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位新疆“医生”专治文物“伤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08 09: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能在大赛中获奖,感觉挺意外的。”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金属修复组工作室里,37岁的修复师石亮说起获奖经历,依旧掩饰不住内心的惊喜。前不久,在2022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石亮在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中获三等奖。

这是石亮第一次参加全国修复师项目比赛,即便已经在文物修复行业锤炼了13年,但他仍觉得自己需要磨练,“相比在大赛中获取名次,我更愿意把参赛当作一次学习和历练的机会。”

两天修复残损青铜鬲

比赛当日,石亮按抽签编号拿到了一件战国时期的青铜鬲,这也是他首次在这种特殊场合修复文物。“看到青铜鬲的第一眼,感觉非常棘手,它的‘伤情’很重,腹部口沿严重变形,腹部连接口沿的地方还缺失了一块,表面布满了锈蚀。这种情况平时至少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去修复,但比赛时间只有两天,现场能用的工具又有限,只能尽力而为。”石亮说。

石亮根据日常积累的修复经验,迅速画出这件青铜鬲的病害图,并快速制定出修复方案和修复技术路线,然后按照修复步骤给这件文物“疗伤”。

清洗、除锈、矫形、补配……从上午到傍晚10个小时的时间,中间除了一个小时吃饭,他一直专注于这件青铜鬲的修复,把每一处修复完成的细节,认真写进修复档案里,以便日后翻阅了解它的“身世”。

两天时间很快到了,这件残破的青铜鬲终于呈现出千年前的模样。“它的口沿直径有20余厘米,腹部直径有30余厘米,铸造工艺很精美,从腹部几处分铸线可以看出,它是采用分铸法铸造的。”石亮根据器形特点判断,这件青铜鬲并不是一件独立器物,“它应该是青铜甗的一部分,青铜甗是当时专用于蒸煮的炊具,功能跟今天的蒸锅有点像。上半部分为甑,用来盛放食物,甑的底部为箅子,下半部分为鬲,用来装水。”

“这个时候再看它,就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内心无比激动。同时也有点遗憾,如果时间允许,它会修复得更好一些。”石亮说,大赛结束后,他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情绪里,直到得知自己获得了三等奖,他才长舒了一口气,“总算对这件文物有了一个交代。”

从了解不深到穿越对话

从了解不深,到和它们穿越对话。石亮说,他和文物之间这种默契的情感,源于13年来的日夜相伴。

大学毕业后刚来到新疆博物馆修复文物时,石亮对文物并没有太深的认知,甚至觉得修复文物是一项枯燥磨人的手艺活儿。

后来,修复的文物多了,和文物相处久了,石亮发现这份工作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它并不是一项纯手艺活儿,修复文物除了要掌握传统的修复手艺,还要懂历史学、考古学、博物馆学、金属工艺学等学科的知识。”他说,“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因此,修复文物除了具备技艺和学识,还要静得下心,守得住寂寞,对文物怀有一颗敬畏和热爱之心。”

多年来,石亮最开心的时刻就是残破不堪的文物,经过他们之手倒转时光,并陈列在博物馆展厅里被观众品读,“那一刻,会觉得自己非常有成就感,再苦再累也值。”

石亮曾“医治”过和田地区出土的一件铜牌饰,这件文物刚拿到新疆博物馆时锈蚀很严重,几乎看不出它是什么。“3个多月后,我们修复完才发现,它竟然是一件闪闪发光的鎏金铜牌饰。”石亮说,这件文物后来被纳入和田地区博物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田历史文化陈列”展中,参与了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展览。

在新疆博物馆展厅里,一件明代的铜鎏金金刚总持造像,通体鎏金,工艺精湛,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精品。然而,5年前石亮刚见到它时,它却是“伤残”非常严重的“病号”。“身体断成了两部分,全身有十余处洞孔,脸部、眼睛、鼻子、后背等多处残损变形。”石亮说,他和同事历经一年半的修复,终于恢复了造像金碧辉煌的样子。

新疆修复师团队快速成长

前不久,在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金属修复组工作室里,一批刚入驻的“伤病”文物,正在等待“体检”和“治疗”。

一件看似完整“健康”的铜带扣引起记者注意,它既无残损,也没有锈蚀,然而石亮却告诉记者,它也是一件“伤病”文物。“这件铜带扣的圆形部分原本是缺失的,之前的修复者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把缺失部分修复成了圆形,因此,这件文物要拆掉重新修复。”石亮说。

“修复文物最忌讳的就是找不到依据时,自己随心所欲地修复,这样不仅会破坏文物的历史信息,还会误导观众,让文物失去原有的价值。”因此,他一直主张在修复文物时,找不到依据宁可不修复,继续保持文物原本的样子。

近年来,随着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文物修复师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和关注。石亮说,最让他欣慰和骄傲的是,5岁的儿子受此影响,也喜欢上了文物,“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文物修复方面的新闻,他都看得很仔细,还会告诉3岁的弟弟,‘快看,爸爸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主任万洁说,根据文物普查数据来看,新疆现有文物45.7万余件,其中金属类文物27万余件,占文物总数的一半以上。而金属文物中又以铜器为主,有25万余件。“新疆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环,新疆地区的文物既有草原文化特色,又受到中原地区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万洁说。

近十年来,通过和修复水平较高的单位合作学习、从高校招收优秀毕业生、派人去外地学习等方式,新疆博物馆的修复师团队快速成长。2021年,新疆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纺织品组修复项目,曾获得“全国十大保护修复项目”。“此次在全国修复师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进一步证明新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具有一定水平,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万洁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8 1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胡仁巴1月11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3年新疆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实施新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新疆有不可
2024-01-13 10:40:00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阿迪力·阿布力孜:搭一座桥,听文物“说话”□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高芳“新疆是个‘文物海洋’,一辈子也写不完。沉浸其中其乐无穷,我为自己从事的工作感到幸福。”1
2022-12-29 09:11:00
...察公益诉讼赋能文物保护工作要加快步伐。”……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召开“公益诉讼中的文物保护”专家协商会,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对自治区公益诉讼工作中文物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
2023-05-09 08:52:00
花脚大仙分享:《新疆历史文物展》系列25
《新疆历史文物展》系列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陈列花脚大仙分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基本陈列中有新疆历史文物展。展览由“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五
2023-09-11 11:46:00
两会现场丨“让我们共同努力,讲好新疆故事”
本文转自:天山网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杨“孟老师,这是我们阿勒泰地区文博院新推出的短视频栏目‘金山文博听我说’,您是新疆历史研究方面的专家,给我们提提意见吧。”3月6日下午,新
2023-03-06 23:31:00
让红色文物唤起最深沉的感动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依托丰富的馆藏,让游客自觉自发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红色文物唤起最深沉的感动5月16日,八师石河子市城管局环卫服务中心组织党员来到新疆
2023-05-18 11:09:00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在宝藏展厅里寻回快乐——新疆博物馆恢复开放首日见闻□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贾春霞12月13日,新疆博物馆重新恢复开放,上午10时30分,就有不少观众保持社交距离
2022-12-14 09:37
新疆库车: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
...宣传主题是“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 促进可持续发展”。新疆库车市文化馆举办文化自然遗产日暨第十一届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宣传展示活动。在非遗物品展示区,库车红铜、葫芦画、土肥皂等老
2023-06-10 14:11:00
新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开馆
...文化博物馆(12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当日,坐落于新疆尉犁县的全疆首家长城文化博物馆——丝绸之路·长城文化博物馆开馆。这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2520
2023-12-30 15: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