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2:0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王安石是宋朝最著名的宰相之一,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后世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主持的“熙宁变法”也被称为”王安石变法“,被认为是积极有效的强宋政策。他在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因其文采斐然,也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实在熙宁变法之前王安石就已经名闻遐迩了,是宋朝文坛的风流人物之一。可是他却多次恳辞朝廷的委任,表现出了无意于仕途的意愿。甚至于在宋英宗治平年间,朝廷多次征召他入京为官,他都找各种理由拒绝,直到宋神宗即位才答应。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是士大夫文人们的主要理想,儒家学者们更是总结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系列人生历程。作为宋朝文人中最优秀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安石在众望所归下入京为官本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是他从宋仁宗后期便开始以各种理由推辞,到了宋英宗时期干脆躲在老家以母丧为由避而不见,实在是有违士大夫们的人生理念。有人说王安石清高,不愿意沾染官场的污秽,无意于仕途。但从熙宁变法的情况看,事实显然并不是这样的。如果王安石真的清高到如此境界,他根本不会接纳宋神宗递出的橄榄枝。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从熙宁变法来倒推,可以看出王安石对于仕途还是很在意的,否则不会提出一整套变法强宋的措施,以至于搅得宋朝朝野天翻地覆。由此可见他在隐退老家期间,并没有放弃对仕途的探索,也一直在尝试着寻找强宋的办法,最终才拿出了一套变法措施。因此很多人感到疑问,王安石为什么不提前把措施拿出来?为什么从宋仁宗后期,到宋英宗的整个时期,都对朝廷委任的官职视而不见呢?要知道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做官都是绝大多数文人的终极理想。王安石既然没有放弃仕途,却又做出这副清高的模样,其目的何在?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要解释上述问题,这要从王安石做官的历程开始分析。王安石是宋仁宗庆历二年的进士,先任淮南节度判官,后调任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期间政绩斐然,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勤政爱民,得到了很高的赞誉。王安石先后得到文彦博、欧阳修等朝廷宰执大臣的推崇,成为新进官员之中最为杰出之一。宋仁宗嘉佑三年的时候,他入京任度支判官,向宋仁宗提出了《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是他第一次提出变法强宋的主张。这里面王安石总结了他为官多年的经验,指出了宋朝弱势的积弊,提出了强宋的一系列措施。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然而宋仁宗虽然口头上对王安石进行嘉奖,但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此后王安石就开始闹脾气了,对朝廷委任的官职各种推辞。很多官职都是在他多次推辞后才勉强接受,其中不乏修《起居注》、任直集贤院、知制诰等朝廷重要职务。这些职务从宋朝的官场潜规则看,都是作为未来宰相的备选官职,可是王安石却坚决推辞,摆出一副无意于仕途的模样。嘉佑八年,他更是以母丧为由,直接辞官回江宁守丧。整个宋英宗时期,朝廷多次征召王安石,王安石都无动于衷,用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拒绝入朝。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王安石越是拒绝入朝,他的声望就越高,到宋神宗初年达到了顶峰。因此很多后世学者分析的时候,都认为王安石是故意在养望,为后来入朝当宰相作准备。实际上这种说法是完全没有证据的主观臆测,难道他把天下人当傻子不成。当时可是宋朝最为兴盛的时候,名臣名将遍地,没有一点真本事,靠着作秀能够当上宰相?这种说法完全是痴人说梦,把天下人当做三岁小孩了。实际上从历史背景的分析,王安石拒绝入朝是有着深层次的考虑的。当时宋朝朝廷的政治环境,的确与他的政治理念不合,不入朝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王安石是庆历二年的进士,这个年份对他的政治理念有着重要的影响。庆历二年正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之前,第二年新政便如火如荼地展开,虽然庆历新政不到两年就夭折了,但是对王安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王安石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那便是“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这个理念贯穿了王安石的人生,也是他的所有熙宁变法的根本出发点所在。可是在庆历新政失败后的岁月里,这个理念在朝廷中是得不到认同的,甚至有着极多的反对派。可以说王安石选择辞官归隐,就是为了回避这些反对派,等待最好的崛起时机。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史书上有句话说得非常好,赵宋皇室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阶层作为国家的统治阶级,占据了国家大部分的资源,也垄断了朝廷政治的走向。尤其是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士大夫的保守派上台,彻底垄断了朝廷政策,形成了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这个文官集团非常强大,不仅有原来保守派的宰相,而且就连庆历新政的参与者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都背叛范仲淹而加入其中。这个文官集团是代表整个士大夫阶层的,是为他们说话和谋求利益的。任何与士大夫阶层利益发生冲突的政策或者官员,都会被他们群起而攻之。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王安石的政治理念是“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这种改革是要触动统治阶级利益的。作为统治阶级代表的文官集团,自然会对这种理念的改革政策强烈反对。文官集团作为统治阶级的代表,其主要的构成便是士大夫阶层中的富人。让这些富人把自己的利益拿出来,救济受到苦难的贫民。让富人家族放弃部分政治利益,使贫民家族的子弟能够做官,发挥他们的能力,使宋朝强盛起来。