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使在万里之外的异国被劫,为何能向邻国借兵8200人灭此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7 16: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贞观初年,唐朝和尚玄奘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中亚到达中天竺(今印度),并在当地学习佛经,玄奘将唐朝的情况告诉了中天竺的摩揭陀王尸罗逸多,尸罗逸多派出使者到唐朝,期望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引发了古代中国与古代印度的交往。

两年后唐太宗派出朝散大夫李义表为主使,前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为副使率领一个唐朝使者团,从长安出发,经过9个月的时间到达中天竺,李义表、王玄策向摩揭陀王尸罗逸多递交唐太宗的敕书,并在当地的摩诃菩提寺立碑纪念,尸罗逸多接受敕书,并向唐朝赠送献火珠、郁金香及菩提树等礼物。

李义表、王玄策于公元645年末、646年初到达长安,不久,唐太宗再次派王玄策、蒋师仁为主副使率领一个30人的使者团出使中天竺,王玄策到达后,拜访了中天竺,当时的印度四分五裂,有很多政权存在,作为唐朝使者,王玄策拜访了当地的诸多政权,并得到不少贡物。

王玄策

恰好此时摩揭陀王尸罗逸多去世了,其国内大乱,大臣阿罗那顺篡夺了王位,不顾之前双方建立的友好关系,派兵攻打王玄策,王玄策也不含糊,虽然只有30个人,照样跟印度人干起来了,但寡不敌从,唐朝使者团大多数人被俘虏,贡物被抢夺。

王玄策与蒋师仁逃走,虽然活了下来,但是没有完成唐太宗交行的任务,敕书与贡物都被抢走,他可不敢回去覆命,王玄策辗转来了吐蕃,向松赞干布说明情况,请求吐蕃发兵支持,当时的吐蕃与唐朝也是友好关系,文成公主还在吐蕃,松赞干布于是同意了请求,派出1200吐蕃兵帮助王玄策。

从吐蕃前往中天竺,泥婆罗(今尼泊尔)是必经之地,当时也与唐朝有建交,王玄策觉得1200人太少,于是又向泥婆罗借兵,泥婆罗当时与吐蕃关系好,双方也有和亲,看到吐蕃借兵了,泥婆罗也借了7000兵给王玄策,王玄策手上就是8200名吐蕃/尼泊尔联军。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

众所周知,吐蕃与尼泊尔人骁勇善战,都是生活在高原的苦寒之地,战斗力强,王玄策带领8200人攻打阿罗那顺,并且得到了其他政权的支持,东天竺王尸鸠摩支持牛巴三万及兵器若干给王玄策,甚至还附上当地的地图,提供一切帮助,也有政权直接发兵相助的。

王玄策率领吐蕃、尼泊尔及印度联军攻打阿罗那顺,仅三天就攻破了城池,斩首三千余人,淹死了一万余人,阿罗那顺逃走,被蒋师仁率军俘虏,余众还想继续对抗,结果再次被打败,王玄策、蒋师仁俘虏其国王妃、王子及以下12000余人,牲畜3万头,收降城邑580座。

唐朝使者的这一战绩震惊了整个印度,天竺各政权纷纷对唐朝表示友好,王玄策、蒋师仁带着庞大的俘虏团回到了长安,将俘虏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很高兴,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天竺

王玄策获取了这么大的功劳,唐太宗只封了个从五品的朝散大夫给王玄策,这个官职由于品级太低,导致王玄策都没能进入史书立传,而且唐朝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功劳,不就灭亡个中天竺吗?

李靖灭亡东,突厥,唐太宗因军功封其为代国公,赏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李靖平定吐谷浑后,唐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授予濮州刺史,并且其爵位可世袭子孙。

侯君集灭亡高昌,并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回到长安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赏赐,反而因为侯君集纵容士兵抢掠财物而被关进监狱,虽然不久后又被赦免,但是没有赏赐。

王玄策灭亡了中天竺

为什么王玄策灭亡中天竺得不到唐朝的重视呢?

原因并不复杂,唐朝的利益不在南亚,而在北方大漠和西域,本来就对南亚不重视,而且王玄策所灭亡的中天竺只是印度众多政权中的一个,其实力并不强,从被俘虏的人员来看,其政权的实力甚至不如高昌,侯君集灭高昌也是没啥难度,中天竺的实力与高昌差不多。

王玄策为何能够如此容易灭亡中天竺呢?

