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6-21 16:1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公元762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大唐帝国接连失去了两位皇帝,一位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另一位就是我们上期提到的唐肃宗李亨。

此时,安史之乱尚未结束,国家还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唐代宗李豫,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登基称帝了。

长安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隆基被迫逃出长安,而29岁的李豫就在逃亡的队伍中。在马嵬驿兵变后,李豫劝父亲李亨前往灵武登基。李亨当了皇帝之后,直接任命李豫为天下兵马元帅,负责平定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虽然唐肃宗李亨一心一意想要收复失地,但年老体衰,叛乱还没有结束就去世了。

当时,李亨的皇后没有亲生孩子,皇后害怕自己控制不了李豫,就秘密谋划准备除掉李豫,让越王当皇帝。于是,她假传圣旨让李豫进宫,准备暗下杀手。

但这个阴谋被太监李辅国知道了,在他的精兵保护下,李豫安全登基。

李辅国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登基称帝

李豫登基后,李辅国也登上了权力的顶峰。这时的他,自负到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竟然丧心病狂地对李豫说:“陛下只需要在宫里好好待着就行,外面的事就让老奴我来处理吧。”

面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话,李豫不但没有追究,还高高兴兴地给他放了权。因为李辅国的手里握有兵权,李豫知道自己还没有实力跟他硬碰硬。

雕像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于是,李豫表面上大事小事都和李辅国商量,甚至还尊他为“尚父”,让李辅国放松警惕。私下却紧锣密鼓地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还设计夺了李辅国的兵权。

兵权拿手后不久,他就派人伪装成盗贼,暗中杀了李辅国,还把他的头颅扔进了粪坑里。这下,内忧解决完了,就该处理外患了。

大唐不夜城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处理外患

李豫登基的时候,安史之乱还没有平定,叛军甚至攻占了洛阳。于是,李豫任命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以表明自己平叛的决心。

在平叛的过程中,他在朝堂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改。先是赏赐了平叛功臣郭子仪,随后又处理了唐玄宗遗留下来的政治问题。

郭子仪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763年,安史之乱的最后一位领袖史朝义被唐军逼入绝境,无奈自杀。自此,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同时,李豫打出治国理政的三板斧,抵挡了吐蕃的入侵,发展壮大了神策军,并且稳定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为唐朝中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地图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纵观他一生,虽然有遗憾,但也做到了平乱守成,引领着大唐帝国走出了最黑暗的深渊。

就像《新唐书》评价的那样,李豫是“中材之主也”,《旧唐书》也说他是“古之贤君,未能及此”。甚至有人说,这位被太监推上皇位的帝王可以和李世民相提并论。

李豫

靠太监坐上皇位的李豫为何还被评为贤君

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呢?一起来评论区他讨论一下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唐肃宗李亨:被逼无奈的篡位者
唐肃宗李亨之所以在安史之乱中,篡夺了其父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可以用两个看似相反的词来形容“被逼无奈”,“顺势而为”。其中的关键人物,杨国忠差点害死李亨,但是,他也成就了李亨。安史
2023-12-29 05:24:00
唐玄宗为什么要在安史之乱后让出皇位
...以说,两人作为父子,根本没有感情可言,更像是敌人。安史之乱时,唐朝军队不及安禄山反叛军,玄宗无奈带着嫔妃、少数宠臣逃出长安,在护卫大将陈玄礼的护卫下逃往成都。在马嵬坡兵变的时
2023-05-31 14:30:00
太监李辅国权势滔天,终将皇帝变为小弟
...由于唐玄宗的骄奢,搞得安禄山野心爆棚,起来搞了个“安史之乱”。唐朝一下就就从盛唐转向了衰败。不过,这跟李辅国没多大关系,他眼中只有权势。嗅觉敏锐的李辅国觉得,这是个机会。安史
2023-12-18 14:30:00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为何没想在抢回皇位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李隆基无疑是中国古代,最留恋皇位的皇帝之一。李隆基究竟有多么留恋皇位,我们来说几个事实。其一,李隆基和他父亲李旦抢皇位。本来李旦
2023-06-18 19:45:00
李亨真的是个懦弱胆小的人吗
...此,韦氏的太子妃之位被废了,她也出家当了尼姑,并在安史之乱后被乱兵杀死在尼姑庵中。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张良娣的命运由此发生了改变。说到张良娣,自小就机灵聪明,能说会道,长
2023-04-25 14:40:00
唐代宗:当不了历史明君我就当痴情皇帝
...全因宦官的拥立而登基的皇帝。公元779年,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等内忧外患,加上唐代宗两个老婆(沈皇后和独孤贵妃)相继去世,一时间痴情皇帝唐代宗难以接受最
2023-03-13 16:25:00
唐玄宗为什么却没有保护弱女子杨贵妃呢
...地。而这次不一样,由于所有的人都认定,是他造成了“安史之乱”。再加上他又在逃难的路上。因此,虽然是皇帝,命运还得由别人安排。如果李亨等人对他发起强力冲击,他未必抵挡得住。同时
2023-06-20 21:04:00
李隆基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著名的开元盛世,就此落下帷幕,而强盛的唐朝也由此由盛转衰。四大美人之一的杨玉环也在马嵬坡上香消玉殒,命丧黄泉。而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唐玄宗
2023-05-31 14:31:00
李辅国与张皇后本是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从极为强盛的巅峰状态跌入了断崖之下,战争的动乱让国力极速衰落。面对此种乱局,唐玄宗李隆基避走成都,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开始了出兵平定战乱和收复河山的进程。当时唐
2023-05-21 14: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