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从围观修文物看传统文化热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2-08 06:0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李 翔

近日,网上“围观”修复文物典籍的直播和短视频引发热议,相关视频点赞和转发都动辄破万,下面评论大多是“看得我大气都不敢喘,闭气看完。”“请问这种工作哪里可以领?”这样的画风。如果这种“围观”能够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年轻人的网络生活无疑将变得更有意义。

事实上,这并不是文物修复初次走进大众视野。2016年年初,《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豆瓣评分高达9.4,之后迅速在以二次元文化著称的B站上走红,点击量超过200万次,累计有逾6万条弹幕评论,呈现出超越电视播出时的火爆景象,甚至成功登上贺岁档大银幕,与诸多大片同场竞技。此后,关于文物修复的视频在网上保持着相当的热度,其中不乏“爆款”。而大量“围观”的背后,是闪闪发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

“围观”修复文物的走红,对于年轻人追寻更健康、更有意义的网络娱乐方式,有着积极作用。如今,短视频平台令人目不暇接,但其中的作品良莠不齐,自制力较弱的年轻人很容易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虚度自己的人生。可是,如今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过分生硬的说教,往往适得其反。而“围观”修复文物,恰恰是用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人生的道理展示在他们面前,就像最近网络流行语调侃的那样,“糟糕,知识竟然用如此手段进入了脑子。”

事实上,网友观看文物典籍的修复,并不是简单地“围观”,而是包含了人和物的交流,对物的体悟,把自己也融到了里面。尤其是修复师们“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无不透露出朴素而又真诚的情怀,因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年轻人“三观”的塑造,起到了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事半功倍。

不过,这种“围观”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更何况,《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已7年有余,为了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有必要在传播方式上不断创新。比如,修复文物也可以是一场竞赛。今年3月,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文物职业技能大赛就显得别出心裁,这场被誉为文物修复师“国赛”的赛事汇聚了来自全国的219位能工巧匠,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吸引眼球。用这样的思路来赢得年轻人的青睐,无疑是“路走宽了”。

