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金色黄州)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李维 陈洋
从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到市第六次党代会,推进主城崛起的笔墨一再加重。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快推进主城崛起。推动主城区与光谷紧密协同、与花湖机场全面对接、与鄂州同城发展,建设科技新城、商贸强城、文旅名城。”
这一目标定位,引发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热议,大家纷纷表示,加快推进主城崛起,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务实之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将鼓足干劲、担当作为,奋力把目标蓝图一步步变为实景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黄州。
推进区域协同 建设科技新城
推进主城崛起,建设科技新城,找准发力点是关键。
市政协副主席、黄州区委书记夏志东说,推进主城崛起,要站在建设武汉都市圈的角度,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整合市区两级资源,探索在武汉建设孵化器,黄州配套建设科技加速器和特色专业园区,并完善园区配套,对现有园区进行提档升级。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夏志东表示,要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与城市和产业发展相匹配的高端产业人才队伍,带动科技、信息等要素向黄州聚集。
日前出台的《武鄂黄黄规划建设纲要大纲》把黄冈主城崛起上升到省级层面。市政协委员、湖北联统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涛认为,推进主城崛起,建设科技新城,黄州要抓住机遇,用好政策利好,借力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加深与光谷、武汉高校的合作,推动黄冈与光谷产业同链、协同创新,承接一批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州,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州,孵化在武汉、转化在黄州的科技型企业,将黄州打造成光谷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企业是创新主体。市政协委员、湖北英赛特医药有限公司、湖北纳克易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宋云认为,建设科技新城,要着力培育一批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壮大“小巨人”企业阵容。
“建立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机制,制定培育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和措施,形成省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有机衔接的梯度培育体系。加强对申报审核未通过企业的指导帮扶,将其纳入重点培育对象,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企业尽快完善提升。”他说。
宋云还建议,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立完善支持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支持制度,通过资金奖励、项目补助、融资服务、人才培训等方式,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园区是企业的载体。市人大代表、黄州区发改局局长方婷婷认为,加快主城崛起,建设科技新城,要加快完善园区功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她建议,优化园区规划编制,提升园区要素保障,强化企业用工保障,加强配套设施服务。通过启动实施园区提档升级项目,将功能分区作为园区空间规划的重点,招引餐饮、金融、零售等便民服务企业入驻。推进园区内供水、供电、供气、道路、通信网络、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准入成本、规范涉企收费等。出台相关激励政策,促进黄州在外人员回流。完善人才公寓、室外健身、快捷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园区能级,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促进园区发展。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建设商贸强城
报告提出,启动白潭湖—巴河片区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
实现这一目标,市人大代表、黄州区路口镇党委书记张鄂认为,要围绕“武鄂黄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助力推动武汉至黄冈市域铁路、第三过江通道建设,建设区域性重要物流枢纽。
他表示,路口镇将抢抓临空经济区发展机遇,发展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城乡融合示范区。围绕白潭湖—巴河片区商贸物流基地建设,抓招商、抓项目、抓争资,建设特色农产品集散基地。同时,围绕建设城乡融合示范区的目标,打造高品质生活圈,立足都市圈人口流动性消费,建设田园综合体,延伸拓展文旅康多种产业业态,完善玩游吃住看等多样化功能,全力打造武汉都市圈周末休闲的好去处。
建设商贸强城,有哪些着力点?
黄州代表团成员认为,要在消费供给侧上发力,大力发展主客共享的生态康养、文化旅游、医养结合、休闲娱乐业,提升文旅消费、夜间消费、假日消费。大力发展商圈经济,支持黄商内延外拓做大做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大力支持黄商乐购网、“村村兴”线上销售提质扩面。推进托幼、养老、家政、物业融合创新发展。依托中医院新区,建设华中地区医养康养基地。引导老城区4S店向南湖汽车城聚集,让第三产业火起来、旺起来。
市人大代表、黄商集团董事长樊汉明说:“重点要进一步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渠道。” 秉持这一思路,黄商集团将进一步发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深耕市内市场,拓展周边市场,网格化布局,多业态密集开店的发展战略,计划2023年新开店60家,改造村级加盟店40家,畅通商品双向流通渠道。
樊汉明说,建设商贸强城,要支持零售连锁企业做强做大。出台政策,支持将跨县市区的零售连锁企业的分支机构的销售收入纳入当地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统计,争取当地政府部门对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的支持。并改进消防工程审计机制,加快消防工程审批,支持实体零售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推进城市更新 建设文旅名城
千年黄州,历史名城,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加快推进主城崛起的发展优势?
市人大代表、黄州区委副书记、区长陈风说,黄州区将坚决扛起主城崛起的政治责任和属地责任。以整合资源和城市更新为抓手,推进文化、旅游、教育、医疗康养融合发展,建设文旅名城。
他表示,扛起主城崛起大旗,重点要推进可持续崛起,将黄州打造成武汉东部新城;推进乡村振兴,将黄州打造成武汉城郊花园。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发展优势产业,如做大蔬菜产业,推进农文结合、探索总部经济,将黄州建成武汉的菜篮子、周末度假打卡地。
聚焦推进城市更新,建设文旅名城。2023年,黄州区将重点启动东坡文化旅游区建设,推进打造集东坡文化、黄州历史文化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旅游休闲区。
立足这一目标,市政协委员、黄冈艺术学校校长张安岚建议,根据黄州老城区不同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唤醒城市记忆。围绕东坡文化、古城文化,打造黄州汉川门夜游街区等;围绕教育文化、科举文化、书院文化,打造中国教育文化展览馆,原址复建清淮门、一字门古城门、苏东坡躬耕地等历史文化遗迹;围绕码头文化、市井文化,原址复建清源门,对沙街、青云街等主要街道进行立面仿古改造;围绕名人文化、禅文化、园林生态文化等,开发系列文创产品,打造文峰宝塔历史文化街区。
“建设文旅名城,要在创新农文商旅融合上发力。”市人大代表、黄州区陈策楼镇盂钵桥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吕迎红认为,要在乡村振兴中,探索都市农业产业和现代品牌农业发展路径,发展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助力现代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带动乡村旅游,做活周末经济。
教育,是黄冈的一张名片。推进主城崛起,教育大有可为。
市人大代表、黄州区教育局局长方杰介绍,目前,市区中职规模仅占全省2.5%,与城区实际发展所需不相符。在学生实践基地方面,存在基地容量不大、功能不全、对外研学辐射和吸引力不强等问题。
她建议,继续办好黄冈主城区中职教育,加大技能人才供给和满足职业教育所需。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学生实践基地。承载全市学生实践活动,吸引与黄冈合作办学的外地学校、黄冈人担任校长的学校来黄开展实践活动,推动黄冈旅游发展。强化教育品牌引领,打造一所重点高中、普通特色高中,依托黄冈中学教育资源,以联合办学形式,开设“黄高班”,吸引市外生源,促进市区人口集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7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