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新能源车怕冷似乎成为每年都要被讨论的技术话题。这不,在这轮席卷全国的寒潮下,新能源车的车主们已经开始吐槽了。比如说某位来自上海的网约车司机,近日充满400多公里的续航,要花比平时多出近一倍的时间。这还只是充电一个方面,而在续航、性能、操控安全等方面,新能源车更是有着全方面怕冷的技术限制。那么这些每年都会听到的吐槽,到底从技术角度有所改进了吗?只要续航堆得足够多,电动车就不怕冷?
新能源车怕冷是一个基因自带的问题,即便是燃油车,低温状态下也容易遭遇难以启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现阶段使用的核心电芯材料,本质上都会因为低温,而导致电池活性下降,从而影响续航以及性能释放。即便三元锂比磷酸铁锂更抗冻,这也只是相对而言。更何况,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呈现遥遥领先的状态。
不过天赋上的缺陷,可以被后天弥补。梳理一下动力电池怕冷的核心,虽然有着对续航、制暖、性能等多方面的焦虑。但它们最终都可以落脚在一个点上,那便是电池容量。其中又可以细化为电池自身的容量,以及补能的便利性。也就是说,在用户“手中有电”的情况下,所谓新能源车怕冷,是可以被大力出奇迹冲散的。
想要做到长续航,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主要是通过提升电芯能力,又或者提升电池包的可用容积两套方案。电芯方面,即便是磷酸铁锂电池,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都有研发磷酸锰铁锂,或类似技术方案的动作。意图在保持磷酸铁锂稳定性的同时,提升电芯容量。另一个技术案例,是刚落地的极氪汽车金砖电池。同样是磷酸铁锂技术路线,在电芯方面也通过提升正极活力,以及通过快速打通电解液、负极等通路,强化锂离子脱嵌的效率,从而实现性能上的提升。比如说在磷酸铁锂电池的基础上,兼容800V高压平台。当然,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寒冷带来的焦虑,从技术上来看,还得等到诸如钠电池、固态电池等技术的最终落地。
至于对电池包技术路线方面,则已经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比如比亚迪的CTB以及特斯拉的CTC技术等等,都是通过将动力电池集成在车内结构内,使其获得更多布局电芯的空间。类似的还有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通过无模组化的布局,实现更高效率的电芯布局。配合三元锂电池,整体能量密度可以被提升至255Wh/kg的水平,轻松实现千里续航。现实的案例就有采用宁德时代140kWh电池包的极氪001,其CLTC纯电续航里程达到1032公里。
而有了更长的续航里程,以及诸如800V高压平台这种高效补能的技术,最终还得充电设施能够跟上节奏才行。由于在直流快充方面,国内车企普遍采用的都是高压方案,而非特斯拉的高电流方案。所以天然地与纯电动车800V高压路径相匹配。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有小鹏汽车与华为等等。其中,小鹏在去年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S4超级快充桩,最大充电功率达到480kW。而华为前不久也宣布要在明年铺设超过10万个液冷超快充电桩。只从技术角度来说,华为与小鹏的超级快充桩都应用了液冷技术。在耐久、轻便、实用等方面拥有更大优势。SiC材料的应用,更是从技术上,将充电桩卷到了与纯电动车一个水平线上来。无论是效率还是功率,都将电动车补能推至了按秒来计算的时代(根据粗略计算,车型匹配的情况下,华为充电桩,可以实现充电1秒行驶1公里)。
插混和增程,意外实现降维打击?
而在聊完纯电动车现阶段能够如何对抗寒冷之后,你会突然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插混(含增程)车型简直是降维打击?首先,续航焦虑对于它们而言约等于是不存在的。而且由于搭上了电池电芯的技术进步,单位面积内能够携带的电池容量也在提升。在今年推出的新车中,已经很难看到纯电续航仅50多公里的插混产品。更有意思的是,插混(含增程)车型,由于保留了内燃机结构。所以理论上也可以在水温上来之后,理由内燃机产生的废热为座舱与电池本身提供热能。这极大缓解了能耗,提升了自身效率,算是在另一个维度兼具传统燃油车与纯电动车的优势。
而在对抗寒冷的问题上,插混(含增程)甚至还有“意外收获”。同样由于保留了内燃机结构,插混(含增程)车型即便深度电气化之后,绝大多数情况下,仍然需要在前桥上保留驱动结构(除非如奔驰、宝马等原生纵置后驱车型,再增加P2电机后,车辆仍然能够保持后驱特质)。这导致插混(含增程)车型天然在技术上适配前驱或者四驱结构。特别是剥离传动轴等机械结构后,四驱结构客观上被新能源降低了门槛。哈弗Hi4技术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P2+P4的双电机结构,就能轻松实现四驱。即绕开了传统纵置发动机单P2电机的局限性,相比P1+P3+P4结构,又能做到成本上的可控。但以上方案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插混(含增程)在馈电状态下,用户能够抗住使用燃油的成本。毕竟,它们的纯电续航增加了,也无法与同时期的纯电车型相提并论。所以车辆在寒冷状态下,遭遇馈电场景的风险会加大。
那为啥纯电动车,特别是排除主要为前驱的廉价代步车之外,中高端纯电动车热衷于造后驱呢?答案还是要从技术上来找。曾几何时,万转电机就被称为高转速了。但眼下像特斯拉、华为等等,已经把单颗电机的转速推至2万转以上。且不说性能上,单电机后驱已然是“过剩”状态。超高转速的电机,甚至正在堵死电动车变速箱的技术方案。在这种基础上,还增加前置电机,除了毫无必要,还会影响好不容易省下来的空间。因为前桥的空间冗余,可以拿来布置更为复杂的悬架结构,甚至为车辆的前后配重预留更多空间。可以看到,这方面所有的技术路线都是围绕性能和驾驶体验而来。同等情况下,即便是燃油车,也同样免不了在冰雪道路上考验驾驶员的技巧。
只是对纯电动车而言,由于电机输出的特质,以及功率和扭矩上的绝对优势。即便在大多数情况下拥有更好的车辆重心,甚至更优秀的轮胎的背景下,后驱纯电动车仍然更容易突破抓地力极限。技术上能够规避的办法是强化限滑功能,比如更有针对性的车身稳定系统调校,或者干脆配备后桥差速器。当然后者无疑会推高成本,所以现阶段都主要配备在更为昂贵的车型身上。对于更多驾驶员而言,选择培养自身驾驶技巧,或者干脆更换雪地胎,是可操作性更强的办法。
总得来说,新能源车怕冷,核心还是在电池技术方面。在电芯材料没有革命性的升级之前,这种怕冷的症状只能克服,暂时无法做到理论上的根除。但更大容量的电池、更稳定的性能、更快速的补能,都极大缓解了现阶段新能源车怕冷的焦虑。即便以“最怕冷”的纯电后驱车型为例,只要能够做到稳定补能,那么在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怕冷更多也还是一句调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7 13: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