1、唐朝的威名在外。

玄奘在天竺学习佛经时,已经对外宣传了强大的唐朝,才导致天竺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以当时唐朝的实力来看,就是整个天竺统一了,也不是对手。

唐朝在贞观年间与吐蕃和亲,双方维持了良好的关系,吐蕃又与尼泊尔和亲,尼泊尔与天竺就是邻居,唐朝的威名天竺也是有所耳闻的。

唐朝威名在外

此时的唐朝就跟当年的汉朝一样,使者在外是相当强横,当年汉朝使者傅介子在酒席上派人直接斩杀楼兰王,并且对楼兰人说道:汉军刚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一有所动,就把你们国家消灭了!

实际上傅介子就是个使者,连军队都没有,就敢在人家的国土上杀死对方的王。还有后来的班超也是一样,简真就是个传奇,班超只带了36人的使者团,在西域借力打力,帮助东汉重开西域都护府。

这些前人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唐朝的使者,遇事不能软弱,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也是王玄策借兵的来由,不费唐朝一兵一卒,就靠借力打力,就能灭亡其他政权,这种事早就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了,王玄策不过是学习了前人的精神罢了。

王玄策的战争是正义的

2、王玄策的战争是正义的。

吐蕃人骁勇善战,松赞干布都支持王玄策出兵,这说明吐蕃支持唐朝,王玄策又向尼婆罗借到了兵,说明又得到了尼泊尔的支持,再加东天竺王及当地部分政权的支持,就算不熟悉地形,也有人当带路党,这仗打赢了一点也不奇怪。

这么多政权之所以支持王玄策,根本原因就是王玄策打的是正义的战争,是对方抢了唐朝使者的东西,俘虏了唐朝使者,王玄策不过是想拿回自己的东西和人,王玄策是正义并且合理的。

3、指挥得当,士兵善战。

贞观年间,唐朝人尚武,这是获取军功以晋升的一大手段,别看王玄策只当过县令,但他显然是尚武之人,带着30人的使者团就敢跟印度人开战,没点胆识是做不到的。

后来从吐蕃和尼泊尔借兵,同样也因为王玄策指挥得当,再加上吐蕃与尼泊尔人骁勇善战,这仗当然容易打赢了,王玄策的功绩在唐朝不算什么的,所以才不被唐太宗重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
2023-10-23 17:32:00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墨重彩的一笔。奉旨出使,中途遭变故那年,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王玄策为出使天竺国使团的大使。(天竺国也就是现在印度)其实,这已经是王玄策第三次领命出使天竺国了。当时的
2023-01-25 19:46:00
唐朝十几个公主嫁到西域和亲,宋朝为何坚决不搞这一套
...汉朝是一种很常见的外交手段,到了唐朝更是大行其道。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正值全盛之时,已经开始和亲。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把织女弘化公主嫁到西域吐谷浑国,是为唐朝和亲
2024-06-08 21:20:00
他间接坏大唐与吐蕃的联盟,还间接害死了皇帝
...牛逼啊,得派人去看看,于是向大唐派出了第一批使节。唐太宗高兴坏了,人家那么大老远来的,还翻过那么多雪山,唐太宗还回了很多礼物。并派李义表率使团回访,受到了热烈欢迎。然后派了使
2023-01-07 14:25:00
唐朝大使王玄策为何直接灭了天竺
百里玄策唐太宗去世后,有14位异族君主石像为其陪祀,其中有一位是印度国王阿罗那顺,他是被大唐一个低级官吏王玄策俘虏来的。只能怪这位印度国王手贱,竟然截杀了王玄策带出来的使团,逼的
2024-06-20 10:14:00
王玄策与唐太宗的丹药之谜:历史的真相与猜测
贞观二十三年,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太宗皇帝乃是军武出身,身体一向爽朗,晚年虽然偶有小疾,但还真不至于丧命。关于李世民的死,历史上有两种说
2024-01-16 06:49:00
史上最强外交官:因手下被杀,他出兵灭掉一国
...2万余牛马),以及那30余名手下的骨骸返回长安,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赏。但是,当时的天竺国在盛唐面前实在太弱小,唐太宗也没怎么把灭掉天竺国当回事。不过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王玄
2023-11-03 14:55:00
大唐使者出使印度被欺负,用两千人马扫平印度并俘虏国王
...朝经常派使节出使古印度,加强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再次派使节出使印度。使节团一行三十人,阵容颇为壮观。为首的两位使者首领
2023-07-02 11:06:00
大唐最牛使臣,出使别国被扣押,逃出后一人灭掉一国
...的你终于明白霍去病封狼居胥是种什么心情。只可惜,在唐太宗的眼中,天竺根本不够格当敌人,所以你即便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资格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俘虏进京后,你也
2023-08-21 1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