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黄州区红卫社区打造便民生活圈
让“小修小补”服务回归市民身边
本报讯 (鄂东晚报记者孙婷 通讯员梁建婷)11月9日,黄州区西湖街道红卫社区的一些居民发现,在花园路多了家“小修小补”的便民服务店铺,便民服务有裁缝店、修鞋洗鞋、小型维修等内容。
前不久,居民王爹爹来到红卫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向社区工作人员询问:“我家自行车坏了,哪里能维修?”这类的询问对于社区的工作人员来说并不陌生,在小区网格群、朋友圈等线上,不时就能看到有人询问哪儿有换拉链、修鞋的地方。
这一个个民生小事的背后,隐藏着小区居民对“小修小补”的大量需求。为更好满足居民需求,红卫社区决定盘活辖区内闲置资源,设置便民项目,让“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居民生活,逐步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社区主动协调使用黄冈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旁的3间门面房,并改造成为便民服务店铺。为使“小修小补”更贴合群众需求,红卫社区积极整合资源,邀请小区内的手艺人前来“摆摊”,主要引进群众需求较为高频的家电维修、修鞋洗鞋、缝纫改衣等“小修小补”行业,居民不用花大钱、耗时间,就能就近享受到贴心服务。
71岁的黄正顺老人,有一个好手艺。他有着各类小型维修、磨刀、自行车补车胎等技术,受社区邀请来到了便民服务店铺提供服务。他说:“没想到我年过七旬,还能有一间‘铺子’,用来发挥特长,服务居民。在这里,闲暇之时,我就同邻居们下棋聊天,劳逸结合,每天的日子过得充实、开心。”
缝纫店里,陈菊明和张腊娇正忙着给居民缝补衣服。她们以前在制衣厂上班,会缝纫和衣服修补,退休后赋闲在家,听说社区要招募缝纫师傅,两人都报了名。
“附近小区多,孩子也多,家长接送孩子期间,拿着衣服过来打褊,换皮筋、换拉链,每天都有事情做,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是能为居民提供方便,我也很乐意。”陈菊明笑着说。
住在西湖新天地小区居民李孟芳也加入“小修小补”行业。前些年,她一直帮着子女带孩子,如今自己的修鞋洗鞋手艺重新派上了用场。
“早上出门,把新买的裤子放到缝纫店里打褊,中午下班时顺路取回,真的很方便。”住在警校小区的王女士说,她和很多居民都觉得这个“小修小补”的店铺不仅便利了居民生活,而且让大家在烟火气中熟络起来。
红卫社区负责人介绍,今年社区围绕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目标,在花园路打造了社区食堂、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极大方便了居民日常生活,提升了幸福指数。下一步,社区将下足绣花功夫,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供给能力,让便民服务店铺成为居民身边贴心、安心、暖心的幸福小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