另一方面,年轻人在线上“围观”固然很好,但如果条件允许,在线下组织相关活动,让年轻人“沉浸式”体验修复文物,一定会带来更好的体验。就像《我在故宫修文物》爆火之后,深圳图书馆借助其影响力组织策划面向社会的免费古籍修复培训项目,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积极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年轻人化身“历史时光守护者”,通过参与文物典籍的修复而守护历史的传承,与把大好时光消耗在无意义的垃圾短视频上相比,其生命质感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8 08: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至“一票难求”。年轻人热衷于逛博物馆,折射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出圈”到《国家宝藏》爆火,各式各样的文博主题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这些综艺作品
2023-07-11 23:45:00
纪录片《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7月20日爱奇艺上线
...文保人才培养,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助力文物保护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的推出,正是对这一公益项目成果的生动展示,也是对文物保护事业的一次有力推动
2025-07-19 01:09:00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匠造千年:跟着汉酱修文物》纪录片天眼新闻首发
...文保人才培养,促进文物活化利用,助力文物保护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第一季的“跟着汉酱修文物”系列就是以“汉酱·匠心传承”公益项目为摄制背景,记录文物保护点滴,讲述匠心传
2025-06-13 00:26:00
花呗推出新款皮肤
...纷纷留言,希望有更多的文物能登上花呗皮肤。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吸引了众多文博机构纷纷下场。当天,#花呗上线敦煌三星堆文物皮肤#登上微博热搜后,近50家博物馆@花呗“在线
2024-12-11 00:16:00
中国旅游日|来贵州,用一场旅行拥抱生活
...与研学产品的设计衔接起来,精心打造既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展现贵州独有魅力的“最贵州”的研学实践产品。旅途带来的生命成长陈纲是浙江绍兴人,此次来贵阳出差,无意中发现了两
2024-05-19 13:47:00
故宫孔艳菊:从文物修复中对望历史
...注。但我们也深知,这个工作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为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一种使命。”
2024-07-06 18:21:00
...时代,文物保护更需构建全民参与的新生态。当越来越多年轻人通过短视频了解古建筑之美,通过实地探访触摸历史温度,当“文物保护,人人有责”从口号变为行动,我们便找到了打开文化传承的
2025-06-03 12:07:00
...前,为了呈现精巧的文物复制技术与成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南京艺术学院人文与博物馆学院为杨宇霆主办了一场文物复制个人展。展品参考了国内各地博物馆的重要藏品,以简牍和帛书(画
2024-06-18 09:58:00
“塔门已经在修了,其他建筑修复方案也正在深化中。”10月19日晚,浙江古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杰向潮新闻发来柬埔寨吴哥古迹的修复进展照片,感慨颇深。“共建‘一带一路’以来,浙江专
2023-10-22 10:44: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吉镜头|八月十六 “超级月亮”已上线!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10月7日,今年中秋的“超级月亮”已上线(二次曝光拍摄)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2025-10-08 00:33:00
王亚伦《中国少年》MV温暖上线 音乐少年用歌声与行动诠释新时代风采
作为近年来备受瞩目的新生代音乐人,13岁的王亚伦正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展现着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从5岁发行首支原创作品,至今已创作了16首原创单曲及9张专辑
2025-10-07 18:08:00
“诗词三万里之天涯共此时”中秋咏诵会在吉林沉浸解锁中华浪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当中秋的月光洒满长春新民大街,10月6日晚,一场跨越千年的诗词之约精彩而至。作为吉林文旅倾力打造的文化IP
2025-10-07 18:4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国庆中秋假期,十堰电影市场迎来观影高峰。多部题材丰富、制作精良的新片集中亮相,燃起市民的观影热情
2025-10-07 15:38: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近日,翔安区金海街道“两岸同歌·中秋月圆”第三届翔金合唱交流活动在超旷美术馆多功能厅举行
2025-10-07 08:00:00
新蒲新区:举办中秋游园会 市民游客共赏烟花度佳节
多彩贵州网讯金风送爽,月满人间。10月6日晚,“皓月满金秋·共品中秋醉”——2025年新蒲新区中秋游园会暨白酒促消费活动在芳华里3536文创园举行
2025-10-07 11:08:00
国际杂技盛典闪亮登场
10月6日,演员在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开场秀上演出。10月6日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国际杂技盛典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启幕本届盛典汇聚来自中国
2025-10-07 08:37:00
听!四海弦友\
“屿见闽南”的南音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观看。(记者 陈立新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晓菁)昨日起,“天涯共此南音月·四海同庆中国心”2025年南音展演活动在“屿见闽南·时光幻境”主题景区(以下简称“屿见闽南”)启幕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邬秀君)恰逢中秋,昨日上午,在市文旅局主导下举办的“盛世华夏 月满鹭岛”专场迎宾活动,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T4航站楼到达层精彩上演
2025-10-07 08:00:00
聚焦第二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丨国际杂技盛典点燃省会中秋之夜
“等你!等你千里归来,重逢心的喜悦……”10月6日,中秋佳节,河北省艺术中心大剧场灯火璀璨,深情款款的歌声传递着河北人对杂技的喜爱
2025-10-07 07:44: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日前,太原市光荣院举办“情暖中秋,致敬老兵”主题活动。工作人员与优抚对象欢聚一堂,共庆佳节、亲切交流
2025-10-06 07:42:00
中秋特别海报丨情满中秋 欢度国庆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赵一妍 吴美慧
2025-10-06 08:13: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刘春榕)10月1日下午,2025年翔安好声音歌手赛首场周擂台赛在厦门奥体中心月桥湾开赛
2025-10-06 08:50:00
2025南京森林音乐会第三场优雅启幕
昨晚,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室内乐团亮相南京森林音乐会,以“金弦银弓”的深情对话,献上纯正俄式古典盛宴。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10月5日晚
2025-10-06 09:48:00
三河市举办“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演出
河北新闻网讯(马皓琪)金秋送爽,双节同庆。近日,三河市“庆双节 暖夕阳”学雷锋慰问文艺演出在臻园养护中心温情举行。来自三河市老年大学艺术团
2025-10-06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