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雨鑫,不错啊,只错了三个。”“高玉龙也一样,语文有长进啊。”“高宇蝶,是咱们班唯一一个拼音全对的”……
随着百里杜鹃管理区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老师王毓麟的洪亮点名声,五年级的11名学生依次快步走到讲台,领取自己的30个语文课词语的听写结果。
王毓麟在指导学生
这些词语既有刚学过的,也有上学期的内容。“听写是最有效的检查方式,寒假刚结束不久,部分学生没有收心,我想以此来督促他们复习。”王毓麟说。
截至3月24日,王毓麟已在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支教了246天,一年期的支教时间只剩下3个多月。这246天在每日的课堂教学,在每天放学后看着日落做饭,在每个周末走山路去走访,在每个安静的夜里读书备课筹备活动中飞快走过。
在认真上课的孩子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支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三尺讲台上,华中农业大学研支团的王毓麟扎根基层,帮助贵州大山里的孩子成长。
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
以青春之名,赴贵州之约。2022年10月确定研支团人员名单后,华中农业大学依托本校的附属小学,为即将奔赴山区支教的学生开展为期9个月的培训。
在学校统一安排下,王毓麟重点学习教学技巧和如何与孩子相处。“在大学里我是学生,而在华农大石希望小学我是老师。这是我第一次当老师,如果正式上岗后才一切从零开始,会耽误孩子的学习。”王毓麟说。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
到达贵州后,王毓麟根据工作安排,前往大石希望小学支教。这所学校是华中农业大学研支团对口支教的4所小学中学生人数最少的,全校共计40名学生。
2023年7月22日,王毓麟第一次踏进学校的大门。“我当时很兴奋,终于真正成了一名支教老师,希望能像蜡烛一样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王毓麟说。
在华农大石希望小学里,王毓麟担任五年级的班主任,平时主要负责教五年级的语文、三年级的英语、一年级的数学,是共计40个孩子的授课老师。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言,“教育的本质是心灵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开学的第一堂美术课,王毓麟真正懂了这句话,并第一次认识到支教的分量与意义。
孩子在展示自己的画作
课程刚开始,坐在角落的小刚(化名)头一直埋在桌子上,完全不关注课程,无论王毓麟如何沟通都一言不发。于是,王毓麟想了一个办法。他在小刚的画纸上画了几个花盆,并在其中一盆里画了几朵花,鼓励小刚自行填满所有的花盆。过了一会儿,王毓麟发现小刚已经主动画了起来。此后,再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
“后来我得知,小刚因家庭原因,很容易与别人起冲突,烦闷时经常趴在桌子上睡觉。在美术课上,我用画笔传递的关心让他尽快走出了低谷。”王毓麟说。
王毓麟在给学生上课
2024年2月26日,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在教室里举行。王毓麟给每位学生发了一张纸,让大家写出上学期的收获、本学期的目标和每天需坚持做的事。
看到孩子们笔迹有些稚嫩的纸条,王毓麟有收获也有遗憾。多开展实践活动、多讲课外知识、注意上课进度……这些学生的反馈,成了他新学期改进的方向。
给孩子播下好奇的种子
三月的乡村,大地苏醒,春潮涌动。看着学校的大棚,3名支教老师打算结合专业知识指导孩子种植植物,在横向和纵向比较中培养科学思维、收获知识。
“来自城市的支教老师教农村的小孩种地,好像有点奇怪?”对于疑问,王毓麟表示,学生平日里也会花不少时间干农活 但主要是帮家长分忧,种的终究不是自己感兴趣的植物。种下一株向日葵,同样也是属于自己的一份欣喜。
孩子们在山坡上玩耍
支教老师们辛勤耕耘的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坐落在山脚。站在山顶望去,山的那边依旧是山,连绵不绝。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程度,远超王毓麟的预期。
今年23岁的王毓麟出生于山东青岛,从小在海边长大。和孩子们聊起家乡时,他经常被问及海边的生活,尽管已解释过多次,但孩子们依旧兴趣浓厚。
