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使在万里之外的异国被劫,为何能向邻国借兵8200人灭此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7 16:1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贞观初年,唐朝和尚玄奘从唐朝都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域、中亚到达中天竺(今印度),并在当地学习佛经,玄奘将唐朝的情况告诉了中天竺的摩揭陀王尸罗逸多,尸罗逸多派出使者到唐朝,期望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引发了古代中国与古代印度的交往。

两年后唐太宗派出朝散大夫李义表为主使,前融州黄水县令王玄策为副使率领一个唐朝使者团,从长安出发,经过9个月的时间到达中天竺,李义表、王玄策向摩揭陀王尸罗逸多递交唐太宗的敕书,并在当地的摩诃菩提寺立碑纪念,尸罗逸多接受敕书,并向唐朝赠送献火珠、郁金香及菩提树等礼物。

李义表、王玄策于公元645年末、646年初到达长安,不久,唐太宗再次派王玄策、蒋师仁为主副使率领一个30人的使者团出使中天竺,王玄策到达后,拜访了中天竺,当时的印度四分五裂,有很多政权存在,作为唐朝使者,王玄策拜访了当地的诸多政权,并得到不少贡物。

王玄策

恰好此时摩揭陀王尸罗逸多去世了,其国内大乱,大臣阿罗那顺篡夺了王位,不顾之前双方建立的友好关系,派兵攻打王玄策,王玄策也不含糊,虽然只有30个人,照样跟印度人干起来了,但寡不敌从,唐朝使者团大多数人被俘虏,贡物被抢夺。

王玄策与蒋师仁逃走,虽然活了下来,但是没有完成唐太宗交行的任务,敕书与贡物都被抢走,他可不敢回去覆命,王玄策辗转来了吐蕃,向松赞干布说明情况,请求吐蕃发兵支持,当时的吐蕃与唐朝也是友好关系,文成公主还在吐蕃,松赞干布于是同意了请求,派出1200吐蕃兵帮助王玄策。

从吐蕃前往中天竺,泥婆罗(今尼泊尔)是必经之地,当时也与唐朝有建交,王玄策觉得1200人太少,于是又向泥婆罗借兵,泥婆罗当时与吐蕃关系好,双方也有和亲,看到吐蕃借兵了,泥婆罗也借了7000兵给王玄策,王玄策手上就是8200名吐蕃/尼泊尔联军。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和亲

众所周知,吐蕃与尼泊尔人骁勇善战,都是生活在高原的苦寒之地,战斗力强,王玄策带领8200人攻打阿罗那顺,并且得到了其他政权的支持,东天竺王尸鸠摩支持牛巴三万及兵器若干给王玄策,甚至还附上当地的地图,提供一切帮助,也有政权直接发兵相助的。

王玄策率领吐蕃、尼泊尔及印度联军攻打阿罗那顺,仅三天就攻破了城池,斩首三千余人,淹死了一万余人,阿罗那顺逃走,被蒋师仁率军俘虏,余众还想继续对抗,结果再次被打败,王玄策、蒋师仁俘虏其国王妃、王子及以下12000余人,牲畜3万头,收降城邑580座。

唐朝使者的这一战绩震惊了整个印度,天竺各政权纷纷对唐朝表示友好,王玄策、蒋师仁带着庞大的俘虏团回到了长安,将俘虏献给了唐太宗,唐太宗很高兴,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天竺

王玄策获取了这么大的功劳,唐太宗只封了个从五品的朝散大夫给王玄策,这个官职由于品级太低,导致王玄策都没能进入史书立传,而且唐朝根本就不重视这个功劳,不就灭亡个中天竺吗?

李靖灭亡东,突厥,唐太宗因军功封其为代国公,赏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李靖平定吐谷浑后,唐太宗改封李靖为卫国公,授予濮州刺史,并且其爵位可世袭子孙。

侯君集灭亡高昌,并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回到长安后,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赏赐,反而因为侯君集纵容士兵抢掠财物而被关进监狱,虽然不久后又被赦免,但是没有赏赐。

王玄策灭亡了中天竺

为什么王玄策灭亡中天竺得不到唐朝的重视呢?

原因并不复杂,唐朝的利益不在南亚,而在北方大漠和西域,本来就对南亚不重视,而且王玄策所灭亡的中天竺只是印度众多政权中的一个,其实力并不强,从被俘虏的人员来看,其政权的实力甚至不如高昌,侯君集灭高昌也是没啥难度,中天竺的实力与高昌差不多。

王玄策为何能够如此容易灭亡中天竺呢?

