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今年41岁的杨永春是平果市太平镇吉林村巴雷屯人,中共党员,现任吉林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几年来,他自强不息、不等不靠,用勤劳的双手在石缝窝里种植40多亩火龙果,年收入6万多元,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时下,正是火龙果成熟季节。8月30日9时许,在杨永春的火龙果基地里,一株株火龙果树藤攀爬在水泥柱的铁环上,硕果累累。十几名工人在采摘火龙果,有的装车,有的搬运,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以前我家收入主要靠种玉米、黄豆等,收入低,加上两个小孩在学校读书,生活很困难。后来我转变观念,开始种植火龙果,现在种了40多亩,走上了致富道路,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杨永春高兴地说。
据了解,吉林村地处边远的大石山区,曾是广西“十三五”时期贫困村。2002年7月,杨永春在广西百色农业学校毕业后,先后到广东、海南等地“淘金”。在外面打工虽然比家里收入高,但各种费用开支大,一年下来工资所剩无几。家里两个小孩一个上初中,一个读小学,每年学费、生活费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在2015年开展的精准识别工作中,杨永春被认定为村里的贫困户。
“自从我家成为村里的贫困户以后,我心里觉得不舒服,感到脸上无光,晚上都睡不好觉,我下定决心,必须想尽办法争取早日脱贫。”杨永春说。2018年12月,他卷起铺盖返乡开启创业之路。
2019年2月,杨永春在后援单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刘启强以及帮扶“第一家长”和村“两委”干部的出谋献策下,决定种植火龙果。他看到当地有一块山地,全是石缝窝地,不好种植农作物,但可以尝试种植火龙果,便决定把这片地租下来,签订合同15年。由于他学以致用,善于经营,新种植的火龙果,果实大,甜度高,鲜艳可口,投入市场后供不应求。2020年,他家销售火龙果收入6万多元,光荣脱贫摘帽。
随后,杨永春创办了平果市带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并把自身学到的火龙果种植技术毫无保留传授给村民,积极带领大家种植火龙果。还成立“平果五妹水果种植家庭农场”“平果清玲水果种植合作社”等,在他的推动下,村里的火龙果种植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并采取“合作社+基地+脱贫户”模式,吸纳脱贫户10多户参与种植,共种植火龙果200多亩。
“在杨永春以及其他致富能人的带动下,吉林村种植的火龙果已达400亩。这几年来,我们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一起加强调研指导,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桑养蚕等特色产业,加上村民外出务工的收入,目前全村脱贫人口人均收入已达到1万多元,1000多人实现稳定脱贫。”吉林村驻村第一书记、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老师陈小红介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7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