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村庄里建起了智慧微工厂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4-23 03: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村庄里建起了智慧微工厂

——河北新河金耳产业发展观察

【乡村行 看振兴】

◎本报记者 陈汝健

4月22日清晨,在河北省新河县南马庄村集装箱式种植车间里,记者看到一名工人正忙于金耳菌棒开口催芽。金黄色的芽苞,从菌棒开口处萌发,生机勃勃。

金耳又名黄耳菌,是河北省新河县践行珍稀食用菌菇产业发展中探索南菌北种的新品种。

“这是我们用于种植金耳的智慧微工厂。”新河县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世青告诉记者,自2023年8月以来,他们已建成17个这样的珍稀食用菌智慧微工厂。

张世青介绍,在这个36平方米的智慧微工厂里,他们种植了2500多根金耳菌棒,每茬可产金耳2500斤。

种植金耳收益如何?张世青算了一笔账:“按当前市场价格,每茬收入4万余元,每年种植6至7茬没问题。”

“一斤自制的菌种棒能长出一斤金耳,其出菇率还是比较高的。”作为合作社的种植能手,张世青对如何提升金耳产量感触颇深。“这一方面得益于这个微型工厂的智能化。这里面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都可以通过手机远程调控。”他说,“有了出芽和转色等阶段的科学管控,金耳的产量自然就高了。”

“另一方面就是这个实验室里的制种技术。”张世青边说边带领记者来到了金耳制种室。

2022年,张世青所在的合作社开始研发金耳制种,通过对菌种配比度、菌棒原材料等方面攻关,确保了金耳棒的出菇率和品质。

“制种是特色种植的源头。”在张世青看来,这正是他们将智慧微工厂打造成金耳种植“样板间”的关键。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去年直接带动东董村等5个村110名农民致富,间接带动326户农民受益。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就地打工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分红等方式,增加了收入。

用工业理念发展特色农业。“从去年批量试种结果看,这是一条可以复制的增收致富模式。”新河县西流乡党委书记李秋豹说,他们今年将在南马庄村新建43个智慧微工厂,带动20多名农民就业。

2023年,看到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前景的新河县,规划了由26个村组成的南马庄智慧农业示范区。“其中有我们乡的10个村。” 李秋豹介绍,为此,他们把这10个村规划为金耳、羊肚菌和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带。

“产业项目要发展,资金是关键。”新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贾树涛表示,在智慧微工厂建设上,他们这两年争取乡村振兴衔接、省级蔬菜产业集群发展和企业捐助资金近900万元。

谈话间,一包烘干的金耳干被张世青打开,金黄的金耳果肉透着诱人的色泽。“金耳不仅可以鲜食,还可以变身为金耳干、金耳羮等多款产品。”他告诉记者,通过延伸金耳深加工产业链条,特色菌菇产业在新河已渐成雁阵。

怎么让新河的金耳更畅销?“为提升金耳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积极宣传推介并打造了‘菌中黄金 新河金耳’区域品牌。”新河县委书记韩非说,他们通过与北京新发地建立销售合作,不仅将采摘后的鲜食金耳直运北京,还依据市场行情和需求,精准调整智慧微工厂里的种植品种,有效防范种植风险。

