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
连日来,铜仁市松桃自治县普觉镇真旗屯村,地里人头攒动,劳作的声音与机器的隆隆声交织在一起,奏响春日“奋进曲”。
“加班加点忙了这些天,终于快搞完了。”从翻犁机驾驶室出来,真旗屯村党支部书记雷建军抹了抹额上的汗,语气中带着几分欣慰与自豪,“明儿去隔壁村帮忙,这段时间,一天都误不得。”
去年尝到了甜头,今年,十里八乡的乡亲们纷纷联系真旗屯村借农机。雷建军组织村里的农机手抓紧时间把本村的地耕完后,马不停蹄到各村犁地,抢抓农时。
这样热闹的景象是真旗屯村坚持建强基层战斗堡垒,选优配强“领头羊”的生动实践。
2020年12月26日,雷建军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望着村集体经济账本上仅剩的5万元,再看看部分村民仍紧巴巴的日子,从那天起,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便成了他心中最大的追求。
如何增收?产业是重点。发展什么产业?思路是关键。
雷厉风行的雷建军摒弃“等靠要”思想,主动作为,多次到产业发展先行地区调研。
外出“取经”回来后,雷建军针对结合村里闲置的大棚,在征得村“两委”及村民代表的支持后,决定利用闲置大棚发展西瓜产业。
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场极端暴风雨天气吹垮了大棚,尽管全村党员、群众团结一心开展自救,但效益仍未达到预期。
一时间,“产业干不了”“一干就亏”在村里传开。
“辛苦奋斗快一年,本以为能让村集体经济有所起色,没想到不增反降。如今村集体账上所剩无几,还欠着8万元的债?”雷建军内心满是无奈、焦虑。
困难绝非停步的借口。敢想敢干的雷建军很快重燃斗志。“产业难做,正需党支部带头。”在多次自费外出学习考察后,2022年,雷建军组织党员群众“卷土重来”。
“村里土地集中连片,水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水稻、高粱、油菜等产业。”雷建军带领党员群众探索出“春育苗、夏养菌、秋冬晾晒”的全年无休高效循环种植模式,不仅将大棚价值发挥到最大化,还为当地群众创造了更多就近务工机会。
同时,通过村集体经济和政府补贴,购置育苗流水线、插秧机、无人机等农机具20余套,组建农机服务队,建设优质水稻种植示范田,成功发展稻油轮作600余亩;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机械化知识,多次邀请专家实地教学,培育出一批“土专家”“田秀才”。
功夫不负有心人,真旗屯村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024年,村集体收入165.11万元,收益49.9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在今年1月的产业分红大会上,雷建军掷地有声。
脱贫户雷户新现场领到14747元的分红款和务工费,乐开了花。“基地有活我天天去,有时开三轮车帮忙运输,加上我还有两亩半田土的分红,一年收入比之前可要多得多。”
如今,放眼松桃各地,一个个如雷建军般的“领头雁”正全力以赴,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华姝
实习生 黄俊杰
编辑 晏惠轩
二审 孙蕙
三审 陈诗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22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