遏制富人家族通过腐败攫取国家权力和资源的路子,让社会回归公平正义,激活宋朝中下阶层百姓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改革措施,从一开始就遭到文官集团反对。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实际上在庆历新政失败后,包括包拯在内的名臣都重提过类似的改革,但都石沉大海了,由此可见文官集团势力的强大。在这种强大的政治势力下,就连宋仁宗都放弃了新政改革,王安石选择退避三舍也是很正常的。他上书宋仁宗再提改革,也只是投石问路,看看朝廷和皇帝的反应。当文官集团反对呼声极大的时候,王安石发现时机不对,于是选择了明哲保身。从庆历新政失败后,到宋英宗濮议之争之前,宋朝朝廷的文官集团就是铁板一块,谁都啃不动。就连包拯那么强的攻击力,也只能在其中泛起一点水花而已。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面对这种政治格局,就连宋仁宗、曹太后这样的人物都得妥协,王安石能有什么办法呢?王安石选择退避并不是懦弱,而是待机而动。他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观察朝廷的动向,为未来的改革作准备。另一方面也通过深入到中下层的百姓中,了解了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源,丰富了改革强宋的手段。等到宋英宗濮议之争后,朝廷格局大变,铁板一块的文官集团分裂了。原本在把持朝政,在对抗曹太后的垂帘听政时团结一心的文官集团,因为对濮议的争议,在曹太后的两封手诏下彻底瓦解了。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表面上的胜利者如韩琦、欧阳修等人却是文官中的少数派,虽然位高权重,却不得人心,成为了士大夫阶层的叛徒和奸臣。被贬黜离开东京汴梁城,到了各地坐冷板凳的文臣们反而是多数派,影响着整个国家的舆论动向。这种情况的出现给了王安石机会,他可以从文臣中选择自己的合作者,有了机会重新把改革之路推到朝廷的议题中。实际上在濮议之争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王安石都是在做这个事情。他没有选择朝廷中当权的韩琦、欧阳修等人,就是因为这些人依旧是士大夫阶层极端保守势力的代言人,是为了私人利益不择手段的。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王安石没选择宋英宗赵宗实,是因为濮议之争彻底暴露了他的薄情和自私。赵宗实本是濮王赵允让的第十三子,别说继承皇位,就连当濮王世子的资格都没有。正是因为宋仁宗和曹太后的扶持,他才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但他一上位就拉拢文官集团与曹太后对抗,又通过濮议否定宋仁宗的皇考地位,就是个过河拆桥的白眼狼。这种极度自私自利,毫无人情味的皇帝,怎么可能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而进行改革?王安石不信任赵宗实,而韩琦和欧阳修又有背叛范仲淹的前车之鉴,他自然会对其发出的征召视而不见,果断地找理由拒绝。

为什么王安石会推辞入京做官呢

直到赵宗实去世后,韩琦和欧阳修被天下文官群起而攻之,不得已选择辞官自保。朝廷中的政治格局大变,此时才给王安石带来了机会。可以说王安石在熙宁变法之前的任何决策和选择都是深思熟虑的,是对朝廷政治格局进行过深入分析后的选择。但是他忽略了一点,这便是宋朝天下不是老百姓的,而是士大夫阶层的。无论怎么变,只要老百姓不能当家作主,变法永远不会成功。指望着士大夫阶层发善心,那是过于天真烂漫的想法。实际上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其根源便是在于宋朝士大夫阶层从根子上烂完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王安石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也是近千年来名声变化特别显著的一个人。前九百年被世人唾弃并且骂得狗血淋头,后一百年则被追捧成了为国为民不惜粉身碎骨的悲情英雄。这都是怎么回事
2024-03-11 19:18:00
宋朝文人中的犟种,非此二人莫属
...,如《三侠五义》《包青天》等,在后世的知名度很高。王安石列传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县(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
2024-12-16 13:04:00
王安石科举第一,宋仁宗亲自阅卷后为何大怒
...,变法者也不乏有聪明人,他们深谙急流勇退的道理,而王安石便是其中之一。想要在朝廷中推行变法,必须得得到当朝皇帝的支持,王安石想要变法,必须也得有足够强大的后盾,只是在很长的时
2024-06-08 16:49:00
王安石:北宋的改革者与挫败
...了北宋时期,历史上又出现了一位变法大家,他的名字叫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改革家,他的志向就是为病了的宋朝号脉,只是守旧
2023-11-05 14:36:00
王安石的变法为何一开始就受到保守派的掣肘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
2023-05-15 11:59:00
一只鹌鹑引发的命案,王安石是如何判决的
提起宋朝名相王安石,人们总会想起他的一些奇闻轶事,并对他偷吃鱼饵、不穿新衣服也不洗澡表示难以理解,甚至还有人给他取了个绰号,叫做“拗相公”:“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
2023-08-09 21:43:00
王安石和陈升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才会在变法问题上分道扬镳的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是北宋极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也对宋朝的国运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个变法之初,宋神宗安排的掌舵人并不只有王安石,还有另一位宰相陈升之。这位
2023-05-15 12:02:00
王安石:北宋杰出改革家与淡泊名利的文人
王安石除了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之外,亦是一位与众不同的改革家,其在宋神宗期间推行的变法改革,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诸多领域,只是最后因为守旧派极力打压而导致变法失败。虽然王安石从
2023-12-11 14:32:00
王安石变法为什么最终走向了失败
...临不改不行的危机。于是在这个背景下,宋神宗开始重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宋神宗希望王安石的变法,能改变北宋的统治危机。但最终,王安石变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那么,王安石变法为何失败?
2024-06-12 16: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