如今,“新河金耳”这张金名片已经打响。有了品牌和市场的金耳,让新河农民有了增收的底气和保障,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3 06: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经济参考报5月伊始,河北省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的“智慧方舱”内,新河县众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世青刚刚查看完金耳的长势,又忙着给金耳补水。经过智能化温控种植的金耳,像
2024-05-08 03:18:00
...范区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 通讯员宋淑宁)6月3日,在新河县西流乡田村的芦笋种植基地,大棚内的芦笋长势喜人。“这是县里打造农村党建示范区,开展连片发展的乡村全面振兴重点产业项
2024-06-17 18:35:00
...…”今年以来,邢台市全市推广智慧林业数字服务系统,新河县自然资源与规划局作为其中一员,积极推行,认真落实,智慧林业助力村庄绿化再上新台阶。新河县智慧林业数字服务系统助力村庄绿
2024-04-03 08:04:00
新河县推出“菌群贷”“大棚贷” 着力破解农业产业融资难题
河北新闻网讯(闫德见、胡正煜)4月25日,新河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政银企”三方对接座谈会在新河县西流乡召开,会上推出“菌群贷”“大棚贷”等特色金融产品,着力破解乡村产业发展融资难
2025-04-28 19:15:00
新河县:特色产业让乡村有颜值更有产值
...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刘瑞凤通讯员张慧哲)日前,位于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的羊肚菌大棚内,几名村民正忙碌地穿梭于菌垄间,娴熟地采摘鲜嫩肥厚的羊肚菌。“眼下,羊肚菌进入采摘季,平均
2024-05-09 07:34:00
新春走基层丨“一韭难求”——一个华北小村庄的黄韭“致富经”
...石家庄1月16日电(记者张硕、张玮华)春节临近,河北省新河县新河镇宋亮庄村的年味越来越浓。在村民韩保华种植的大棚里,整片的黄韭鲜嫩欲滴,韭香扑鼻,与棚外的严寒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2023-01-16 20:28:00
新河经开区做大做强做优新型电池和循环经济产业
...本和时间。”该项目负责人李新强介绍。 投资2.6亿元的新河县巽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生产基地项目正在抓紧施工;投资5.1亿元的中科德方(邢台)资源再生科
2023-11-20 18:46:00
...月31日电(记者杜一方)今年6月,记者来到冀南平原上的新河县寻寨镇南杜兴村,开启为期4个多月的挂职锻炼。记者在挂职蹲点调研期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跟着瓜农街头卖瓜、开拖拉
2022-12-31 20:04:00
记者走基层丨新河县南马庄村:田间菌飘香 村民日子甜
10月6日中午,新河县南马庄村村民孙良合一家在吃团圆饭。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摄10月6日,中秋佳节。记者走进邢台市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干净的水泥街道两侧,农家院错落有致,彩绘着
2025-10-07 08:36: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南报网讯(通讯员金慧敏记者姜静)10月22日,全省首个高职院校新四军文化实践育人基地“东进苏南第一站——新四军历史研学基地”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开馆
2025-10-23 08:19:00
南报网讯(记者杜莹)22日上午,市公安局党校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举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共建仪式
2025-10-23 08:19:00
为全球议题贡献智慧与担当南京高校学子亮相联合国青年论坛南报网讯(记者何洁)当地时间10月20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第十六届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青年论坛上
2025-10-23 08:20:00
城市更新记丨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
工业遗址上崛起城市微度假中心——城市更新记(三)9月28日拍摄的石家庄市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 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到石家庄工业文化展览馆感知百年工业史
2025-10-23 08:36:00
记者走基层|这根管子,让“热水”变“热能”
10月19日,在河北光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正在操作设备封接内聚光偏心中温真空集热管。 河北日报记者 王永晨摄10月19日
2025-10-23 08:37:00
架起思政育人“立交桥”
来自全国近300名教育工作者和专家学者,共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新路径架起思政育人“立交桥”10月16日,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话剧团学生与石家庄市森霖城小学
2025-10-23 08:40:00
河南港航集团揭牌成立
10月21日,河南港航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河南港航集团”)在郑州正式揭牌。作为河南交通投资集团的二级全资子公司,河南港航集团将一体统筹全省四级及以上骨干航道和港口的投资
2025-10-23 08:41:00
我市构建大件垃圾三级再生体系 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同安区大件垃圾处理厂,工作人员将大件垃圾送上传送带。集美区大件垃圾处理厂举办开放日活动,市民在现场认领废弃家具。 收运企业对大件垃圾进行收运
2025-10-23 08:42:00
本报讯(记者 李晓平)昨日,第三届“苏颂杯”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赛金砖赛道决赛在厦启动。经过初赛与复赛的激烈角逐,25个优质项目成功晋级总决赛
2025-10-23 08:4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蔡绵绵)中山路、集美学村、鼓浪屿、沙坡尾、厦门经济特区发源地……这些承载着厦门记忆的地标,未来将有一部专门的法规守护
2025-10-23 08:42:00
厦门打造精品大剧的成功密码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成为历年CCTV-8CVB收视率亚军,收视率达3.129%;全网热搜742+,微博热搜569+
2025-10-23 08:4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曾焕滨)前日,厦门临空经济片区“新能源新材料”投资发展机遇分享会在武汉会议中心举行
2025-10-23 08:43:00
去年三块今年三毛,山楂价格跌十倍,农户:采得越多赔得越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郭辰昊 见习记者 杨涛连绵的秋雨过后,南流泉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晴日。但本该丰收的山楂,此刻却有不少落在地里无人采收
2025-10-23 08:43:00
考验精准计算的“机器人挑战赛”,展现创造力的“纸桥承重”……10月18日,河北举办首届中小学科学运动会,14支代表队16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36个项目的角逐
2025-10-23 08:44:00
现场评|城市更新,“更”出有温度的新生活
10月11日,石家庄织音1953园区,游客在网红甜品店前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摄10月11日,雨过天晴,石家庄学院大一学生李令辉和同学来到织音1953园区
2025-10-23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