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终,以17.74%的超高收视率,力压当时的三部热剧:《康熙王朝》、《笑傲江湖》和《情深深雨濛濛》,夺得了央视年度收视冠军。
如今,22年过去了,它在豆瓣上的评分仍然高达9.4。这样的成绩,不管是在“宅门剧”的范畴里,还是在国产剧的历史中,都堪称“巅峰之作”。
也难怪,主演这部剧的斯琴高娃,也盛赞它是“当代的《红楼梦》”。
《大宅门》之后,导演郭宝昌仍想延续经典,分别于2003年和2013年,创作了《大宅门2》和《大宅门1912》。
可剧集的质量,全都不能和第一部同日而语。
尤其是《大宅门1912》,虽然在原班人马的基础上,又请来了诸如“古装美人”何晴和“拼命三郎”王志飞这样的实力派演员。
拍出来的作品,在豆瓣上的评分却只有5.6,连及格线都没有达到。
可见,这部位居巅峰的《大宅门》,已然成了一部无法复制的经典。
既然是经典,必然值得反复回味。
接下来,番茄君就带大家重温一下这部经典之作,看看它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又有哪些动人心弦的艺术价值。
01、郭宝昌:不写《大宅门》我死不瞑目
《大宅门》用一个中药铺“百草厅”的兴衰史,串联起了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家族的创业史,但只要看过这部剧的观众,很难不被剧中人物的爱恨情仇,以及剧中所展现的时代背景所吸引。
更让人赞叹的是,这些引人入胜的情境,全都潜藏在一系列细节当中,让观众在不知不觉间,就进入到了创作者们所营造的世界当中。
举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哪怕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观众仍然记得白景琦是怎样用一泡屎,从当铺里换来了两千两银子。
如此极富传奇性的细节,新奇有趣又接地气,很难不在观众的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
诸如这样成功的细节,在《大宅门》中比比皆是。
比如,二奶奶的葬礼上,黄春和雅萍相继离世;
再比如,“混”了一辈子的白三爷,最后为了家国情怀,用“大烟膏子就酒”自杀身亡。
能把一部跨越多年的“宅门剧”,创作地如此有生活纹理,这不得不归功于《大宅门》的编剧兼导演——郭宝昌。
而郭宝昌能创造出如此成功的作品,又不得不归功于,他亲身经历过的宅门生活。
对《大宅门》略有了解的观众,可能听说过,这部剧取材于现实。
剧中的百草厅,在现实中的原型是“同仁堂”,而剧中的白府人,则对照现实中创办同仁堂的乐家人。
郭宝昌就是在乐家生活了很多年,只不过,他是被买来的一个养子,12岁才正式进入乐家大院。
正是这种身处其中又难以融入的外人身份,让他对宅门中的生活进行了一系列反思。
再加上他天资聪颖,5岁能唱戏,8岁写文章,所以16岁的时候,他就动笔写下了《大宅门》的雏形。
可惜,养母看过之后,觉得他是在揭露家丑,一把火烧了他的文稿。
后来,郭宝昌分别于大学时期和结婚之后,又着手写过两次《大宅门》的剧本,但这两次写的剧本,分别被毁于时代风波和家庭巨变。
直到1994年,54岁的郭宝昌第4次提笔,闭关8个月,才终于将自己心心念念了将近40年的宅门故事,完完整整地写了出来。
被人问及写作的动力时,他说:“我知道如果《大宅门》的心愿不完成的话,我这辈子都不能够安生,死不瞑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0 13: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