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网笃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健康报□ 王鑫方
不少人认为,女孩比男孩有语言优势。然而,依据国际学术期刊《交叉科学》5月31日刊载的一篇研究论文,一岁以内的男婴比女婴更爱咿咿呀呀,连论文作者也对此感到意外。他们猜测,这可能是人类进化使然。
美国孟菲斯大学研究人员借助一种大小类似于MP3播放器的电子设备,在两年内对将近5900名小宝宝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录音,总时长超过45万小时。他们使用一种算法分析这些录音,以计算孩子们在出生后头两年的“话语”量。
研究牵头人金布罗·奥勒说:“据我们所知,这是关于语言发展的研究中样本量最大的。”
虽然小婴儿不会说话,但会发出尖叫、低吼之类的声音以及一些类似言语的声音,比如“ba”和“aga”。研究人员将这些声音统称为“原音”,即言语的前体和原型。随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这些“原音”会慢慢发展成真正的词句。
长期以来,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学术界,普遍观点是女孩比男孩语言学得更快,因而产生了女宝宝话更多的假想。然而,这项研究显示,男孩在出生后第一年发出的“原音”数量比女孩多10%。不过,在出生后第二年,女孩比男孩的“输出”多约7%。
录音分析还显示,在孩子出生后头两年,照顾女孩的成年人每年对孩子说话的数量均高于照顾男孩的人,这表明女孩接收到的语言量多于男孩。
研究人员介绍,他们研究的初衷并非探讨性别差异,而是关注婴儿时期语言的起源。他们原以为女婴可能“话”更多,但在稍早时一项小规模研究中发现结论与预想相悖。为进一步论证,他们扩大研究规模,才有了样本量如此“巨大”的这项研究。
奥勒猜测,他们的发现可能符合一种进化理论:面对生存压力,婴儿发出声音是为吸引看护者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精力和关注。先前一项规模较大的研究显示,出生后头一年里,男婴死亡率高于女婴。因此可能的情形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男婴为了寻求存活因而“话”更多。但到了出生后第二年,男女宝宝的死亡率均显著下降,因此,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没有太大必要“发出特殊信号”吸引看护者关注。
研究人员打算下一步研究看护者对宝宝发出声音的反应,以验证上述猜想。奥勒说:“我们预计,看护者会对类似言语的声音表现出明显兴趣,并为之吸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2 09: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