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田间有“数” 种养有“术”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8-14 05:1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田间有“数”种养有“术”

——浙江余杭现代农业的数字化维度解析

毛华敏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朱海洋

余明胜种了20年田,是远近闻名的种粮能手,去年刚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麻车头村时,忽然发现满身绝技无处施展。田还是那丘田,可布设了一众智能化设施后,土壤有监测、排灌能预报,进排水全都智能化控制。但很快,老余就适应了这些“新伙计”。还别说,以前靠经验,现在靠数字,两者珠联璧合,来得更轻松。

来到余杭新近打造的“低(零)碳田园”,里头门道十足:时下最前沿的生态拦截沟渠、精准排灌系统等悉数上阵,像水稻生长、虫情测报皆有算法模型。接下来,以此为试点,余杭将进一步推广,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新“稻”路。此类景象,在余杭其实不足为奇。

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数字经济高地,余杭乘“数”而上、破浪而行,数字化跑出加速度。其带来的巨变不仅体现在各类经济报表上,还延伸到了乡间地头。粮食、果蔬、水产、畜牧等一众产业,因为有了数字化加持,赋予了余杭“高效生态农业”这张金名片新内涵。

示范引领,效益看得见

“你看这个摄像头,可不光简单监控记录,而是具备人像识别功能;再看自动饲喂机,并非让猪敞开吃,而是根据大数据形成的采食曲线,既能保障营养,又可控制成本;配种数字化也很管用,使得母猪群发情、排卵、配种和分娩同步化……”谈及牧场里的“黑科技”,杭州清波华腾牧业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汤金强如数家珍。

余杭并非畜牧生产大县,但为数不多的几家猪场,个个不同凡响,尤其是新建的万头猪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更是独领风骚。在汤金强看来,正因为有了规模化基础,机械化、智能化设施具备了用武之地,反过来讲,也只有通过“机器换人”,才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风险,实现精细管理。

在养殖场内,有着全生命周期的数智化体系,而在场外,则是另一张数字物联网。为实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余杭专门建了一套生态监管系统,打通种养循环。天刚破晓,趁着凉爽,鲁根军已驾着沼液车开始了一天的作业。液位仪自动读取沼液容量,车载定位系统每30秒上传位置,载重、路径、时间等信息一览无余。种养殖两头老板都无须多加烦心。

日益完备外加日益智能的社会化服务,是余杭发力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也为众多小型规模经营主体提供周到服务。目前,全区共建成5家农机综合服务中心、9家全程机械化应用基地,另外还有3家农机创新试验基地和4家数字农机应用基地。在余杭的布局中,建设这些数字农业示范园区,旨在加速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管理的全流程智慧化。

入伏后,地头蔬菜容易打蔫,此时正值夏日“菜篮子”空档期。在杭州宇航梦园农业有限公司,蔬果叶菜久经“烤”验,每天依然保持8-10吨的供应量,秘诀就在智能大棚里。开启空气循环系统和循环水降温系统后,10分钟左右,棚内温度就可下降5-8℃。大棚上方的风机和侧面的水帘,犹如给蔬菜穿上了薄薄的“防晒衣”。

据了解,这样的大棚不光降温有“凉”策,借助各类传感器,还能实时监测气象环境、土壤环境、生长情况等,并可远程云平台操控,自动喷洒、自动换气等,以确保环境最为适宜。近年来,无需政府多加引导,很多果蔬生产主体看到效益后,也都纷纷引入智能设施。

短短几年,全区涌现出13家省级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数量占到杭州的1/3以上。余杭也因此获得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荣誉。

场景应用,全链条赋能

如果说“机器换人”给生产经营主体带来的直接动力来自效率提升,那抛开这个层面,把视角聚焦到整个数字化应用场景之后,就会发现,余杭的“数智之术”并非一招半式,而是全链条、全流程赋能。

径山茶是余杭的特色产业,可谓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如今,该产业具备“数字一张图”,涵盖了GIS地理信息服务、视频监控云服务和茶产业大脑,如同智能“大管家”。尤其是茶产业大脑,技术服务、金融服务、市场销售等功能一应俱全,直击各个产业痛点。

同样在另一个农业大镇,为了种出好梨,鸬鸟镇推出智慧农业云平台,将气象监测系统与梨树生长监测设备等接入其中,并通过采集蜜梨生长全维度数据信息,进行智能化分析,反过来科学指导生产管理。

记者发现,每个特色应用场景,其实就是量身定制的系统解决方案。在“低(零)碳田园”,对于地头操作者余明胜而言,有各色设备助力,一人掌管833亩水稻田,依然游刃有余;而对于整个田园的负责人吴立芳来说,“云端”种田带来的效应则是综合的。

“比如灌水、施肥、除虫等方面,从时间、计量、地域各个维度精准化操作,从而实现水稻生产的碳减排:单季水稻甲烷排放量较传统模式减少30%以上,亩均碳排放当量较传统模式减少达25%,农资与人力成本可节省约两成。”吴立芳说。

据了解,如今,立足高效精致生态化,余杭提出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依托信息产业发达优势,通过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惠农服务信息化,助力数字农业经济发展。