华农大石希望小学的孩子较为腼腆,不善于展现自己。与之形成反差的是丰富的内心世界,尤其是语文作文内容细腻,对周边生活有着独到的观察与思考。
“虽然现如今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多,但孩子们更多是被动接受。我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他们主动探索世界的积极性。”王毓麟说。
王毓麟在上课
按照当地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小学阶段自三年级秋季学期开始学习英语,这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作为英语启蒙老师的王毓麟,在完成课本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打造口语使用情景,为孩子学好这门全新的语言营造氛围。
其间,王毓麟花费比日常备课教学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当拼音还没记全的孩子在放学时说出Goodbye、当无意中翻到孩子们努力在课本上用汉字拼出单词的发音、当期末看到他们越来越好的成绩时,王毓麟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手牵小手,笑眼看世界。2023年10月1日至4日,华农大石希望小学3名学生迎来了精彩无限的城市体验之旅。3日,师生4人早早吃完晚饭后,来到华中农业大学的操场上玩耍。彼时,一名外国人也恰好在操场上散步。“老师,我可以跟他聊天吗?”五年级学生高烯睿的一句话,给了王毓麟很大启发。
回到学校后,王毓麟与一位在加拿大留学的朋友交流,决定给孩子们寻找跨国笔友。“我喜欢吃肉和鱼,你吃过皮蛋没?”“外国小朋友,你们每天上多少节课?你们要考试吗?”“我们这里山很多,冬天很冷,你们那边最近天气怎么样”……去年11月,孩子们亲手写下的明信片远渡重洋,送往加拿大。
孩子们的明信片
当前,外国友人们正通过回信、拍摄视频、直播连线等方式,回复30余位孩子的问题。“最初我是希望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但后来发现效果不止于此,在互动过程中他们更能感受到世界的广阔,获得走出大山的动力。”王毓麟说。
孩子也是我的老师
在教书育人之余,王毓麟在家访时踏过孩子们上学的林间小路,和散步的小牛对视;在假期辅导时仰头看夏日午后云彩翻腾,各种鸟雀与鹰穿行其间;在开学前的清晨爬上山看日出,薄雾笼罩群山就像水墨画;在深夜躺在操场上,看流星划过夜幕下的教学楼……对王毓麟而言,一年时间里每个季节都是唯一限定。
在课堂上,王毓麟是孩子们的授课老师,而关于山村的各类生活常识,孩子们则成了王毓麟的老师。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大山是向阳生长的乐园。
下水摸鱼、爬山登高、除草摘果、捉虫捕蟹……孩子们总把王毓麟往山里带,在与孩子相处的田园野趣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他也获得了别样的成长经历。
孩子们在小溪边玩耍
和课堂上拘束且羞于表达不同,一到熟悉的环境孩子们都自如地展现着活力。“大家的状态都非常放松,就像小马回到了草原上,自由地奔跑。”王毓麟说。
在支教的这段时间,王毓麟看到了一直想见的竹节虫和蝾螈。在山里的水潭旁,三年级的杨红玉同学根据自己的观察,给王毓麟讲解了蝾螈的生活习性,捧在手心介绍完后小心翼翼放回去,并告诉老师一定要保护这个小水潭。
支教以来,王毓麟遇到了不少难题。在大山里,宿舍因夏天暴雨时常断电,进入冬季,连续低温导致水管冻裂学校停水一周多,结冰的路面让孩子的上学路更加艰难。在两名队友和本地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共同面对,全面保障正常的教学工作与生活。期间,王毓麟学会了烧柴生火、提前储水、检修管道电路等。
王毓麟和孩子们合影
“虽然我是去当老师的,但想一想,他们教给我的反而更多,除了生活常识外,还有面对困难与磨难时的不抱怨,勇敢承担责任的一种态度。”王毓麟说。
支教工作看似短暂,却会影响孩子此后的成长。“我应该给十年前的支教老师打电话吗?”近日,社交平台上的这则求助帖一经发布,便引发网友的热议。
用一段扎根贵州乡村的支教经历,完成青春之约。“若干年后,我也挺期待能够接到来自孩子们的电话。听着他们述说长大后的经历,我一定会回想起走进那间教室的第一天。在那之后,孩子们与支教老师的人生彼此关联。”王毓麟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晓飞
编辑 罗秋红
二审 王雨
三审 岳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