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2-19 15:07:00 来源:中国网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深度交融的时代,文化出海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关键战略,备受关注。深入剖析文化出海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挑战,并探寻应对策略,对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的传播与影响力提升意义深远。

融合成果显著,文化出海成效初显

在新媒体的助力下,我国文化出海成绩亮眼。网络文学领域,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达43.5亿元,同比增长7.06%,海外访问用户近3亿,覆盖超200个国家和地区。起点国际等平台不断拓展海外业务,《斗罗大陆》以精彩东方玄幻故事在海外吸粉无数,成为中国文化生动代表。

动漫影视方面,《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海外大放异彩。影片在IMDb评分高达8.2分,海外社交媒体话题阅读量超7.2亿,北美院线因观众热情紧急加场。其成功源于创新叙事,将东方文化元素与国际流行的个人奋斗主题融合,配合先进特效技术与全球化制作发行模式,打破文化传播壁垒。

短视频领域,李子柒的田园生活短视频在YouTube订阅量达1410万,总播放量数十亿次。她用细腻镜头展现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引发全球观众情感共鸣。2025年山东春晚设立澳大利亚海外分会场,经多平台传播,吸引超百家全球媒体报道,彰显新媒体强大传播力。

前行之路艰阻,挑战亟待突破

但文化出海与新媒体融合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文化差异是首要挑战,中国文化产品中的传统价值观、哲学思想和叙事方式与西方文化差异显著,导致西方受众理解困难。如饱含家国情怀、集体主义的文艺作品,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难以广泛被认同。

信息安全与舆论引导问题同样不容忽视。网络空间的复杂性让西方部分势力有机会利用新媒体平台歪曲、抹黑中国文化,传播虚假信息,误导国际舆论,损害我国文化形象。

专业人才匮乏也制约着文化出海项目的创新与发展。既懂文化又精通新媒体运营和跨文化传播的专业人才稀缺,致使许多项目无法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

多管齐下,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

面对挑战,需多管齐下,精准施策。在内容创新上,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结合现代国际流行文化元素,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表达。借鉴《哪吒之魔童闹海》经验,将传统神话故事以动画、游戏等形式呈现,融入国际受众熟悉的叙事结构和角色设定,提升接受度。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产品。开发以中国历史文化景点为背景的VR旅游产品,利用AI实现多语种实时翻译,提升文化传播效率与质量。

国际合作层面,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市场对接。鼓励文化企业线上线下结合,积极参加国际文化产业展会,利用新媒体工具与海外文化机构、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精准把握国际市场需求。推动中外文化机构、企业联合创作、制作与发行项目,如合拍影视作品、共同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借助国外合作伙伴的渠道、资源与市场经验,扩大中国文化产品国际影响力。

平台建设至关重要。加大对主流新媒体平台海外运营投入,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优化平台内容审核与推荐系统,提升短视频平台海外版内容精准推送能力,为海外用户提供优质、个性化中国文化内容。同时,加强平台多语言服务功能建设,满足不同地区用户语言需求。积极拓展与国际新兴社交媒体、视频平台合作,根据不同平台用户特点和传播特性,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实现中国文化精准传播。

人才培养是关键。高校在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增加新媒体运营、跨文化传播等课程比重,培养具备文化素养与新媒体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鼓励职业院校开设文化出海相关专业培训课程,为行业输送实用型人才。搭建文化出海实践平台,鼓励学生、从业者参与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海外文化传播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国际文化传播学术研讨会、交流活动,让人才及时掌握国际前沿动态,提升跨文化传播能力。

政策支持是文化出海的重要保障。政府应加大资金扶持,设立文化出海专项基金,鼓励金融机构为文化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完善文化出海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文化产品版权保护,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制度,应对网络信息安全与舆论引导挑战。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政府主导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举办文化年、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为文化出海搭建官方平台,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文化出海与新媒体融合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尽管前行之路充满挑战,但只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积极创新、加强合作、培养人才、完善政策,中国文化必将在国际舞台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为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以新媒体助力文化出海,构筑国际传播新优势

【责任编辑:申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牌影响力,我省坚持以国际化理念引领旅游业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高品质开发旅游新业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本报特邀相关专家、
2024-06-26 06:11:00
【大学生网评大赛·理论评论】文化故事日日新,国际传播练强音
...,讲故事的人至关重要。要扩展传播主体,发挥各类主体优势,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政府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主体,在主导传播、引导舆论发展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随着互联
2023-12-16 00:22:00
...Twitter及本土社交平台微信,以互动性强、即时反馈快的优势吸引用户参与;同时,通过企业官方网站深度剖析企业文化内涵,树立专业形象;此外,借助TikTok、YouTube等
2025-04-26 06:59:00
...活、传播视角平民化和语态口语化等特征,具有一定传播优势。以民间力量为主体的跨文化传播,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在身份与地位上更平等,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用户更容易理解传播内容和
2024-01-15 06:53:00
侨见珠海 联通世界:海外华媒共商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的国际表达
...文媒体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具有贯通中外的通道优势、开放包容的平台优势和兼容并蓄的话语优势,这些都将助力我们更好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张国义认为,香港与珠海,同处大湾区
2025-10-16 21:33:00
2024“千帆出海”数字峰会微短剧出海及国际传播论坛成功举办
...破传统、单一模式。在微短剧出海这方面,楼兰具有四大优势:内容精品化、创新化、规模化;内容创作、制作到传播全链条合作;国内外主流媒体平台合作;楼兰AI智能内容解决方案。并且还介
2024-05-18 12:43:00
2024贵州报刊创新发展大会|报纸融合发展如何破局?7位媒体人给出见解
...屯堡文化的传播推广,安顺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资源优势,在文化“富矿”中提炼精髓,创新形式、强化互动,探索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不断深化媒体融合实践。安顺日报社党委委员
2024-11-30 00:33:00
海外华文媒体赴浙江参访 让中国故事“出海”又“出圈”
...真实地向世界讲述浙江故事、中国故事,借助跨文化沟通优势搭建起融通中外的桥梁。从1815年第一家海外华文报刊创办以来,海外华文媒体在全世界落地生根、百花齐放,成为国际社会感知中
2024-03-15 22:37:00
烟台获评“海外社交亲和力领军城市”称号
...传播新模式成效显著。在推进国际传播过程中,烟台整合优势资源,构建起多语种、多层次、分众化国际传播矩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新格局。凭借“烟台英文全球传
2024-01-26 21: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