1、唐朝的威名在外。

玄奘在天竺学习佛经时,已经对外宣传了强大的唐朝,才导致天竺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以当时唐朝的实力来看,就是整个天竺统一了,也不是对手。

唐朝在贞观年间与吐蕃和亲,双方维持了良好的关系,吐蕃又与尼泊尔和亲,尼泊尔与天竺就是邻居,唐朝的威名天竺也是有所耳闻的。

唐朝威名在外

此时的唐朝就跟当年的汉朝一样,使者在外是相当强横,当年汉朝使者傅介子在酒席上派人直接斩杀楼兰王,并且对楼兰人说道:汉军刚到,你们不要轻举妄动,一有所动,就把你们国家消灭了!

实际上傅介子就是个使者,连军队都没有,就敢在人家的国土上杀死对方的王。还有后来的班超也是一样,简真就是个传奇,班超只带了36人的使者团,在西域借力打力,帮助东汉重开西域都护府。

这些前人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唐朝的使者,遇事不能软弱,而是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也是王玄策借兵的来由,不费唐朝一兵一卒,就靠借力打力,就能灭亡其他政权,这种事早就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了,王玄策不过是学习了前人的精神罢了。

王玄策的战争是正义的

2、王玄策的战争是正义的。

吐蕃人骁勇善战,松赞干布都支持王玄策出兵,这说明吐蕃支持唐朝,王玄策又向尼婆罗借到了兵,说明又得到了尼泊尔的支持,再加东天竺王及当地部分政权的支持,就算不熟悉地形,也有人当带路党,这仗打赢了一点也不奇怪。

这么多政权之所以支持王玄策,根本原因就是王玄策打的是正义的战争,是对方抢了唐朝使者的东西,俘虏了唐朝使者,王玄策不过是想拿回自己的东西和人,王玄策是正义并且合理的。

3、指挥得当,士兵善战。

贞观年间,唐朝人尚武,这是获取军功以晋升的一大手段,别看王玄策只当过县令,但他显然是尚武之人,带着30人的使者团就敢跟印度人开战,没点胆识是做不到的。

后来从吐蕃和尼泊尔借兵,同样也因为王玄策指挥得当,再加上吐蕃与尼泊尔人骁勇善战,这仗当然容易打赢了,王玄策的功绩在唐朝不算什么的,所以才不被唐太宗重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7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度,建立了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唐太宗派遣王玄策出使天竺五国,蒋师仁为副使。当时天竺分为中天竺、东天竺、南天竺、西天竺、北天竺五国。中天竺王尸罗逸多刚死,国
2023-10-23 17:32:00
唐朝最强军功不是武将,竟是一文弱书生?被赞超越战神霍去病?
...墨重彩的一笔。奉旨出使,中途遭变故那年,公元647年,唐太宗李世民命令王玄策为出使天竺国使团的大使。(天竺国也就是现在印度)其实,这已经是王玄策第三次领命出使天竺国了。当时的
2023-01-25 19:46:00
唐朝十几个公主嫁到西域和亲,宋朝为何坚决不搞这一套
...汉朝是一种很常见的外交手段,到了唐朝更是大行其道。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唐朝正值全盛之时,已经开始和亲。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把织女弘化公主嫁到西域吐谷浑国,是为唐朝和亲
2024-06-08 21:20:00
他间接坏大唐与吐蕃的联盟,还间接害死了皇帝
...牛逼啊,得派人去看看,于是向大唐派出了第一批使节。唐太宗高兴坏了,人家那么大老远来的,还翻过那么多雪山,唐太宗还回了很多礼物。并派李义表率使团回访,受到了热烈欢迎。然后派了使
2023-01-07 14:25:00
唐朝大使王玄策为何直接灭了天竺
百里玄策唐太宗去世后,有14位异族君主石像为其陪祀,其中有一位是印度国王阿罗那顺,他是被大唐一个低级官吏王玄策俘虏来的。只能怪这位印度国王手贱,竟然截杀了王玄策带出来的使团,逼的
2024-06-20 10:14:00
王玄策与唐太宗的丹药之谜:历史的真相与猜测
贞观二十三年,一手缔造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太宗皇帝乃是军武出身,身体一向爽朗,晚年虽然偶有小疾,但还真不至于丧命。关于李世民的死,历史上有两种说
2024-01-16 06:49:00
史上最强外交官:因手下被杀,他出兵灭掉一国
...2万余牛马),以及那30余名手下的骨骸返回长安,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赏。但是,当时的天竺国在盛唐面前实在太弱小,唐太宗也没怎么把灭掉天竺国当回事。不过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对王玄
2023-11-03 14:55:00
大唐使者出使印度被欺负,用两千人马扫平印度并俘虏国王
...朝经常派使节出使古印度,加强双方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再次派使节出使印度。使节团一行三十人,阵容颇为壮观。为首的两位使者首领
2023-07-02 11:06:00
大唐最牛使臣,出使别国被扣押,逃出后一人灭掉一国
...的你终于明白霍去病封狼居胥是种什么心情。只可惜,在唐太宗的眼中,天竺根本不够格当敌人,所以你即便做出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资格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俘虏进京后,你也
2023-08-21 16: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