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2-29 10:45:00 来源:胃肠病新科普

如今癌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每年都会带走无数鲜活的生命,是名副其实的“健康杀手”。很多人都非常疑惑:为什么癌症说来就来,让人一点防备都没有?

实际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功”,癌症的发生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除了基因,一些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也可能会导致癌症,尤其与“省”和“懒”这2个字密切相关!

01

省电:做饭不舍得开油烟机

现在几乎家家都安装了油烟机,但有些节省惯了的老人,总担心它费电,做饭时能不开就不开。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但食用油在高温下性质会改变,能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

◎130℃时,不饱和脂肪开始分解,会逐渐形成苯并芘、二硝基苯酚(DNP)等可能致癌物;

◎150℃时会产生“丙烯醛”,会刺激眼、鼻、喉等部位,导致眼睛干涩、咽喉发干、胸闷头晕、有呕吐感等不适症状;

◎200℃以上会产生氮氧化物等强毒性物质,长期过量吸入会影响到呼吸系统,可能引发鼻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

数据显示,长期接触油烟的人群,患肺癌的风险比普通人高2~3倍!这也是女性肺癌高发的一大重要原因。

【建议】:开火前就要打开油烟机,做饭结束后等上几分钟再关;油烟机更推荐下吸式、吸力强的,更能吸走油烟,降低危害。

02

省钱:蔬果坏了不舍得丢,

日常用品不舍得换

1

蔬果腐烂,可能滋生“致癌因子”

花生、玉米、苹果……很多食物买回家里后,放着放着就坏了。这时总有不少人为了节省食物,选择将腐烂发霉的部分切掉继续吃,但这样真的安全吗?当心里面已经产生了大量的“致癌因子”!

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类食物腐败变质后,可能会滋生黄曲霉菌,长期食用,可导致DNA改变,诱发肝癌;而苹果、香蕉等水果腐烂,多是由链格孢霉菌、扩展青霉等微生物侵染导致的,轻则可能引起代谢功能紊乱、肾脏水肿,重则可损伤神经、呼吸、泌尿系统,甚至导致肝脏癌变。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更重要的是,这些病菌的杀伤力往往比肉眼可见的要大,当腐烂达到一定范围时,可能整个水果都已经“有毒”了。

【建议】:

◎花生、玉米、豆类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应干燥密封储存,可用花椒+干海带制成除湿包,有助于防蛀防霉。一旦食物发生霉变,最好整包丢弃。

◎水果尽量挑新鲜的,现买现吃,如果腐烂了,哪怕看起来影响不大,也最好不要食用。

2

日常用品不换新,可能成为“病菌温床”

还有的人为了省钱,厨房里的砧板、竹木筷往往一用就是好几年。殊不知,就是这并不起眼的地方,很容易藏污纳垢!

砧板长时间使用后上面往往有较多的刀痕,而竹木筷长时间使用后往往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容易隐藏食物残渣并导致发霉,可能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甚至随着进食摄入,增加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风险。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此外,厨房的环境往往比较潮湿,尤其是梅雨季节,木质的砧板和筷子很容易滋生霉菌,因此及时换新很重要。

【建议】:

砧板、筷子使用半年后就要进行更换,如果已经出现发霉的情况,一定要扔掉,不要再继续使用了;在用砧板时也要注意,生食和熟食分开切,并且要定期消毒。

03

省菜:隔夜菜不舍得倒掉

我国居民,特别是一些农村人口,都有吃隔夜菜的习惯。吃不完的饭菜,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吃,不放到变质发馊绝不倒掉。其实这种“节省”也容易让身体“遭殃”。

一方面,隔夜菜不仅会流失大量营养,还容易滋生细菌,对于胃肠功能本来就弱的人,吃后易腹泻;另一方面,隔夜菜放置过久,会产生亚硝酸盐,当它进入胃里,会跟蛋白质反应产生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长期食用就可能导致细胞突变,诱发胃癌。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建议】:

吃不完的菜应该及时密封冷藏,并在27小时内食用,但更建议现做现吃;而且剩饭菜吃前一定要高温加热。

04

懒得运动:能坐着就不站着

很多人平时不是久坐办公,就是在家卧床休息;偶尔出门一趟,也是能坐车绝不走路,将“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的理念贯彻到底。殊不知,这种“懒法”会悄悄埋下癌症风险。

研究发现,久坐的人患肠癌的风险会增加约44%!久坐会影响血液循环不畅,血液循环不畅又直接导致肠道的蠕动速度变慢,以及有毒代谢产物向下运送和排出身体的时间变长,长年累月便会增加肠炎,甚至是肠癌的风险。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而久坐人群更容易腹型肥胖。若是脂肪大量沉积在肝脏,会慢慢演化成脂肪肝,不仅会影响肝脏解毒功能,进一步增加肝纤维化、肝癌等风险,还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建议】:

◎每坐1小时就站起来活动活动,勾勾脚尖、踮踮脚,或者按摩一下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

◎每天坚持30~4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即保持运动心率=(220-年龄)*50%~(220-年龄)*70%),可以充分调动棕色脂肪,燃烧白色脂肪,帮助控脂减肥。

05

懒得吃早饭:身体能量不足

早餐是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顿饭,人体每日所需能量的30%左右都来自早餐。然而许多学生和上班族,在工作日为了多睡会,常常不吃早饭;即使到了周末,也经常一觉睡到中午,直接将早饭连着午饭一起吃。时间久了,身体就会“反抗”。

首先,长期不吃早饭会导致营养不良,容易出现头晕、乏力、昏厥等低血糖症状;

其次,甲状腺等内分泌系统会失调,身体的免疫力也会下降,增加便秘、胃炎、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的风险。更有德国埃朗根大学对7000人长期跟踪调查后发现,40%的人习惯不吃早餐,比其他人的寿命平均减少了2.5岁!

