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柳州男子排出一米长虫体!医生提醒:这种食物慎入口,快来看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6-26 23:30:00 来源:科普社会

日前,一男子到柳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门急诊化验室体液窗口检查。他将自带的标本交给医务人员。只见塑料袋里,是一条正在蠕动的虫体,摊开后有一米长。

01

一米长虫体

从患者体内出来的,究竟是什么虫呢?

检验人员将虫体从塑料袋中取出,置于托盘,测量长宽。

该虫体长约一米、直径约3毫米,呈乳白色稍黄,虫体前端较细,逐渐向后变宽变扁,略呈方形。

对虫体的形态学分析及虫体孕节墨汁染色压片后发现,该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分支数目较多,在15—30支左右。

通过以上特征,检验人员确定,该虫体为牛带绦虫。

柳州男子排出一米长虫体!医生提醒:这种食物慎入口,快来看看

02

吃半熟食物惹的祸

与患者及接诊医生沟通后,检验人员发现,该患者食用过半生不熟的牛杂类食物。也正是这个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患者感染绦虫病。

电话回访患者时,检验医学科的医务人员进行了健康宣教,指导他避免再次感染绦虫病。

找到寄生虫虫体或虫卵,是诊断寄生虫病的金标准。柳州市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高度重视寄生虫相关的形态学检验,通过加强科室人员寄生虫检验理论技能培训、实践操作技能、引进新设备新技术和绩效激励等,使寄生虫形态学检验能力和寄生虫病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

柳州男子排出一米长虫体!医生提醒:这种食物慎入口,快来看看

近年来,该院寄生虫检出率不断提高,检出的常见寄生虫有肝吸虫、蛲虫、蛔虫等,也有钩虫、人芽囊原虫等少见的寄生虫,为临床对寄生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为准确的方向。

03

严防“病从口入”

据医生介绍,绦虫又称带虫,寄生在人体的有30余种。

成虫大多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需要1-2个中间宿主,人可以作为一些带绦虫的终宿主或中间宿主。

在我国,常见的有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和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两种。人是这两种绦虫的唯一宿主。

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猪带绦虫病;幼虫寄生于人体皮下、肌肉或内脏,引起囊尾蚴病。目前,国内流行的地区主要在黑龙江、河北、云南和广西等。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与链状带绦虫形态和发育过程相似。

近年来,绦虫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食物种类增多,人们食用未经彻底加热的食物,或直接食用含有寄生虫虫卵的生鲜食物的概率增高,导致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上升,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医生提醒,猪带绦虫病是食入生的或未烧熟的含有囊尾蚴的猪肉所致,牛带绦虫感染则与食入含有囊尾蚴的未煮熟的牛肉有关。

带绦虫病症状主要以消化道症状为主,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而囊尾蚴致病危害远较带绦虫成虫大,尤其是当囊虫侵入脑部时,可出现颅内高压型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亦可出现癫痫发作、失明等症状。

