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吃进去的东西,什么时候排出来更好?原来肠道运输时间这么重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10-09 18:1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同样吃一顿饭,为什么有的人排泄快,有的人排泄很慢?哪种更利于身体健康呢?

这就不得不说说“肠道运输时间”了,那么,这个时间又是什么?

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刘长江解答道,所谓肠道运输时间,简言之就是食物从入口到出口所需要的时间,时间太短,可能导致营养吸收不良;时间太长,则可能让有害物质滞留,引发肠道问题。

食物的肠道运输时间受食物、运动、饮水、情绪、年龄、性别和肠道菌群等因素影响。通常认为,健康成年人肠道运输时间在12~73小时之间比较好。

食物的“人体漂流记”

从入口到排出,它究竟经历了什么?

当食物入口,一场神奇的“人体漂流”就此开启,每一步都藏着消化的奥秘……

第一站:口腔——“初步加工场”

食物在口腔中被牙齿咀嚼,舌头搅拌进行物理消化。同时,唾液腺分泌淀粉酶,将食物中的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接着,通过吞咽,食物由食管进入胃。

第二站:胃——“弹性中转站”

胃就像一个能伸缩的“食物搅拌机”,最多可容纳约1.5升的食物。胃分泌的胃酸及各种消化液,将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成更易吸收的单元,形成食糜。混合食物在胃内经过1~4小时的初步消化,由胃的排空动作进入到消化的主要场所小肠。

第三站:小肠——“营养吸收主战场”

食物在这里经过胰液、胆汁、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淀粉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最终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大多在这一部分被吸收,耗时约3~8小时。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

最后一站:大肠——“残渣处理与排出”

结肠是大肠的主体部分,可以进一步吸收残渣中的水分和电解质,最终形成的粪便经肛门排出,这个过程往往需要10小时以上。如果平时吃了更多蔬菜、粗粮(富含膳食纤维),肠道蠕动会更快,这场“告别”也会更顺畅。

肠道运输时间与健康密切相关

消化内科专家详解其中缘由

刘长江指出,胃肠道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肠道运输时间作为衡量胃肠道功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涵盖胃排空、小肠运输及结肠运输三个关键环节,与血糖调节、饱腹感控制、肠道激素分泌以及肠道微生物群的形成和功能都有密切联系。

1.胃排空:影响血糖与饱腹感

胃排空速度决定葡萄糖进入小肠的快慢,进而影响血糖波动和胰岛素反应。排空过快,餐后血糖飙升,增加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的风险;排空较慢,则能平稳血糖,延长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2.小肠运输:决定营养吸收与激素分泌

小肠运输速度影响葡萄糖吸收和GLP-1、PYY等肠道激素的释放。运输过快,减少葡萄糖吸收,同时促进激素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饱腹感;运输过慢,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餐后血糖水平更高,长期可能影响代谢健康。

3.结肠运输:影响菌群与代谢健康

较快的结肠运输有助于排出有害代谢物,促进有益菌生长,提升短链脂肪酸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并减少炎症;较慢的结肠运输可能导致菌群失衡,增加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1天、隔天,或者3天内

都属于排便合理范围

若肠道运输时间少于12小时,可能意味着肠道运输过快,这与腹泻、菌群失衡等因素相关;若超过73小时,或者每周排便次数少于3次,则表明肠道运输较慢,便秘可能会诱发口臭、加重痔疮等问题。

如何养成良好的肠道运输时间?刘长江建议:

1.多吃蔬菜、水果、全麦谷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饮水。

2.适量喝酸奶,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益生菌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3.适量运动,促进肠道蠕动。

