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11-17 22:31: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在赤水市,一片片翠绿的金钗石斛扎根于赤色丹霞石上。朱岩与翠植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画卷。每年五六月间,漫山石斛花迎风盛放,犹如为丹霞石坡披上了一袭淡雅的“紫色霓裳”,既为这幅山水画卷添上灵动之笔,也生动演绎着一段“石头上的传奇”。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眼下正值金钗石斛补植补造的关键时节。在赤水市长期镇白田村,村民袁华全一家正忙着整理、打捆石斛苗。他介绍,此前种植的3亩金钗石斛,每年产出的鲜花与鲜条均由本地公司统一收购,但因高温导致部分植株长势不佳,当前正是补种的良机。“政府不仅提供种苗补贴,还派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袁华全说,“这双重保障让我们对种好石斛、增收致富更有信心了。”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为保障补植补造质量,长期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验苗与技术指导工作。农技人员袁有介绍:“我们一般将种植密度控制在30×30厘米,对遮荫不足的区域及时搭设遮阳网,同时做好除草、清理枯枝落叶等日常管理。”他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把石斛产业做大做强,切实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在赤水市葫市镇葫市村,村民李天容和女儿正在家附近的岩石上补植石斛苗。一把铁锤、一颗钉子,“咚咚咚”几下,一丛石斛苗便稳稳扎根石上。在这里,每一块凸起的岩石都成了“聚宝盆”。石斛根系紧附石上,既保持水土,也织就了村民增收的希望。

“我之前种了8亩多、约3万丛石斛,每年五六月采摘石斛花售卖,平时也销售枝条或盆栽,每年能增收五六千元,”李天容说,“前期镇村的党员志愿者上门讲解了产业奖补政策,我打算再补种1万丛。后期一定要把石斛管理好,进一步增加收入。”

“咱们赤水的金钗石斛生长于林间石上,品质纯正、绿色生态!”林间,村民黎林正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热情推介家乡的石斛产品。开播两个月来效果显著,已吸引不少四川、重庆的客户下单购买石斛盆栽,市场反响良好。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最近村里开始补种石斛,我特意赶来记录大家补种的场景和石斛的生长过程,”黎林说道,“同时我也在积极学习电商带货,希望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宣传,让赤水金钗石斛走向更远的地方,被更多人了解和喜爱。”

金钗石斛原生于深山峭壁之间,根系不附泥土,终年浸润云雾雨露,尽得天地自然滋养。自1996年起,赤水市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自然气候与丹霞石资源,启动人工栽培试验,并引进企业开展种苗组培技术研究和种苗驯化。多年来,当地坚持以规范化种植为基础、标准化发展为路径、品牌化建设为导向,推动产业实现从“荒山荒坡增效益”到“岩石旮旯变金银”的深刻转型。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金钗石斛的种植不占用耕地良田。农民巧妙利用荒山石地,将石斛直接栽种于岩石之上,使其与苔藓相伴共生。这种模式不仅有助于防风固土、改善生态,更因管护简便、劳动强度低,吸引了农村老人、妇女广泛参与,有效破解了山区产业发展难题。目前,赤水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金钗石斛基地,带动全市1.5万户5万余人参与产业发展。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据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袁中成介绍:“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10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今年对脱贫户和监测户实施产业奖补政策,按每丛0.5元的标准给予种苗补贴,带动5000亩补植补造工作。同时,农技人员全员下沉一线开展指导服务,有效助推赤水金钗石斛产量稳步增长与质量全面提升。”

当前,赤水市正围绕金钗石斛的药用属性与“药食同源”理念,持续深化产业布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现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5家,集聚各类经营主体44家。赤水金钗石斛已获得国家GAP认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相关产品成功取得欧盟有机认证,现已推出石斛饮片、石斛醋、石斛酒、石斛化妆品等15大系列、40余种产品。

石头上的传奇!赤水补植补造“绿色银行”

目前,金钗石斛中药配方颗粒省级标准已发布,国家标准制定工作正有序推进;国家食药物质目录申报进展顺利;《中国药典》石斛标准修订工作已启动;“百县百仓”项目落地赤水启动建设;招商引资有序开展;销售渠道正逐步拓宽。