因此,市民应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生熟分开,不吃生或未熟的猪、牛肉。严防“病从口入”,是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根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7 0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柳州一男子吃蚂蚱引起休克?紧急送医抢救
...独特的美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口福消受。前几天,59岁的柳州市民张先生就因为吃了蚂蚱,进了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呢?张先生吃了蚂蚱后,出现全身红疹、异常瘙痒,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及
2023-09-14 15:49:00
“剪刀、石头、布”——海姆立克急救法的作用机制和要点
...日,市民王先生(化名)将一张亲手书写的感谢信送到了柳州市工人医院中医科,信件字迹工整,字字暖心,真挚朴实的语言表达了他对救命恩人中医科技师吴盛尧的感激之情。事情发生在5月11
2023-06-08 08:39:00
女子体内排出10米长绦虫!原是两年前旅游时吃了这种食物
...紧,有东西从里面滑了出来。拿纸一擦,发现是一条2厘米长的白色东西,仔细观察发现,它竟然在蠕动。 有几次半夜睡着了被在会阴部蠕动的感觉惊醒,它半夜出来活动可以到大腿这里,然后再
2024-12-03 17:40:00
男子体内取出一米长输液器
本文转自:太原晚报 本报讯(记者 魏薇 通讯员 赵晗宇 文/摄)近日,山医大一院万柏林分院泌尿外科接诊了一名特殊患者。患者王先生61岁,一周前因排尿困难,痛苦难当,自行将输液器经
2023-12-08 07:27:00
2米长剧毒眼镜王蛇钻入私家车不见踪影,消防人员只能……
4月24日下午柳州市柳南区石烂路一个小区的地下车库里出现一条大蛇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蛇已经钻进附近一辆红色轿车里进入车内寻找,但没有发现蛇的踪迹消防人员利用举升设备将车辆升起终
2024-04-27 20:35:00
柳州闹市区惊现3米长眼镜王蛇!
...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不能随意捕杀。闹市区惊现3米长眼镜王蛇!6月17日20时许,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求助,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寿星北路发现一条疑似眼镜王蛇出没,
2023-06-20 16:51:00
“割包皮杀医案”男子被判无期,医院违规行为是导火索
...去年6月,因对割包皮手术1.2万元的费用存在质疑,广西柳州青年黄某将主治医生残忍杀害。日前,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黄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
2023-04-18 11:16:00
一杯养生茶让柳州女子肠穿孔!医生提醒:这样很危险
...苹果、红枣的养生茶后出现了严重不适,因腹痛难忍前往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就诊。经过细致的检查,医生发现造成患者腹痛的罪魁祸首竟是隐藏在养生茶里的红枣枣核。医生提醒:平日大快
2024-02-20 15:19:00
男子网购榴莲,拆箱时却发现一条一米长的蛇,当场吓出心理阴影
真吓尿了!江苏南京,男子在网上买了一颗榴莲,没成想,拆快递时却发现里面有一条一米多长的蛇,这把他吓得立刻尖叫出来,随后连忙报警处理,哭着说“以后都不买榴莲了”!民警来到现场后,男
2024-09-28 19:1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黑土地上的“参”奇课堂
2025年11月6日下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在地化”学习中心弥漫着独特的泥土气息。四年级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小心翼翼地将一颗颗人参移栽到花盆中
2025-11-13 15:07: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荣获佳绩
鲁网11月13日讯硕果金秋,捷报频传!在第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山东赛事中,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学子再创辉煌,以卓越的表现荣获中学生组优秀奖
2025-11-13 16:01:00
在鄂州杨湾街口,辅警李超十年如“陀螺”般不停旋转的身影,是街头最动人的风景,更是全民共治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这个毗邻三所学校的丁字路口
2025-11-13 13:45:00
近日,辅警“陀螺哥”李超以饱满激情指挥交通的事迹爆红网络。他像是平凡岗位上的一面镜子,映照出何为热爱、何为坚守、何为担当
2025-11-13 13:45:00
客车喷涂“货拉拉”载客,被阜阳交警查获
大皖新闻讯 一辆客车座椅被拆除,车身有“货拉拉”标识,却从事长途非法客运。11月12日,违法车辆被阜阳高速交警现场查获
2025-11-13 13:26:00
工地电缆离奇“蒸发”?霍山警方上演破案“闪电战”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六安市霍山县公安局24小时内揪出盗窃毛坯房预铺电线的“黑手,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7万余元。大皖新闻记者11月13日上午了解到
2025-11-13 13:26:00
初冬的牛庄乡,薄雾含悲,青山垂首。近千名群众自发汇聚,泪水与敬意,共同为一位88岁的老人送行。罗官章书记走了。这位将49年生命扎根于“宜昌小西藏”的共产党员
2025-11-13 12:12:00
泰安高新区助力企业“对话金砖” 精准对接国际市场
鲁网11月13日讯11月10日,由山东省贸促会主办的“对话金砖——山东企业创新发展交流会”在济南山东大厦举办。大会以“共筑金砖合作新纽带
2025-11-13 11:4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2025-11-13 10:56: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去银行提取个人存款,是否需要向柜员详细说明每一笔钱的用途?手机号码如果因为存在涉诈风险被停机,用户又该如何有效申诉
2025-11-13 10:57:00
一针“探”真相!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引导穿刺术,为颈部肿块患者精准诊断
鲁网11月13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超声科成功为一名颈部肿块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术,以微创方式精准获取病灶样本
2025-11-13 10:36:00
冬日暖洋洋(图)
一张童年照片的背后,是一家人对他满满的关爱。每一个骑行往来的人们,都在享受冬日暖阳下锻炼带来的健康与快乐。施工现场,大家干劲十足
2025-11-13 10:35:00
一杯美酒的快乐表达——从文化节的延续效应看古贝春酒文化的精准建构
鲁网11月12日讯(记者 赵洪斌)第二十三届古贝春酒文化节举办至今已过去月余,开幕式主题演出“非遗双酿,曲坛流觞”相声大会的视频还在网络上持续热播
2025-11-13 10:35:00
阳光下的守护丨黔东南公安:用心服务群众 用情守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 黔东南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面对各类突发警情,始终做到快速响应、高效处置,以实际行动守护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025-11-13 09:46:00
我来自易县,是“满族结绳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小时候看太姥姥编绳,我觉得很神奇,几股彩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一会儿就能变成漂亮的平安结
2025-11-13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