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上真实的高滔滔,缔造“元祐之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9:25: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平乐》里面的高滔滔,历史上确有其人,她便是北宋宣仁皇后高氏,在儿子宋神宗去世后,因孙子赵煦继位时年仅八岁,身为太皇太后的高氏得以垂帘听政,执政期间清正廉明、勤俭节约,一手缔造了“元祐之治”,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同样导致了对北宋末期影响巨大的“元祐党争”。

高滔滔出身官宦之家,历经四朝也曾垂帘听政

高滔滔乃是建雄军节度使高继勋的孙女,其父高遵甫曾任北作坊副使,因而也算是出身官宦之家。庆历七年(1047年)三月,年仅十五岁的高滔滔,便嫁给了时任岳州团练使的赵宗实(后改名赵曙),被封为京兆郡君,并在次年就生下了长子赵顼(后来的宋神宗)。

赵宗实虽然不是宋仁宗赵祯的亲生儿子,但宋仁宗因早年无子,赵宗实自幼便被接入宫中,交由曹皇后抚养。虽然后来因宋仁宗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而返回父亲身边,但由于赵昕最终夭折,赵宗实还是于嘉祐七年(1062年)被立为了皇子,并改名赵曙。

嘉祐八年(1063年).三月,宋仁宗驾崩,赵曙继位为帝,是为宋英宗,而高滔滔则于一个月后被立为皇后。宋英宗在位仅四年,便于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驾崩,太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高滔滔随之被尊为皇太后。

然而,任用王安石变法的宋神宗却再度英年早逝,元丰八年(1086年)三月,年仅三十八岁的宋神宗驾崩,其年仅九岁的儿子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因天子年幼,被尊为太皇太后的高滔滔,开始垂帘听政,直到元祐八年(1093年)去世,终年61岁。

个人品德毫无问题,一手缔造“元祐之治”

高太后垂帘听政之后,在执政方面“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其执政的九年间,被认为是宋朝最为太平、百姓最为安乐的时代,史称“元祐之治”,甚至被誉为堪比汉朝的“文景之治”和唐朝的“贞观之治”,而这些与她的个人品德可以说息息相关。

高太后本人极为崇尚节俭,被称为““恭勤俭度越前古”,并教导皇帝“一瓮酒,醉一宵;一斗米,活十口。在上者要尽量减少浪费,提倡节俭”。高太后本人节俭到了什么程度?作为太后的她除了参加朝会典礼之外,在宫中甚至穿着布衣而不用丝锦,又因羔羊幼小食之有伤天和,而下令不得宰羊羔为膳。

与此同时,高太后对于外戚的限制同样极为严格,早在宋英宗和宋神宗在位之时,高太后就拒绝给弟弟高士林升官,给高家修建宅第,而在临朝听政之后,不仅拒绝了官员“加恩高氏”的请求,甚至连之前的私恩赏赐都减去了四分之一。而其两个侄子本应升官,还被高太后强行压住,直到宋哲宗一再请求,这才勉强升了一级。

作为一名女子,高太后毫无疑问有着极为出色的执政才能,再加上其自身品德极为高尚,这才使得她执政期间,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宋史》评价道,“临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文思院奉上之物,无问巨细,终身不取其一,人以为女中尧舜”。

由于自身局限性,又一手酿成了元祐党争

高太后的执政才能虽然较为出色,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导致其对王安石变法持全盘否定态度,导致在其执政期间新法派惨遭打击,再加上其与孙子宋哲宗之间的矛盾,使得北宋朝廷迅速陷入严重的党争之中。

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之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政策缺陷、用人不当等原因,在后期却也闹得朝野内外动荡不安,或许正因如此,高太后对于王安石变法一直持反对态度,执政之后便立即将司马光再度拜相,而曾经因反对新法而被下放贬谪的吕公著、文彦博等官员也开始再度受到重用。

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守旧派再度声威高涨,司马光更是使用“以母改子”的政治手段,直接上了一道《请更张新法》,将新法比成毒药,导致新法被全面废止。而曾经的变法派,也开始惨遭报复打击,蔡确、吕惠卿等大量变法派被贬谪,蔡确、章惇和韩缜更是被斥为“三奸”,这使得王安石变法以来的党争开始加剧。

