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孔觊(读继)字思远,会稽山阴人。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一位非常清廉俭约的官员,他从来不计较生活上的贫富,而且常常以廉政为己任。因此虽然为官多年,但日子过得却十分清贫,穿的衣服和用的物品都十分粗劣简陋,即使遇到一些奇物珍宝,他也不予理会,不为所动。
孔觊的弟弟和堂弟在外地做官,利用职务之便置办了一些财物,准备拿回家倒卖赚钱(就是现世所称的“官倒”)。有一年这两个弟弟请假回家,乘船路过孔觊任职的地方。孔觊到岸边迎接他们时,见到河里并排停泊著十几艘船只,上面都装满了锦绢、纸张、竹席之类的货物。
孔觊寻思:弟弟回家探亲,运载这么多东西干什么?他装作高兴的样子,问两个弟弟:“弄这些货物,有什么用途?”弟弟如实告诉他:“把这些物品倒运回去,可以赚不少钱。”了解实情后,孔觊说:“我现在生活上很贫困,非常需要这些东西,你们就给我留下吧。”
他下令叫人把船上的东西全部搬到了岸上。然后,非常严肃地对两个弟弟说:“你们这样做,有愧于当官的职责、身份!怎么能藉回家的机会,干起商人的勾当呢?”说罢,就叫人把这些东西烧掉,两个弟弟苦苦哀求也不行,直到全部物品烧光了,他才离开。从此以后,他的两个弟弟也知道自律了。
大明八年,孔觊到朝中担任司徒左长史。当时他的弟弟孔道存接替了他原来所任的江夏内史职务。有一年,陕西以东的地方发生了特大旱灾,京城的米价日趋上涨,买一斗米要花100多块钱。孔觊的弟弟考虑到哥哥人在京城,粮食一定很紧张,于是就派人给孔觊送去了500斛(古代以十斗为一斛)米。
孔觊看到这些米后,非常不高兴地对来人说:“我在江夏住了三年,在离开那里的时候,连路上吃的粮食都没有带。二弟到那里还没有多长时间,哪里来的这么多米呢?这些米我一粒也不要,你运回去吧!”
他又嘱咐说:“现在粮食紧缺,你们都要爱惜粮食!千万不要发生饿死人的事!”前来送米的人为难地说:“自古以来,还没有载着米往上游去的。目前京城的米价这么高,请在这里卸下卖掉吧。”但是孔觊一脸怒色,坚决不答应。来人没有办法,只好原封不动地把米又运了回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