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民航报
创者胜 新者强
——记山西航产集团太原机场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
本报通讯员郭佳煜“我们可以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和光学三角法的测量原理,通过数据处理器计算激光反射阵列上的光点位置,得到雪深距离,这样就可以实时了解机场道面积雪情况……”山西航产集团太原机场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正在热火朝天地探讨雪深探测技术。
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自2020年正式成立以来,职工创新热情高涨、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逐渐成为太原机场飞行区管理部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近日,经中国民航工会评审,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民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发展突破”
创新“责任田”
太原机场飞行区管理部主要负责太原机场飞行区内地面设施设备的巡检、维护、运行监管工作,同时肩负着跑道安全、机坪运行安全、助航灯光保障、鸟击防范、外来物防治等安全生产保障的重任。面积约3万平的飞行区,每天仅靠4人进行巡视和维护,如何在人员不足的条件下确保飞行区场内各项工作安全有序运行,这一难题亟待徐彦昭等人破解。
没有退路,那就接招。2018年,以徐彦昭为带头人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初步建成,负责机坪各项设备的创新研究,通过为旧设备插上“自动化”的翅膀,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想要把问题解决,就先把问题吃透。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徐彦昭,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但却缺乏飞行区场内工作经验。他深知创新不是“空中花园”,光有理论支撑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于是在巡检过程中,他更加关注设备的构造与运行方式。2019年1月,他自主研发出“煤气炮监控报警系统”,将对“驱鸟煤气炮”的不间断巡检工作变为定期巡检,此项工作的工作量减少了80%,并获得山西省直属基层“五小”竞赛优秀成果三等奖。
有了方向,就有了动力。在此之后,徐彦昭带领工作室成员铆足了劲儿搞创新、谋发展,每一次项目改造,大家都集思广益,亲自动手画图、制作,再进行现场测试,让生产作业更安全、更高效、更省力。
“拧绳铸链”
扩大“朋友圈”
“技能人才是飞行区一线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徐彦昭表示,“只有培养出更多技精业强的高技能人才,把大家拧成一股绳,铸成一根链,才能进行水平更高、更为复杂的项目研究。”
怎样“拧绳”?如何“铸链”?
针对各岗位轮班轮职、人员单打独斗,集中组织开展活动较难,创新研发思维狭窄的现象,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徐彦昭、王世雄、赵翔等3位“技术骨干”的专业力量,贴出“招募令”,让飞行区管理部各有志之士抱团攻坚。招募过程中,工作室成员一起制定了工作制度,明确团队宗旨、架构和组织分工等内容,成员也从最初的6名发展为17名。
本着“传承工匠精神,保障飞行安全”的美好愿景,工作室既重“学历”,也重“技术”,17名成员中,有20多岁刚毕业的研究生,也有年过半百、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大家互帮互带,每个人既是“老师”,也是“学徒”。在“老带新”中,老师傅将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人,在“新带老”中,年轻人把新型创新理论展现在老师傅面前,并引导他们重新拿起书本、参加考试,为自己的学历“充电”。截至2023年,工作室课堂讲授和现场演示教学累计108个学时,覆盖范围约520人次。
“新时代工匠精神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发挥引领作用。我们先从内部做起,发挥每个人最大的潜能,变‘大不同’为‘大同’,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徐彦昭说。
“协作加速”
凝聚“新优势”
2022年,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被山西省总工会命名为“山西省总工会直属基层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誉是成果的转化,这对创新工作室每一名成员来说,是欣喜,更是底气。大家通力合作,以推动飞行区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把推进智慧化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全面整合技术资源,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创新性解决工作中的技术关卡,保障太原机场飞行区安全运行。
聚焦飞行跑道,跑出“新动能”。虽然这条“路”只有3600米长,但是它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针对传统道面检查中不能100%排除安全隐患的问题,工作室建立起道面管理系统和道面实时传输系统,为道面检查提供针对性和双重保障;为满足冬季道面不停航除冰雪,他们自主设计除冰液加液装置,加液时间由2小时缩短至30分钟,提高作业效率。
严防鸟击事件,开展“新合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鸟击航空器是民航业的难题,创新工作室成员选择了改变传统鸟防模式,与院校合作,通过调研鸟类习性与飞行区生态进行鸟击防范工作。近几年共掌握太原机场及周边鸟类15目23科52种,昆虫8目45科98种,植物40科105种,为太原机场科学鸟击防范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在创新中实现突破,在突破中成就价值。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于2020年至2023年先后攻克36项难关,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6项,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4项,累计产生经济效益约217.4万元……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对于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来说,创新是永恒的课题,在建设智慧机场征途上,徐彦昭职工创新工作室将努力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持续弘扬工匠精神,创造更多精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