在高太后临朝听政时,由于军国大事都由其与几位大臣处理,赵煦对朝政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而大臣们也认为赵煦过于年幼,也根本不予请示。朝堂上,赵煦的御座与高太后座位相对,大臣们向高太后奏事时,恰好背对赵煦,以至于赵煦亲政后在谈及垂帘时说,他只能看朝中官员的臀部和背部,这自然使得赵煦对于高太后和大臣们有所不满。而到了赵煦十七岁时,高太后本应还政,但却仍然保持着垂帘听政的习惯,而大臣们依旧没有重视已经逐渐长大的皇帝,甚至也不劝太后撤帘还政。

高太后和大臣们的这种态度对赵煦影响极大,此时的他虽然无法直接与之对抗,但内心已经极为抵触,例如有次高太后问赵煦为何不对大臣的奏对表达自己的看法,赵煦直接回道,“娘娘已处分,还要我说什么?”被彻底惹恼的赵煦,在高太后病逝,自己亲政之后,开始对朝中的守旧派再度展开清算,绝大部分的旧党党人都被放逐,同时对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免役法、青苗法等政策,也进行了恢复。

绍圣初年举行郊祀大礼之时,按理朝廷要颁布大赦诏令,甚至连死囚都可以减轻惩罚,然而当有大臣请示是否可以赦免被贬谪的旧党官员时,却被赵煦立即拒绝。后来,又有人建议是否可以让谪居岭南的刘挚等“稍徙善地”,赵煦却说“刘挚等安可徙”,由此可见赵煦对高太后和元祐党人的痛恨。

如上所述,高滔滔虽然具备一定执政能力,个人品德也丝毫没有问题,甚至还缔造了“元祐之治”,但由于个人的局限性,却也导致自王安石变法以来初现端倪的党争开始加剧,可以说北宋末年陷入不可收拾的党争,正是自高太后执政时期而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元祐更化在历史上有什么影响
...宋神宗自然很高兴,两人一拍即合,开始了变法,这就是王安石变法。对于王安石变法,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群奸肆虐,流毒四海,这说法可够毒的。也有人对其的某些方面予以了肯定。但不管怎
2024-05-27 10:24:00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中,但只有这两位能称为“女中尧舜”
...后,其子宋神宗即位,高氏尊为皇太后。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变法,寄托信任于保守旧派的主力司马光。1085年,其子宋神宗病故,长孙哲宗赵煦年甫十龄。高太后遵神宗遗诏辅立幼主,被尊
2023-01-25 21:34:00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后宫成最大阻力
...宫当中的诸多势力都被王安石一笼子扫了过去。不久之后王安石变法,让整个朝堂为之唾弃谩骂,甚至捎带脚把皇帝都骂了一顿。但宋神宗什么都不怕,仅仅在一年之后就提拔王安石为中书门下平章
2024-01-19 19:28:00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积极有效的强宋政策。他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其文采斐然,也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在熙宁变
2023-05-15 12:02:00
宋神宗罢废新法,为何又听信吕惠卿恢复新法?
宋神宗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非常坎坷,不但受到保守势力的阻扰,也经历了多次波折,整个过程异常艰难。尤其是在郑侠借用熙宁六年的北方大旱上书《流民图》后,熙宁变法遭受第一次重创,几乎到
2023-05-15 21:11:00
王安石为何常年不洗澡,妻子都不愿与之同床
...行,宋仁宗和宋真宗都不是,直到宋神宗上台执政。只是王安石变法来得太过迅猛,自然也动了大贵族们的蛋糕,以至于曹太皇太后和高太后等人纷纷在宋神宗面前哭诉,说王安石的变法是乱了天下
2023-01-01 14:32:00
王安石道出宋朝现状,看宋神宗如何应对?
...的地位,他又敢对宋神宗做什么吗?让我们继续来看。当王安石变法变到最关键时刻,宋神宗先后受到了诸多打击,而受到诸多打击的宋神宗再也不听从王安石的命令了,或者说对于王安石的建议也
2024-01-14 20:16:00
赵光义继位之谜与“烛影斧声”事件:权力斗争与民间传说
...《资治通鉴》的写作就是他所提出来的。变法党争参见: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宋英宗去世后,他的长子宋神宗赵顼即位。宋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
2023-11-03 08:32:00
浅谈​宋朝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
...后的“熙丰变法”,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的另一个名字“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熙宁和元丰年间由宋神宗和王安石主持的变法。由于是在皇帝的领导下,变法的内容和影响力都远
2023-07-15 09: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