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6 19:4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天策府上将秦王李世民率领帐下精锐,伏兵宫城,一举歼灭太子建成、元吉等人,并带领亲信尉迟恭直奔中枢李渊所在处,尉迟恭通报太子谋反被诛,并请求(威胁)李渊给了手敕确认,东宫军马无奈散去,李世民像样的表示哀伤一下,完事儿。值此时刻,宫廷完全落入了李世民的掌控之中。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三天过后,李世民被立为太子并同领监国之权,一个月后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皆封将军,又三天后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人纷纷拜相。同年八月,李渊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从发动玄武门政变到继承大统,干脆利落,无缝连接。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贞观九年,李渊病逝,然而在李渊灵位前的李世民,心中却并无任何悲痛,甚至连一滴在众人面前表演的泪水都未曾流下。

黎民百姓受苦,李世民哭过;

文德皇后去世,李世民哭过;

丞相魏征去世,李世民也哭过;

唯独李渊去世,李世民不曾哭过。

为什么别人去世,李世民都哭过,而生养他长大的亲生父亲去世,李世民却不曾落泪呢?什么样的原因让李世民的胸膛竟没有一点血肉至亲的亲情存在?三分钟带你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唐太宗李世民。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常言道:“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若以仇寇待我,我亦必以仇雌报之”。这句话用在李世民的身上再合适不过,作为建立大唐天下的开国元勋,战功赫赫,威望日隆,成为大唐帝国的接班人本是顺天应民,众望所归,但却因为所谓的立长祖制而与皇位无缘,无缘就无缘吧,那就做好自己的臣子本分就是,偏偏李渊连李世民这种臣子本分的愿望都要剥夺。

可能从李渊建立唐朝的那一天,就不再把李世民当成自己的儿子,而是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对手。作为父亲,李渊太了解这个李家二郎,他的才华,他的能力,他的人格魅力,这些优点实在太过闪耀,同时也让他这个大唐皇帝感到一种深深的恐惧,发展下去,将会很难控制自己这个儿子,很有可能会对自己的皇位、皇权产生威胁,甚至分崩,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他李世民不会成为杨广第二。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接下来发生在武德二年的刘文静事件就可以理解为是李渊对李世民的第一次交锋,结果以李世民完败而告终,刘文静、裴寂、李世民,是李渊晋阳起兵的三大功臣,各自享有两次免死金牌的权力,作为全力支持李世民的刘文静被李渊下入大牢的时候,李世民拼尽全力为刘文静保护说情,尽管如此,刘文静依然死在了李渊、李建成、裴寂三人的联手之下。

那一年,李世民二十岁,刘文静事件让李世民彻底认清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一个拥有两次免死权力的功臣就这样死在了皇权的政治斗争之下,而自己又算得了什么呢?还不是你为刀俎,我为鱼肉!自己求情求得越狠,你李渊就做得越绝;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刘文静的死让李世民体会到了兔死狐悲之感,刘文静的死也是李渊在告诉李世民:“太子之位,你想都别想,还是趁早死了这份心吧!”

刘文静事件让一个胸怀柔情,忠君为父,善良稚嫩的李世民彻底死去,随之诞生的是一个深沉有大略且冷酷无情的政治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但是刘文静事件也才仅仅是李渊打压李世民的开端而并非结局,如果说仅仅是因为刘文静事件,那他们父子之情尚可以恢复,接下来的杨文干事件则是导致李渊和李世民关系的彻底破裂。杨文干事件之后,李渊全力打压李世民势力,大力扶持李建成和李元吉势力,兵权及武将被李元吉分化,谋士被李建成蚕食,朝堂上被李渊打压,而李世民就是在这种绝境之下,通过几年的时间,利用自己的隐忍完成了全面的布局以及势力的全方位渗透。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同时李世民的这种处境还获得了朝臣的同情,追随他出生入死的将领的愤怒情绪也被李渊的这种行为激发到了顶点。李世民是那种后发先制,不鸣则已,一鸣就要惊天动地,山崩海啸的人,打薛秦,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都是长期不战,任凭对方怎么叫骂侮辱,李世民都是不动如山。

等到对方放松警惕,粮尽体乏,自己这边将士的怒气也被养到顶点的时候,果断开战,一旦开战就是必灭其国,除死方休。而这次的玄武门兵变也是如出一辙,就在所有人都认为李世民已被打压到不能动弹,败局已定的时候,李世民出手了,一出手就是步步杀招、剑剑封喉、快速犀利、风卷残云,李建成被一箭封喉,李元吉被一鞭索命,李渊被快速制伏,干脆利落,稳准狠可谓令人惊叹。

在李渊离世时,李世民为何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心中无任何悲痛?