对全区粮食种子的数字化管理就是一个典型的具体应用场景。针对农资经营单位和种粮大户,余杭分别建立两张“网”,并在农机上安装北斗终端,一手抓执法监管,另一手抓技术服务,确保农户买到放心种子的同时,倒逼当地种业高质量发展。

模式输出,开辟新空间

“山行做数字化农业,农业生产的同时,更生产农业大数据。”初听董剑锋的这一观点,颇有些拗口,但耐心听他讲完,就会恍然大悟,继而刮目相看。董剑锋是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一名信息技术的科学家,在余杭瓶窑镇落地了一个彭公数字农场。

这个农场的特别之处,从办公用房的设计感就能充分感知。不禁让人恍惚,其究竟是文创企业,还是农业企业。可当看完琳琅满目的数据模型后,错觉又多了一层:也有可能是个科技公司。1243亩地,22名员工,半数学历在本科以上,还不乏名校生、海归派。在这里,他们不仅要懂技术,更要懂农业,因此个个晒得皮肤黝黑。

“当然,这些数据模型还需不断修正。从不同品种、不同环境因子、不同植物本体数据等出发,进行工作流程标准化拆解、流水线式精准生产,让决策越来越高效、越来越精细,这将是多么伟大的基础工程。而时间的积淀,就是最好的‘护城河’。”在董剑锋看来,数字可以驱动生产,其本身到了一定阶段后,也是一种重要资产。

能预见的是,未来的彭公农场售卖的绝不止产品本身,更关键是数据模型和整套技术方案。在余杭仁和街道的恒泽农业,前些年已先行一步,开始了技术孵化与输出。这个占地1060亩的现代农业园,以海水鱼集约化养殖为主,背后有着十多项专利,近年来还吸引孵化了26家科创、文创企业。

如今,经过十多年发展,恒泽农业走出了一条合作运营模式,由公司负责鱼苗、饲料的统一供应,以及统一养殖规范、疫病防控、产品收购,农户按标收购即可,通过“鱼校长”品牌运营,企业也由此成功转型成为集全产业链和供应链“两链”融合的特色科技农企。

地处径山镇漕桥村的蓝天农业是国内最大的罗氏沼虾育苗基地,工厂化育苗设施占地就有5.2万平方米,设计年产能达50亿尾苗。现在,从这里走出去的虾苗,外加整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辐射到了多个省份。

浙江土地资源紧张,过去走出浙江发展浙江,派生出著名的“地瓜经济”。今天的余杭农业,同样以品种、数字等作为核心科技,引各地人才归巢,再把技术、模式、品牌等向外输出,形成分工合作和产业重构,正茁壮长出“大地瓜”,开辟发展新空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4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字化+科技化+机械化”助力 秋粮收获进入扫尾阶段
...茬收获季,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机收。联合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将稻穗卷入机器中,转眼间颗粒饱满的稻谷就堆满机仓。这里的再生稻一次插秧、两次收获,不仅省工省时省力,而且产量还比单
2023-11-12 11:12:00
...养系统,也给这里的农作物生长装上了“数字大脑”,让田间地头结出的“致富果”满满都是“科技味”。从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到指尖操作实现数字化耕种管理,瓶窑做了什么?近年来,瓶窑镇加
2024-02-04 06:21:00
争春·看浙江丨科技抢春忙 田间气象新
...江大地,生机盎然。畦垄上空,一架架无人机穿梭飞过;田间地头,一辆辆现代化农机轰鸣;海塘滩涂,一个个数字化终端“显威风”……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浙江各地纷纷投入春耕备耕,田间
2023-02-22 18:39:00
商报讯 春回大地,杭州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余杭径山镇的茶农抢施春肥,萧山益农镇的菜农铺设农膜,临安於潜镇的旋耕机轰鸣作业……与之呼应,作为服务“三农”的国家队,杭州市供销社以“
2025-02-27 10:20:00
“谁来种地” 余杭答案再升级
...,正是春耕备耕好时节。眼下,余杭乡村沃野一片生机,田间却空无一人,令人不禁产生疑问:小麦连片返青,到底是谁在种地?在瓶窑镇张堰村,一架植保无人机从低空掠过麦田,朝着麦苗均匀喷
2024-03-14 06:41:00
...科研实验室落户 名优茶采摘机初亮相“科技+机械” 引领余杭农业高质量发展本报讯(记者 沈维 余杭微融圈 闵玲艳 朱建杰)名优茶也能用机器采摘?不会损伤茶叶吗?机器采茶生产效率
2023-04-21 06:06:00
余杭街道:专业人才拉开强村富民新图景
...负责8村的乡村运营。初次见到刘松,就是在永安村的稻田间。这个皮肤黝黑、体格清瘦的青年,说话腼腆,但他的脑子里装满了村庄运营的思路。走在田间,他会解释数字农业如何做到精准种植、
2023-08-23 07:56:00
余杭亮出“32141”目标密码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提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余杭亮出“32141”目标密码浙江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实验大楼效果图记者 白赟 余杭微融圈 徐颖2024年才“开工”,余杭已是一片塔吊林立
2024-01-09 06:25:00
杭州2+2!两份省级农业科技相关创建名单公布
...工具,自行开发农业MES与ERP系统,初步建立数字模型指导田间生产的生产机制,为农户、农企和农业管理部门提供了全面的农业数据支撑,为农业的数字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淳安县大
2024-02-14 13:0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