4.排便应定时定点,不要三心二意,专心感觉便意(不要看手机),每次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09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5月29日是世界消化健康日,也经常被称为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醒大家注意消化系统的健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自己的肠道健康。同样吃一顿饭,有的人排泄很快,有的人排泄很慢,究竟哪种
2025-05-29 10:01:00
被互联网疯狂带货的益生菌,我们真的需要囤吗?
...差别射杀,不论是致病菌还是益生菌,统统杀掉。最后在肠道还会被“霸凌”,因为肠道里的胆汁会溶解部分细菌,而肠道内原本的菌群则有很深的“排外”情节。到最后,其实益生菌也是所剩无几
2023-01-10 11:54:00
一吃东西就“胀气”?医生:并非是胃病,与3点有关
...对乳糖、果糖、豆类等食物中的成分不耐受,导致食物在肠道中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发胀气。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找出不耐受的食物,并在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它们。如果症状较为
2024-07-09 19:18:00
神奇的“胃肠道之旅”
...温州中心医院双屿院区的内镜中心,展开一场神奇的“胃肠道之旅”。内镜中心有趣的熊猫叔叔成了我们今天旅行的“导游”。第一站是“口腔和食道”,它是食物进入我们身体的大门和通道。接着
2024-04-28 14:20:00
医生提醒:肠息肉不想变肠癌,3种东西尽量少吃,再馋也要忍住
...况不对,抽空去医院做了个胃肠镜检查,经检查发现她的肠道内有一个巨大的新生物,几乎将肠腔堵死了,她的排便异常正是因为这个息肉所致。由于息肉体积过大,无法在检查中直接切除,只能另
2024-09-22 01:23:00
肠道有癌,大便先知,医生:排便有3个异常表现,就该引起重视
...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人们的健康状况,因为她是在人体中的肠道部位生成的,所以可以反映出肠道的健康状况。很多时候人们可以通过对它的观察和分析来诊断出一些疾病,医院中就有粪便化验这项检
2024-07-18 14:00:00
当肠道里长息肉的时候,上厕所时都会有哪些提示呢?
...,三年的时间里,葛大爷一直出现大便带血,其实这就是肠道发出的异常信号,只是被他一直当成痔疮,一再忽视,一拖再拖,最终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现实生活里,很多人像葛大爷一样,明明大
2023-10-26 18:50:00
肠健康才能常健康,这些“肠”识要知道!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今天(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众所周知,肠道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食物转运、消化吸收、营养摄取的作用。但您可能不知道的是,肠道还是人体
2024-05-30 07:46:00
什么时候排便最健康?今天我们来告诉各位答案
...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排便的时间也决定了我们身体肠道之中的废物垃圾对我们身体的一个影响,如果在作息上面来讲的话,只要我们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排便其实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从中医的
2023-08-29 20:46: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年年体检正常 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提起癌症,不少人都觉得“只要年年体检都正常,就不用担心”。可在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5大主要癌症中,我国患者确诊时处于Ⅰ
2025-11-16 07:58:00
胎动异常的信号及紧急处理
近期,我遇到了一个孕妇,产检过程很顺利,她也很高兴地等着“瓜熟蒂落”,可是有一夜,肚子却忽然很频繁地动起来,有时还伴有轻微的收缩
2025-11-15 05:22:00
肝癌介入治疗全解析:微创“精准打击”如何为患者赢得生机?
提到肝癌治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开腹手术切除”,但对晚期患者或身体虚弱的老人来说,大手术风险难以逾越。如今,肝癌介入治疗这一“精准打击”的微创技术
2025-11-15 05:22:00
0-6岁体检时间表:关键检查别错过
0到6岁是宝宝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各个微小的变化都牵动着家长的心,也会影响着宝宝的健康。为了保障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定期体检十分重要
2025-11-15 05:22:00
儿童扁桃体炎高发期,家长须知的饮食与护理禁忌
每年春秋季是儿童扁桃体炎的高发期,门诊中因咽痛、发热就诊的患儿占比显著上升。作为人体第一道免疫防线,扁桃体在儿童期因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
2025-11-15 05:22:00
化疗后没胃口? 3招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在消化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化疗为重要方式,可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会产生较多消化道不良反应,其中食欲不振为典型性影响,如何让消化道肿瘤患者吃得香
2025-11-15 05:22:00
直面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带来的“血栓风暴”
你能想象吗?一次普通的感染、一次常规的手术,甚至一次小小的创伤,都可能成为引爆身体的“开关”,在数日内导致全身器官接连衰竭
2025-11-15 05:22:00
什么是肩周炎?如何科学锻炼康复?
肩周炎,全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冻结肩”“五十肩”,是一种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好发于50岁左右人群
2025-11-15 05:22:00
子宫内膜上的“小疙瘩”——子宫内膜息肉需要治疗吗?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女性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一种常见宫腔病变,好发于育龄期妇女,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
2025-11-15 05:22:00
反复感冒是不是免疫力低?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真相与应对策
孩子三天两头流鼻涕、咳嗽,家长们常常焦虑不已,第一反应往往是“孩子免疫力太差了”,但儿童反复感冒、呼吸道反复感染的背后
2025-11-15 05:22:00
颈椎病手麻:西药营养神经+针灸选穴,循证依据在哪?
手麻像过电、像戴了“隐形手套”,夜里常被“麻醒”——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的反应。不少患者跑遍骨科、神经内科,拿到两袋药
2025-11-15 05:22:00
甲亢和甲减症状相反,治疗核心在平衡
甲状腺是人体颈部的“内分泌发动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能量产生和器官功能。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和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是甲状腺常见的两种疾病
2025-11-15 05:22:00
从“酒桌王者”到“精神崩溃”,酒精如何摧毁大脑?
在社交场合中,常常能看到那些在酒桌上千杯不倒的“酒桌王者”,他们似乎以惊人的酒量为傲。然而,长期过度饮酒可能将一个看似强大的饮酒者从意气风发引向“精神崩溃”的边缘
2025-11-15 05:22:00
服务社会、共护睡眠——“关爱失眠者公益行动”首站启航
鲁网11月15日讯2025年11月13日,由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与江苏先声药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承办的“玉护好眠
2025-11-15 12:01:00
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扎根冰城,用传统中医守护邻里健康
在哈尔滨这座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里,一抹浓郁的中医药香正悄然浸润着社区街巷。近日,哈尔滨市祥民中医馆有限公司以其质朴、专业的服务
2025-11-15 1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