因为李渊的打压,因为李渊的步步紧逼,亲手把一个善良的李世民逼成了一个令天下都为之颤栗的“怪物”,作为父亲,你深知李世民的能力;作为父亲,你又不懂李世民的初心,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君以仇寇待我,我必以仇寇报之,李世民之变,皆拜李渊所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6 22:27: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李世民,悲痛,眼泪的资讯:
卫青去世汉武帝悲痛,为何转眼便灭了卫家满门?
...宏图霸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后来卫青病故,汉武帝后世李世民得知魏征死的时候,是一样的,悲痛万分,并庄重地给卫青赐谥号“烈”,并且允许其陪葬茂陵。茂陵是之后汉武帝驾崩的时候要躺
2023-06-05 13:29:00
殷贵妃去世后,刘骏对一个臣子说:你哭贵妃,哭的悲伤就厚赏你
...起头来。当然,刘骏没有魏征那样的臣子,而且他也不是李世民,他不善纳谏,实现“主威独运”的刘骏没有那么在意臣子的想法,他甚至经常狎侮臣子。所以他才会在又一次带着群臣去凭吊殷贵妃
2024-11-25 10:39:00
公主们的命运:长孙皇后女儿们的悲欢离合
前言长孙皇后为唐太宗李世民生下四个女儿,这四位公主虽然个个风华绝代,却都未能长寿,这是何等令人惋惜的命运。在这个如梦如幻的宫廷世界里,四位公主的一生宛如流星划过夜空,美丽而短暂。
2024-01-31 20:12:00
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至近乎疯颠,一段禁忌之恋震动朝野。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个女儿,也是他最疼爱的女儿。到了婚嫁之年,李世民给高阳公主精心挑选了一个驸马:当朝宰相房玄龄的二公子房遗爱。可
2023-07-20 16:59:00
李治将妹妹以皇后之礼下葬,这背后究竟是怎样一段“乱”事呢
...声啼哭响彻长安城。这是来自宫中的响动。原来,唐太宗李世民与他最宠爱的皇后长孙妃所生的幼女——新城公主降生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年近五旬,他沧桑的面容上闪过一丝喜悦的光彩。四年前
2024-02-06 17:09:00
长孙皇后:从少女到贤妃的传奇人生
...的基础。611年,年仅10岁的长孙氏正式被许配给了15岁的李世民。彼时的李世民尚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远在关中成长。当年,作为隋末群雄之一的李渊为了拉拢长孙势力支持自己夺权,便
2024-02-06 18:22:00
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皇帝亲自抚养的公主
...,希望得到母亲的庇护。这样的场景在失去爱妻的唐太宗李世民看来,更是让他伤心不已,他觉得孩子幼年失去母亲已经够可怜,不能再失去父亲的温暖怀抱,于是唐太宗李世民做出一个决定,要亲
2023-02-01 16:23:00
帝王之爱:五位皇后与他们的特别谥号
...美誉。13岁时,长孙皇后在舅父的安排下,嫁给了16岁的李世民,从此开始了一段千古一帝和千古贤后的爱情佳话。成婚之后,夫妻两人互相激励扶持,感情甚笃。长孙皇后成为了李世民的贤内
2024-02-16 13:02:00
长乐公主是何许人也?为何李世民那么宠爱她呢
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代雄才伟业的君王,李世民的一生辉煌无比,除了斗杀太子李建成之外,他还为大唐征战四方,有着贞观之治等等一系列的丰功伟绩。俗话说的好“英雄难过美人关”,李世民是一代君
2023-05-15 11:3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