丝同情,觉得它们是焦躁不安的。
鸟儿属于天空,应该自由飞翔。
即使遛鸟人拎着笼子去公园遛鸟,其实,享受自由的是遛鸟的人,而鸟依旧在樊笼中。
这似乎是笼中鸟的宿命。
于是,萌生了把鸟放出去的念头,话音刚落,娃子便说,笼中鸟,你放它,它不会觅食,外界环境生存不了,放了它很危险,会饿死的。想起肖申克的救赎里“老布”的命运,人类与鸟类的悲欢也略有相通之处,大抵总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索性,每逢周末,把阳台的衣服拿走,留几个衣服架,让它们荡秋千,自在一会。
那样的午后,我看见了鸟儿飞来飞去,鸟儿的叫声是欢快的,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挪用了半天的阳台,终究还要归还给我晾衣服。
每次鸟回笼,它们都极不情愿,像极了贪玩的孩子,天黑了也不愿意回家,乐不思蜀,还必须手捧小米来“哄”它们进鸟笼,等它们忘情地啄着小米,乘其不备,再悄悄地将它们放入笼中。引它们回笼很难,还必须让它们先饿着,否则不会吃我手上的小米……
鸟回笼的时间有点慢,要有足够的耐心、时间、爱意。
我也有急躁的时候。
某天,想早一点晾晒衣服,小米“哄、诱”不成,直接捉它们入鸟笼,乘其不备,抓它们,鹦鹉惊恐万分,扑棱着飞走,似乎觉得来者不善,更加抵触,几个回合下来,终于捉到。谁知,鸟儿果断反击,以为自己会受到伤害,本能地反击,狠狠地咬住我的手,鲜血直流……
在“铲屎官”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告诫下:“不要再把鸟儿从鸟笼里放出来,阳台上都是绒毛……”手受伤之后,很久一段时间,我没有再放它们出来。
再后来,陪读生涯结束,搬家时,最后一个物件是把两只鹦鹉带走,娃子拎着,就像拎着这一段相互陪伴的温暖岁月。
回想,在某一个清晨,我拎着鸟笼,放在娃子房门口,娃子在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中醒来,被鸟儿唤醒的一天,空气中应该有着草木花草的清新……
如今,给它们换了一个大一点的鸟笼,活动空间大一些,鸟儿舒适一些,内心有所慰藉。
某一天,意外发现鹦鹉居然下蛋了!一刹那,困顿的内心瞬间释放了,这对鸟儿一定是舒适、自在的……
我惊喜地告诉异地上学的娃子,鹦鹉下蛋了!那种心情,仿佛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娃子回应:用手电筒照一下,是不是受精蛋,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鹦鹉……“铲屎官”拿出手电筒,对着鹦鹉蛋,我拍了照片,发给了娃子……
当手电筒的光芒穿越了那个鹦鹉蛋的时候,也穿越了那些一起走过的日月星辰,记忆闪耀着光芒……
听鸟鸣,洗尽铅华。是一道抵御世间嘈杂喧闹的屏障,让内心独守一方世外桃源。
听鸟鸣,幸福满溢。听的是那汩汩流淌的岁月之声,那些光阴如丝绸般柔软地滑过。
清晨,睁开眼,鸟儿鸣啾,已分不清是屋内的那只,还是窗外树杈上活跃的那只。
人间一隅听鸟鸣。这一隅,是屋舍内、是窗外、是树林、森林更是内心。
□鲍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4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