很多癌症都是“省”出来的!这6个习惯太伤身,很多人都有!

【建议】:每天一定要按时吃早餐,且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30;早饭还得吃得有营养,尽量吃到3类食物:包子等淀粉类主食,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1-2种新鲜蔬果,以保证营养均衡。

06

懒得体检:错过癌症最早发现期

1/3的癌症其实是有治愈希望的,只要你发现得早。但在我国,很多人缺乏早筛意识,懒得去医院,懒得体检,忽视了身上的癌症信号,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硬生生将其“拖”成了不治之症!

以结直肠癌为例,早期肠癌的五年平均生存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生存率仅为14%。因此,树立定期体检意识非常重要,尤其是高危人群,要注重癌症筛查,早发现、早诊治。

【建议】:

◎乳腺癌筛查:一般情况下,年轻女性可以做乳腺B超检查;40岁之后则最好1-2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胃癌筛查:建议普通人40岁做第一次胃镜,一切正常后每两年做一次;有基础疾病或者家族史等高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肺癌筛查:50岁以上的人群,应每年做一次低剂量螺旋CT,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长期吸烟的人是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提早开始检查。

◎结直肠癌筛查:普通人群建议50岁后每年体检时做一次肛肠检查;而有家族性息肉病的人群,有炎症性肠病的人、饮食不良的人都是高危人群,建议提前到30岁,每年进行肠镜检查。

◎肝癌筛查:慢性肝炎病史、家族史的人,以及糖尿病、肥胖、酗酒人群都是肝癌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彩超,同时抽血化验甲胎蛋白,检查肝功能以评估肝脏状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父母查出哪些癌症,需要提醒孩子们及时做好相关筛查,建议看看
对于癌症,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件罕见之事。不过在很多人眼中,癌症几乎与绝症化为等号,认为一旦查出癌症,就意味着离死亡不远。但实际上,只要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
2023-05-23 07:16:00
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癌症要“趁早”
本文转自:德宏团结报癌症的早期筛查指在癌症引起症状之前以及在可治愈阶段发现癌症。有效的筛查可以早期发现癌症,减少定期接受筛查的人死于癌症的机会。而且,早癌筛查已经得到了各种研究,
2023-07-16 11:54:00
7种癌症的高危人群以及对应筛查方法,建议收藏备用
...那就是几乎每次体检身体都正常,但却突然有一天却查出癌症,而且是晚期,这是怎么回事呢?分明自己一直都在体检,怎么突然就患癌了呢?难道以前的体检真的没用吗?常规体检——很难发现癌
2023-06-11 05:03:00
预防肺癌,要远离“五气”,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肺癌呢?一、中国越来越多人得肺癌,85%和吸烟有关国际癌症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癌症患病人数迅速增加,预计患癌人数可达到1810万、死亡人数960万。在所有的癌症
2023-10-21 06:11:00
这项检查大幅提高癌症治愈率
要问哪种癌症是全世界第一大癌,毫无疑问是肺癌。肺癌既是全世界也是中国第一大癌,无论是发病率还是病死率都是最高的。如果没有肺癌,癌症总体的发病率和列亡率都将明显下降,甚至成为不算太
2023-09-21 11:18:00
鲁医健康说|精准筛查防患未然!肿瘤专家详解高危人群筛查策略
...健康说”健康知识发布会(肿瘤防治主题),为大家介绍癌症防治健康科普知识,增强公众科学防癌意识。山东省肿瘤医院影像科主任医师黄勇介绍,癌症筛查是指在个体出现症状或体征之前,通过
2025-04-18 18:59:00
想要早期发现癌症,不同部位所进行的筛查也不同
“癌症”,一个磨灭生活的词,从诞生那一刻起,就被人们所恐惧。患上癌症,意味着健康的远去,那种深深的无力感犹如最浓厚的阴霾,散不去,久久笼罩着患者和其家庭。在今年3月25日,国家癌
2023-10-20 15:20:00
鲁南制药:癌症筛查,应该这样做!
在我国,80%以上的癌症患者被诊断时已是中晚期。小南提醒: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今天,小南将带大家了
2024-04-17 10:46:00
2024年四癌联合筛查项目今日启动(图)
...风险居民免费初筛和复查主持人 赵津市肿瘤医院专家为癌症高危风险居民复查。 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2024年我市常见恶性肿瘤联合筛查项目今日正式启动。从即日起至9月底,项目将为市内
2024-04-16 05:40:00
从20岁至70岁,防癌检查清单公布,建议收藏
癌症是众所周知的一种恶性疾病,可能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的伤害,而我国也是一个癌症发病率比较高的国家,根据世卫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署发布的数据来看,在2020年全球共新增癌症患者19
2023-01-26 06:4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院内首例!齐鲁医院甲状腺外科完成一例经颈入路腔镜辅助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曾庆东教授和主任吕斌教授、副主任李鲁传教授的指导下,盛蕾副主任医师和石金源医生凭借精湛技术与创新思路
2025-10-14 12:33:00
东城中医医院柴雨欣:小儿抽动症——针药结合,让“小风车”转得更稳
柴雨欣,执业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周日下午。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5-10-14 09: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要点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三、周四全天出诊。善于治疗小儿脾胃失和
2025-10-14 10:58: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中医调理孩子脾胃的“私房笔记”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4 10:58:00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
2025年度益生菌8大品牌详细解析与选购指南便秘口臭
肠道健康问题正成为国民健康改善的关键议题 —— 中国肠道微生态研究中心 2025 年联合 28 家三甲医院发布的《国民肠道微生态健康白皮书(年度版)》显示
2025-10-13 1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