随着补植补造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各项扶持政策落地见效,赤水金钗石斛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优势产业。这片扎根于丹霞石上的“绿色黄金”,不仅续写着“石头上的传奇”,更在赤水的青山朱岩间,为当地群众铺就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致富之路。(王亚)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17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银绿色金融为赤水河构筑生态屏障
...并根据工程进度投放贷款5000万元,大力支持习水县构筑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屏障。习水县是赤水河流域优质酱酒的核心产区之一,酒企年产值在180亿元以上,预计未来将保持15%以上的
2023-02-17 12:26:00
绿色金融赋能竹产业链!赤水 “吃”竹人收益可观
...竹子产业进行探索发展,发挥优势扩大竹产业影响力。”赤水市竹文化博览园园长黄勇说。从长江沿着赤水河逆流而上几十公里,会看见赤水河左岸有一座城,就是被称为“竹子之乡”的贵州赤水市
2025-08-08 23:00:00
谱写绿色大文章 向绿向新向未来
...黔山贵水不断流动的“富”。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支持的赤水市国家储备林 建设项目(邮储银行贵州省分行供图)顶层设计一张蓝图绘到底在六盘水市水城区,矗立着当地第一座风电场——水城曹
2024-12-11 16:01:00
建行遵义分行助力赤水竹产业全链条发展
...这里,是漫山皆竹、满眼皆绿的“中国竹都”——贵州省赤水市。近年来,赤水市发挥竹优势、做好竹文章,这条由“绿被子”变成“钱袋子”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诉说着“竹都”二十多年来如竹
2024-04-08 21:08:00
宋艳丽为实现赤水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当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和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努力实现“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推动“大数据”优势
2023-10-11 04:30:00
工行贵州遵义分行:绿色金融助推遵义旅游产业发展
丹霞赤水、翠绿竹海、如画乌江……这是遵义扑面而来的一幅幅秀丽画卷,也正是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然而,这一切美景的背后,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强大助
2024-06-16 00:49:00
“两山”践悟二十年 | 云贵桂三省区深入探索“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当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每一座青山都是“绿色银行”,每一片林地都是“绿色提款机”,每一条清流都是“财富密码”,绿水青山正化为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源泉。云南:
2025-07-06 17:33:00
黔贵山河,万顷绿意绘新梦!
...来自贵州仁怀、云南镇雄、四川古蔺三地生态保护者齐聚赤水河畔,共商赤水河流域治理大计。赤水河一年比一年清,折射着贵州多年来为保护“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不懈努力。贵州既是生态
2025-03-03 12:18:00
大山里种出“绿色银行”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亮点大山里种出“绿色银行”冬去春来夏又至,栖息越冬的候鸟奔赴远方,在成群黑叶猴现身的水城区野钟乡,被绿色“包围”。这里,满山葱茏,绿意盎然;沟谷山坡,绿毯茵茵。
2023-06-17 06:2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中行菏泽分行驻村第一书记牵线搭桥,村企联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鲁网11月26日讯为积极稳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走好平原特色乡村振兴郓城路径,近日,郓城县随官屯镇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村企联建项目签约仪式在镇为农服务中心举行
2025-11-26 11:55:00
@河南人 医保影像可以跨省调阅啦!将带来哪些便利?
大河网讯 “您之前拍过肺部影像,但片子没带,是吗?没关系,如果您同意,我们可以跨省调阅。”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医保影像云跨省调阅启动仪式上
2025-11-26 12:05:00
近年来,校友经济正加速成长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广大校友以及校友会等组织参与的活动,已经不再局限于老同学聊天叙旧
2025-11-26 12:08:00
11月25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铜仁市举行。省委宣讲团成员、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谢念作宣讲报告
2025-11-26 12:35:00
祝贺!武汉工商学院学子在这项赛事中夺冠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蓝静)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文旅与会展创新创业实践竞赛全国总决赛精英赛在浙江永康落幕
2025-11-26 12:39:00
贵州遵义:酒香情韵酿古今
多彩贵州网讯 赤水河潺潺,这条蜿蜒于云贵川交界处的“美酒河”,每年端午节,雨季的到来让河水变得赤红如血,这是丹霞地貌被雨水冲刷
2025-11-26 12:41:00
贵州金元威宁能源公司织金区域首台风机吊装成功!
多彩贵州网讯(通讯员 任益廷 陈羿西 何元强)近日,随着风机叶轮组件在高空与机舱精准对接,威宁能源公司织金区域小寨风电项目首台风机吊装顺利完成
2025-11-26 12:41:00
黔北大地展新颜——遵义市“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多彩贵州网讯 茫茫黔北群山连绵,浩浩乌江奔流不息。在这片曾见证历史转折的红色热土上,“十四五”的五年,是遵义跨越发展的生动注脚——地区生产总值接连突破4000亿元
2025-11-26 12:41:00
三明市举办海绵城市建设技术业务培训会 助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东南网11月26日讯(本网记者 肖晓敏 文/图)为深入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提升三明市在海绵城市领域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
2025-11-26 12:50:00
鲁网11月26日讯近年来,济宁市任城区南张街道积极探索商圈互嵌式统战工作模式,锚定商圈高质量发展目标,创新打造“同心奔富”统战工作品牌
2025-11-26 13:07:00
河南民企创新“新画像”:量质齐升,主力军地位凸显
大河网讯(记者 申华 赵檬)企业是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当前区域竞争的关键焦点和科技政策的支持重点。11月26日
2025-11-26 13:07:00
“吉品进京”香飘生态环境部 “吉字号”名优特产推介活动在京高潮迭起
白山松水,吉品飘香。一场独具吉林风情的名优特色资源推介活动近日在生态环境部成功举办,将大美吉林的生态宝藏与黑土地馈赠带进国家部委
2025-11-26 13:24:00
链接政策、资源与机遇——通州区文旅产业推介会释放新信号
11月20日,通州区在太阳花酒店举办北京城市副中心文旅产业政策宣讲及推介会。活动以“运河之韵·共创未来”为主题,通过系统宣介最新政策
2025-11-26 13:37:00
建为新闻 | 建为历保登场长三角文博会 以科技领潮文化遗产保护
11月20日至22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顺利举办,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为历保”)携核心成果亮相
2025-11-26 13:37:00
鲁网11月26日讯 (记者 邢喆 通讯员 丁一芮)为切实回应群众期盼、有效破解占道经营治理难题,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综合执法中队紧扣“执法为民
2025-11-26 1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